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一年端午至戶戶粽飄香每當端午來臨總會掀起一場粽子的甜鹹之争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但雲南人從來不會為此而痛苦的糾結一番因為……大家把能想到的食材都包進粽子裡啦

五彩粽、哈尼四角粽雲腿粽、鮮花粽……

(小編忍不住要留口水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在雲南除了多樣的風光美景就連粽子都五花八門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今天

一起了解一下

雲南有哪些口味的粽子吧~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野生菌粽。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江川彩粽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又是一年粽飄香,随着端午來臨,在玉溪市江川區,原生态的彩色粽子搶鮮上市,成為了最近的熱銷産品,備受青睐。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這種黃色的是密蒙花染出來的,做成甜的更能展現花香的味道;紫色的是香糯紫草染出來的,既可以做成甜味的,也可以做成鹹味的,但是鹹味的更能展現糯香味。”江城鎮溫泉村委會莊科村李雪介紹,家鄉的密蒙花和香糯紫草都是野生植物,比較生态,經沸水煮後,湯汁會變成黃色和紫色,用其将白色的糯米浸泡一夜後,便會變成黃色和紫色的糯米。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分别将這些彩色糯米蒸熟後,要麼在黃色糯米中放入玫瑰花、玫瑰醬和白糖,或在紫色糯米中放入鳳梨、大棗、白糖拌成甜味的餡,再或是在紫色的糯米裡,放入豬油、香油、鹽巴以及切碎的火腿粒拌出鹹味餡,最後用家鄉采摘來的粽葉和手法包出來,彩色粽子的味道才最道地。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石斛花粽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石斛花粽選用的是鐵皮石斛的幹條和鼓槌石斛的幹花。鐵皮石斛枝條清洗幹淨,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段打汁,倒入淘好的糯米裡,加入清洗幹淨的石斛花,充分攪拌均勻即成石斛花粽生料。沸水煮過的粽葉柔韌清香,包起膠質滿滿還透着陣陣石斛花香的粽料,還沒有下鍋,就已經香氣撲鼻。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包好的粽子用麻線緊緊栓好,下入鍋中,冷水慢煮。煮熟的石斛花粽,清香宜人,糯米吸飽湯汁,Q彈有嚼勁。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鐵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鼓槌石斛花有美容、安神、明目等多種功效,是以,适量食用石斛花粽具有益胃養陰、止汗補虛的功效。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鮮花豆沙粽精選新鮮玫瑰花瓣和優質紅豆,綿香軟糯完美結合,清醇香甜的味道,柔軟細膩的口感,透過濃郁的花香,彌漫口中,甜蜜層層蕩漾,滋味妙不可言。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灰水粽

在雲南省普洱市甯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灰水粽是當地人喜愛的粽子之一,梅子鎮國樂村村民蔡華芬說,當地人會用草木灰、染飯花、甜竹葉、芭樂葉和菖蒲熬制出灰水,通過靜置、過濾後,倒入糯米中浸泡,待糯米染上顔色後便可包粽。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甯洱縣傳統的灰水粽,有臘肉、豆沙、花生和純糯米幾種口味。煮熟後的粽子入口軟而香甜,滑而不膩。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野生菌粽

野生菌,是雲南饋贈給廣大食客最美妙絕倫的山林珍稀美味,野生菌+粽子讓食材回歸自然本味,款款都是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丘北五彩粽

壯族同胞非常喜愛糯食,每逢過節都會把糯米經過植物“渲染”成各種顔色來制作成美食,而這份彩色的記憶在端午也更新成了現在的“五彩棕”。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廣南黑粽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廣南黑粽是把酥子稭稈和炒香的草果磨成粉末,然後與放了少許油鹽炒香的糯米互相搓揉,讓米變亮變黑。再用天然野生的箬葉來包,包粽子時可根據各家口感和愛好放用草果粉腌制的五花肉和已經泡好的綠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新平水果粽在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磨刀村,各色荔枝、芒果已挂滿枝頭。這個季節,水果不僅是盛夏的美味,更是制作粽子不可多得的原料。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芒果粽,芒果是本地的三年芒,必須要用成熟的芒果做,如果不熟,這個味道就煮不出來,很不好吃。糯米與芒果的味道融在一起,兩個的味道感覺還是很特别的,香甜香甜的。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荔枝粽,挑選上好的荔枝做成荔枝幹,再加上泡好的糯米作為餡料就可制作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煮上半小時,一個個清香可口的荔枝粽,芒果粽就可以上桌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火腿粽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保山施甸地頭山坡多粽葉叢,逢雨水便肆意舒展、綠意盎然。這個節令,粽葉老嫩相宜,自帶撲鼻的清香。新鮮的粽葉加上施甸特有的火腿,這樣的美味又有誰能抵擋得住?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元江香草粽子玉溪元江,少數民族衆多,這裡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粽子。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比如,傣家人包的香草粽子。軟糯的糯米,包進傣家人自己種植的香料——沙朗、香草,再放上油炸肉、草果。用種在芒果樹下的粽粑葉,經她們巧手一包,清香軟糯的傣族香草粽子保你吃了滿!口!留!香!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元江有名的僑鄉甘莊,居住着從越南、印尼等國家歸來的華僑,自然當地的特色美食也被他們一并帶來。

每個越南大粽子需要用到20片左右的粽葉,一片疊一片層層鋪好,放入糯米、三線肉和綠豆,再經過老人的巧手,越南大粽子就包好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斑斓粽

在紅河州開遠市,有一種粽子叫斑斓粽,這種粽子的做法很講究。首先要将斑斓葉子和香糯米一起浸泡,然後把斑斓葉切成小段,打碎成汁過濾後和糯米攪拌均勻,最後放入斑斓葉内包紮起來,由于粽子裡和着的斑斓的汁液,粽子散發出陣陣青草的香氣。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看到這兒

你的口水是不是都快留下來了呢?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當然!雲南的粽子口味還不止這些

近年來

雲南粽子市場“與粽不同”

在口味和包裝上都推陳出新

↓↓↓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新口味粽子紛紛上架 周甯紫 攝

除了傳統口味的“原味粽”、“八寶粽”、“鮮肉粽”等,“自熱粽”、“火鍋粽”、“冰粽”等多元化的粽子在市場上出現。昆明的粽子市場上還創新性地上新了許多充滿雲南特色口味的粽子,包括“老奶洋芋粽”、“上湯牛肝菌粽”、“鮮花粽”等等。“年輕人比較偏愛‘老奶洋芋粽’‘黑松露牛肉粽’等新口味粽子。”昆明冠超市粽子櫃台銷售表示,店裡的“老奶洋芋粽”早已銷售一空,而老年人群體則更傾向于傳統基礎上稍有創新的“金桂棗燕麥粽”等。

在篆新農貿市場,“野生菌粽”、“版納花米粽”也登上了賣場“C位”。據了解,這些特色口味粽子市場價格高于普通粽子的價格。普通清水粽價格約在10-20元一公斤不等,而“版納花米粽”、“山筍粽”等具有雲南特色的粽子價格約在35-45元一公斤。“雲南野生菌粽”則因手工成本較高,野生菌采集難度較大等因素,價格更高。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版納花米粽極具特色 周甯紫 攝

除了成品粽,各式各樣的“手工粽”也備受消費者追捧。不少商家表示,現場包的手工粽,顧客吃起來也安心。純手工包的粽子,糯米吃起來更有嚼勁,更有家的味道。

當然,今年的粽子除了在口味創新上下足功夫外,産品包裝和營銷上也透出濃濃的傳統文化意味。

一些小型超市裡,商家結合端午節傳統習俗推出了粽子促銷活動。如購買粽子後贈送DIY五彩繩的線,祝福孩子平安健康。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傳統口味粽子 周甯紫 攝

目前,市面上粽子的包裝多種多樣。包裝上,不僅有賽龍舟、五彩繩等圖案,部分本土老字号還玩起了跨界聯名。各種聯名端午禮盒,将國潮風進行到底。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各式粽子禮盒 周甯紫 攝

端午節食用粽子已成為一種習俗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粽子的種類也變得豐富多樣

雖然花式粽子口味不同

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景是相同的

小小的粽子不僅延續了傳統美味

更成為了一種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

這麼多種獨具特色的粽子

你更喜歡哪一款呢?

歡迎到留言區評論分享~

來源:新華網 人民日報 雲南網

新媒體編輯:納蕊鑫

一審:張麗娜 二審:朱雲潤 三審:李興偉

網絡中國節·端午丨甜VS鹹?“粽”給你吃出花樣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