天天看點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投入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浴血奮戰中。平型關戰役後,10月,八路軍115副師長聶帥率領獨立團、一個騎兵營和兩個步兵營共2000多人,以山西的五台山為中心深入到恒山山脈南部,晉察冀交界地區,發動群衆,開展抗日遊擊戰争,創立了北嶽根據地。

與此同時,在國民黨東北軍中任團長的共産黨員呂正操回師冀中平原,開辟了冀中根據地。1938年3月,115師一部挺進平西,開辟了平西根據地,又與120師一部挺進冀東,開辟了冀東(冀熱遼)根據地。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1937年底,成立了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帥。晉察冀根據地是華北四大抗日根據地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根據地。為便于指揮作戰和為大反攻作準備,1944年下半年,晉察冀軍區成立了4個二級軍區,即冀晉、冀中、冀察、冀熱遼軍分區。那麼,當時這4個軍區的主要上司人,即司令員和政委分别是誰?

冀晉軍區的司令員是趙爾陸,山西省崞縣人,參加了南昌起義,并随朱老總上了井岡山,紅軍時期主要在紅一方面軍擔任軍需、供給工作,解放戰争時期擔任過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建國後曾任“二機部”、“一機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冀晉軍區政委是王平,湖北省陽新人,紅軍時期主要在彭老總的紅三軍團麾下,長征途中任團政委。在擔任冀晉軍區政委之前,他是冀中根據地呂正操的搭檔。抗戰勝利後,王平擔任過晉察冀4縱、1縱政委、北嶽軍區和察哈爾軍區司令員等職。1953年5月,他和楊勇一起參加抗美援朝,任20兵團政委。王平是以政治工作出名的開國上将。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這4個軍區,冀中軍區的名氣最大,特别是道地戰、地雷戰,都是冀中抗日軍民的傑作。1944年秋開始,冀中軍區司令員由楊成武擔任,他是福建長汀人,著名的“三楊”之一。長征途中楊成武任紅4團政委,是飛奪泸定橋、攻占臘子口的開路先鋒。抗戰爆發後,楊成武任115師獨立團團長,是随聶帥開創晉察冀根據地的骨幹将領。後來,楊成武擔任過解放軍第20兵團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毫無疑問,楊成武也是上将軍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冀中軍區政委林鐵,這個名字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是四川萬縣人,是1925年就入了黨的老革命,曾到法國勤工儉學,還在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過。1937年,作為河北省委軍事部長的林鐵參與上司了冀東抗日大暴動。建國後,林鐵主要在河北省委工作,是以1955年未授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冀察軍區司令員郭天民,湖北黃安人,曾就讀于黃埔6期,參加了廣州起義。曾任紅9軍參謀長(軍長羅炳輝),紅四方面軍司令部作戰局局長。解放戰争期間,郭天民擔任過任晉察冀軍區第2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4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上将軍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冀察軍區政委是劉道生,湖南茶陵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22師政治部主任,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等職,抗戰初期在359旅擔任717團政委。解放戰争時期,劉道生主要在東野8縱,解放軍13兵團、12兵團擔任政治工作。建國後,劉道生是人民海軍的建立者之一,曾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劉道生被授予中将軍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冀熱遼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都由李運昌一肩挑,可見他的能力非凡。李運昌是河北樂亭人,畢業于黃埔4期,曾參與上司了聲勢浩大的普甯農民暴動。1937年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到冀東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1938年上司了冀東抗日武裝暴動,進而建立了冀熱遼抗日根據地。解放戰争期間,李運昌主要負責地方工作,任熱河省主席、省委書記等職。解放後,李運昌曾在交通部、司法部等部委工作,是以沒有授銜。

抗戰後期晉察冀成立的4個二級軍區,司令和政委都是誰?

綜上所述,晉察冀根據地1944年成立的4個軍分區的7名主要上司,2人沒有授銜,4人成為開國上将,1人成為開國中将。

(對抗戰史感興趣的朋友,推薦讀一本好書:《中國抗日戰争全記錄》,點選下方即可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