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聲音月曆】合作抗戰開新局——西安事變爆發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央廣網推出《黨史聲音月曆》,用聲音帶你穿越百年時光。

【黨史上的今天】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扣留了蔣介石,發動西安事變。之後,黨中央以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大局為重,獨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迫使蔣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的承諾。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東北後,加緊了對華北的争奪。1935年6月中旬,在日本脅迫下,國民黨“中央軍”撤出平津和河北,整個華北危在旦夕。把各種要求抗日的力量彙合起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禦外敵,這一使命落在中國共産黨身上。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草拟《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産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不久公開發表。宣言主張停止内戰,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對日作戰。

與此同時,黨對駐紮在西北地區的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第十七路軍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到1936年上半年,紅軍和東北軍、第十七路軍之間,實際已停止敵對行動。但是,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針并沒有根本改變。

1936年12月12日淩晨,張學良、楊虎城在向蔣介石要求抗日遭拒後,采取了“兵谏”,扣留了蔣介石,并通電全國,提出停止内戰、一緻抗日等八項主張。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後,張學良連夜電告中共中央。黨中央派周恩來于12月17日到達西安。在弄清情況後,黨中央以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大局為重,獨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據此,周恩來與張學良、楊虎城共同努力,經過談判,迫使蔣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的承諾。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對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此,十年内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國内和平初步實作。在抗日的前提下,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成為不可抗拒的大勢。

(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

總監制:于鋒 高陽

編審:高陽

監制:王薇 趙淨 馬媛

策劃:關宇玲

主播:劉家銘

音頻制作:陳德楠

設計:陳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