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1949年6月,遼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戰役後,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絕大多數已經被解放軍殲滅殆盡,蔣介石隻剩下最後一張王牌——胡宗南和他的40萬大軍。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那麼胡宗南又是如何承擔老蔣的厚望的呢?

7月,胡宗南的總兵站和後方主要供給基地——寶雞,也被解放軍占領了,他隻好逃到漢中,與解放軍對峙于秦嶺,徹底結束了在西北為王的曆史。這時,胡宗南手下還有三個兵團,即李文的第五兵團、裴昌會的第七兵團、李振的第十八兵團,共有13個軍,加上幹部訓練團和第七分校學校總隊等,實力不菲。

胡宗南在陝南思慮着為自己和部隊尋找一條出路。

為了徹底解決蔣介石手中這最後一張王牌,中共決定争取他走傅作義、陶峙嶽的道路起義,于是把與胡宗南私交很深的胡公冕專門從上海請到西安,讓他選派人員潛入漢中去做胡宗南的策反工作。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此時,全國為中共的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胡宗南沒有拒絕勸降。

他在漢中漢台的會客室,三次悄悄會見胡公冕派去的解放軍策反人員,看過胡公冕要他起義的密信和西安出版的勸導國 民黨進階将領早日起義内容的《群衆日報》,甚至,他還和第1軍軍長陳鞠旅商量過起義一事。但在第三次接見中,解放軍代表說:

“胡公冕先生說了,你堅持與人民為敵,罪惡就大,你回到人民懷抱,功勞也大。”

胡宗南竟蒙面大哭起來,邊哭邊斷斷續續地說:

“士為知己者亡。我不能不想想校長,不能對不起……對不起校長哇。”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就在這時,宋希濂由鄂西退入四川,擔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手下尚有20萬軍隊。為了替自己找條生路,宋偷偷飛到漢中,與胡宗南在密室策劃下一步如何走。宋希濂說: “現在部隊打仗不行,兵敗如山倒。将沒信心,士無鬥志,真的一打,你我不當杜聿明,就當邱清泉……”

“那你說怎麼辦?”胡宗南一到緊要關頭,總是問别人怎麼辦。宋希濂點穿他說: “琴齋兄,你對小弟還支支唔晤的,我在重慶就聽說,你早有逃往滇緬邊境之心……”

“我們議了幾次,有兩個問題解決不了,一是我們部隊長期在西北荒漠上作戰,對滇緬邊境的地形、生活習慣,有些都不熟悉,二是校長也不會準許……” · “你不熟悉我熟悉呀!”宋希濂激動地說。

“你怎麼熟悉?”胡宗南驚訝地說。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你難道忘了,打日軍時我率領第十一兵團,參加遠征軍,主攻龍陵、騰沖、芒市,”宋希濂說,“我在滇緬邊境生活了三四年啊!”

“這是真的!”胡宗南激動地大聲喊了起來:“隻要校長準許,那我們這兩支部隊就有救了。”

于是,兩人商讨了轉進滇緬邊境的計劃。

宋希濂走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諾蘭也來到漢中,視察胡宗南部,并公開對胡說: “隻要你手下三個兵團在大陸上儲存下來,反共複興大業就有希望。我可以建議杜魯門總統,直接向你提供軍事援助。”

胡宗南擁兵40萬,若不是此兩人,1949年也起義投共了!

胡宗南聽了諾蘭的話,以為真是美國盟友的許諾。諾蘭一走,他立即下令把解放軍的代表打入了監牢。從此,他也斷了起義之心。

有趣的是,最終,不管是胡宗南,還是宋希濂,都沒有成功實作他們的轉進計劃,一入川,不是當了俘虜,就是不得不隻身一逃了之。若幹年之後,宋希濂懊悔地說:

“是我害了胡宗南,要是他當時起義了,肯定現在也是和傅作義、陶峙嶽他們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