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1936年,西安事變震驚世界。中華民族在内憂外患的困境中空前團結起來,凝聚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力量。随着盧溝橋事變發生,全國上下陷入到戰火中。

中華民族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者。在反侵略的過程中,八路軍在敵後戰場英勇作戰,與敵人周旋,運用了遊擊戰、陣地戰等多種戰略戰術,在敵後極大地牽制住消耗了敵軍,為正面戰場赢得了更多主動權。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但至今,仍有許多惡意的謠言,诋毀八路軍在抗日戰争中的貢獻,稱八路軍無作為,那實際的到底是什麼樣呢?

全面抗戰開始,中國軍隊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十次大規模的較量,在抗戰曆史上稱為抗日戰争的十大戰役(1937年正面戰場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1938年武漢保衛戰,1939年長沙會戰,1940年桂南會戰,1941年上高會戰,1943年緬北滇西戰役,1945年湘西會戰。)由于當時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代表中國與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國家協同,國民黨代表國家,正面戰場自然也是由國民黨軍作為主力。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從東北淪陷到華北淪陷、再到華中、華南相繼淪陷,正面戰場節節潰敗,陷入到雙方僵持的膠着中。國民政府隻能另辟蹊徑,想要在敵後活動打破僵局。于是蔣介石将他視為雜牌軍的八路軍放到敵後去騷擾,争取消耗敵人打破僵局。

紅色長征後,力量減少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原紅一、二、四軍改編成第八路軍。正面戰場雖然危險極大,需要很強的戰鬥力,但是同樣也是鍛煉軍隊增長實戰經驗,收繳資源的好方法,蔣介石自然也不能把這樣好的機會,留給他的老對頭共産黨,自然将八路軍派到敵後去。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正面戰場前期處于敗勢,後期又沒有太多八路軍參戰,是以,從正面戰場看好似八路軍除了太原會戰的平型關大捷之外,沒有其他成績了。但平型關大捷一舉粉碎了國内的恐日情緒,極大增強了全國上下的抗日信心和決心,也使得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調整部署,為全國的抗戰争取到了寶貴的機會。

但蔣介石一開始的如意算盤就打錯了,他利用正面戰場消耗國民黨内部的其他派系,保留自己的嫡系部隊實力,又利用敵後的複雜情況去消耗八路軍,卻忽略了八路軍在土地革命時期,長期在地勢複雜的山地高原等地區作戰,作戰經驗豐富,遊擊戰的十六字方針更是在實踐運用中爐火純青。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八路軍深深紮根于群衆,深受群衆愛戴。不到三年時間,就從幾萬人發展到了幾十萬。在抗日戰争中八路軍在敵後開辟的第二戰場,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極大的配合了正面戰場的行動,在抗日戰争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比如最著名的、大家耳熟能詳的“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從1940年8月開始,曆時近四個月的時間,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中心任務挺進華北淪陷區敵後,破壞交通線,深入日軍據點,反擊掃蕩。

八路軍頂着下雨的惡劣天氣,穿過山谷河流,避開日軍據點,直奔正太鐵路,突然的襲擊讓日軍措手不及,成功炸毀了正太鐵路。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八路軍先後炸毀多段鐵路,引得敵人猛烈報複,但是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早已料到敵人的動向,已經準備好小分隊鉗制敵人的反撲,同時展開了第二階段是繼續破壞交通線同時摧毀敵人據點,進行殲敵戰。

“百團大戰”共計進行了1824次戰鬥,極大地重創的敵人,使得國民黨方面散布的八路軍“遊而不擊”成了無稽之談。據史料記載,在1940年間,日軍僅在華北淪陷區就進行了四千多次戰鬥。這證明了,八路軍在敵後,對敵人進行了多次戰鬥,而并非“遊而不擊”。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但“百團大戰”初期的勝利,也使得敵人開始針對後方,進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剛剛打仗來不及休息,就被迫開始進行第三階段的反“掃蕩”作戰。在此期間,抗日名将左權在指揮部隊掩護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核心機關突圍轉移的時候,不幸犧牲。

同時,八路軍發展的迅猛之勢引起了蔣介石的忌憚,最初整編紅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時,隻有三個師十二個團的編制,但八路軍在敵後活動,深受百姓愛戴,所過之處便有很多群衆自發加入,八路軍隊伍迅速壯大,以至于蔣介石不顧抗日大局一手炮制“皖南事變”抹黑共産黨。

“百團大戰”最出名,八年抗戰10萬次戰鬥,誰說八路軍無作為?

但曆史和實踐最終證明,隻有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共産黨,才能獲得人民的擁戴,才能被曆史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