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蒋介石的“北伐”大业完成后,中国形成了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共一百余万人的庞大军事集团。经过蒋介石与各大新军阀的讨价还价,达成编遣协议。蒋系军队缩编后,黄埔系将领取得了正统地位。

1927年,黄埔一期的余程万继“中山舰事变”的主角李之龙中将之后,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二个取得将级军衔的人。胡宗南、范汉杰也于该年升为少将。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1928年,黄埔一期的李默庵、李延年、郑洞国、关麟征因战功被蒋介石授予少将军衔,曾扩情被授予中将军衔。黄埔二期的李士珍捷足先登,超过许多一期学兄而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兵站分监部少将参谋长。

而那个蒋介石收的特殊学员,黄埔四期毕业生唐生明,1930年被其长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任命为第八军中将代理军长,时年只有24岁。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蒋介石和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达成的编遣协议,最后成为一纸空约,各路新军阀纷纷扩充实力,抢占地盘,终于导致了1930年蒋、冯、阎、桂中原大战。结果是,蒋介石依靠黄埔系军队,使各路军阀纷纷俯首称臣。其中李玉堂以一团人击败联军数万之众,于该年第一个晋升少将。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而蒋介石的第一宠将,差一点就没能考取黄埔军校的胡宗南更是春风得意。中原大战时,他已升任第一师师长,率兵与冯玉样的孙良诚部厮杀。孙本人剽悍善战,接连在陇海线铁路两侧,忽隐忽现、忽南忽北地向蒋介石的部队反击。但他从不与胡宗南的第一师纠缠,听说第一师来了,他就收兵撤退。卫立煌的第十师听说孙良诚见到胡的部队就撤,就冒充胡宗南的第一师,一面冲锋,一边大喊:“孙良诚的部队听着,我们是胡宗南的第一师!”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国民党其他师团碰到孙良诚的部队,也大声喊叫:“我们是第一师——胡宗南的部队……”

孙良诚也被弄糟了,抱怨说:“他胡宗南有多少部队,怎么打着打着,都是他老胡的部队?”

真假第一师的故事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喜形于色:“还是我的第一师能打仗!”于是,大战结束后,胡宗南被蒋介石授予中将师长衔,成为黄埔军事将领中的“大哥大”。

中原大战论功行赏的结果:黄埔一期的陈明仁、李铁军、李及兰、李玉堂、俞济时、蒋伏生晋升少将,胡宗南晋升中将。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1931年,原冯玉祥的部下,投靠蒋介石的石友三在浦口倒戈,威胁南京,黄埔系将领又奉命“勤王”,经过激战,全歼石友三部6万余人。论功行赏,黄埔系将领又唱主角,一期生丁炳权、丁德隆、王仲廉、伍城仁、孙元良、李仙洲、宋希濂、罗奇、郑洞国、胡素、贺衷寒、黄维、彭善、董钊,黄埔四期的蒋坚忍晋升为少将,李玉堂、李默庵晋升为中将。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从军校毕业后,短短7年,黄埔军校生已成为蒋介石嫡系军队的骨干,成为将军之时,大都二、三十岁。他们晋升为将军的年龄分别是:胡宗南31岁;李玉堂31岁;余程万25岁;宋希濂24岁;关麟征23岁;陈明仁27岁;李及兰26岁;罗奇27岁;李延年28岁;范汉杰33岁;李铁军29岁;郑洞国28岁;丁炳权32岁;丁德隆31岁;胡素32岁;俞济时26岁;黄杰27岁;黄维27岁;董钊29岁;彭善30岁;蒋伏生33岁;蒋坚忍30岁;贺衷寒32岁……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一时,肩挂将星的黄埔系将领,少年得志,目空一切。各杂牌军将官大都比他们年纪大,但也只有忍气吞声而已。

24岁就肩扛少将军衔的宋希濂有个哥哥宋仁楚,1924年就已是湘军第一军中校参谋,因仰慕黄埔军校,进了黄埔第五期,毕业后,因在黄埔系中属于资历较浅者,升迁赶不上他的弟弟。宋希濂1933年因参加上海抗战有功,26岁就成了中将,而宋仁楚又过了十多年,才当上了少将。

黄埔军校学生升迁有多快?仅7年成蒋氏骨干,有的24岁升中将

可见在黄埔军校中,先后期的差距是很明显的。黄埔一期生先后有一百多名都成了蒋介石独当一面的大将,而后期同学跻身其中的,也不过只有邱清泉、王耀武、李弥、胡琏、廖耀湘等数人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