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蔣介石的“北伐”大業完成後,中國形成了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共一百餘萬人的龐大軍事集團。經過蔣介石與各大新軍閥的讨價還價,達成編遣協定。蔣系軍隊縮編後,黃埔系将領取得了正統地位。

1927年,黃埔一期的餘程萬繼“中山艦事變”的主角李之龍中将之後,成為黃埔學生中第二個取得将級軍銜的人。胡宗南、範漢傑也于該年升為少将。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1928年,黃埔一期的李默庵、李延年、鄭洞國、關麟征因戰功被蔣介石授予少将軍銜,曾擴情被授予中将軍銜。黃埔二期的李士珍捷足先登,超過許多一期學兄而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兵站分監部少将參謀長。

而那個蔣介石收的特殊學員,黃埔四期畢業生唐生明,1930年被其長兄,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唐生智任命為第八軍中将代理軍長,時年隻有24歲。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蔣介石和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達成的編遣協定,最後成為一紙空約,各路新軍閥紛紛擴充實力,搶占地盤,終于導緻了1930年蔣、馮、閻、桂中原大戰。結果是,蔣介石依靠黃埔系軍隊,使各路軍閥紛紛俯首稱臣。其中李玉堂以一團人擊敗聯軍數萬之衆,于該年第一個晉升少将。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而蔣介石的第一寵将,差一點就沒能考取黃埔軍校的胡宗南更是春風得意。中原大戰時,他已升任第一師師長,率兵與馮玉樣的孫良誠部厮殺。孫本人剽悍善戰,接連在隴海線鐵路兩側,忽隐忽現、忽南忽北地向蔣介石的部隊反擊。但他從不與胡宗南的第一師糾纏,聽說第一師來了,他就收兵撤退。衛立煌的第十師聽說孫良誠見到胡的部隊就撤,就冒充胡宗南的第一師,一面沖鋒,一邊大喊:“孫良誠的部隊聽着,我們是胡宗南的第一師!”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國民黨其他師團碰到孫良誠的部隊,也大聲喊叫:“我們是第一師——胡宗南的部隊……”

孫良誠也被弄糟了,抱怨說:“他胡宗南有多少部隊,怎麼打着打着,都是他老胡的部隊?”

真假第一師的故事傳到蔣介石的耳朵裡,蔣介石喜形于色:“還是我的第一師能打仗!”于是,大戰結束後,胡宗南被蔣介石授予中将師長銜,成為黃埔軍事将領中的“大哥大”。

中原大戰論功行賞的結果:黃埔一期的陳明仁、李鐵軍、李及蘭、李玉堂、俞濟時、蔣伏生晉升少将,胡宗南晉升中将。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1931年,原馮玉祥的部下,投靠蔣介石的石友三在浦口倒戈,威脅南京,黃埔系将領又奉命“勤王”,經過激戰,全殲石友三部6萬餘人。論功行賞,黃埔系将領又唱主角,一期生丁炳權、丁德隆、王仲廉、伍城仁、孫元良、李仙洲、宋希濂、羅奇、鄭洞國、胡素、賀衷寒、黃維、彭善、董钊,黃埔四期的蔣堅忍晉升為少将,李玉堂、李默庵晉升為中将。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從軍校畢業後,短短7年,黃埔軍校生已成為蔣介石嫡系軍隊的骨幹,成為将軍之時,大都二、三十歲。他們晉升為将軍的年齡分别是:胡宗南31歲;李玉堂31歲;餘程萬25歲;宋希濂24歲;關麟征23歲;陳明仁27歲;李及蘭26歲;羅奇27歲;李延年28歲;範漢傑33歲;李鐵軍29歲;鄭洞國28歲;丁炳權32歲;丁德隆31歲;胡素32歲;俞濟時26歲;黃傑27歲;黃維27歲;董钊29歲;彭善30歲;蔣伏生33歲;蔣堅忍30歲;賀衷寒32歲……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一時,肩挂将星的黃埔系将領,少年得志,目空一切。各雜牌軍将官大都比他們年紀大,但也隻有忍氣吞聲而已。

24歲就肩扛少将軍銜的宋希濂有個哥哥宋仁楚,1924年就已是湘軍第一軍中校參謀,因仰慕黃埔軍校,進了黃埔第五期,畢業後,因在黃埔系中屬于資曆較淺者,升遷趕不上他的弟弟。宋希濂1933年因參加上海抗戰有功,26歲就成了中将,而宋仁楚又過了十多年,才當上了少将。

黃埔軍校學生升遷有多快?僅7年成蔣氏骨幹,有的24歲升中将

可見在黃埔軍校中,先後期的差距是很明顯的。黃埔一期生先後有一百多名都成了蔣介石獨當一面的大将,而後期同學跻身其中的,也不過隻有邱清泉、王耀武、李彌、胡琏、廖耀湘等數人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