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攝圖網可商用圖檔
随着時代發展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不斷豐富,影響和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并存且交替上升。
一方面,運用開源情報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可獲得非對稱性優勢,進而彌補秘密情報在應對該類問題時的不足;另一方面,在應對傳統安全問題時,開源情報也可作為秘密情報的資訊支撐和驗證工具。
與此同時,在資訊化時代,越來越多的資訊和資料被資料化,共享于網絡空間,開源情報的優勢(成本低、效率高、隐秘性強等)和價值逐漸凸顯,在國家安全情報工作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已俨然成為國家安全情報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或軍方大多已将開源情報納入其情報工作體系并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營運。開源情報搜集途徑以監測全球或特定國家公開媒體為主,可服務于國際政治、國家戰略決策以及反恐等諸多領域。
下面,福韻君将為大家詳細介紹各國開源情報機構具體情況。
美國開源情報機構
美國展開正式的開源情報實踐至少已有70多年曆史。1941年2月,美國成立對外廣播監測處(Foreign Broadcast Monitoring Service,簡稱FBMS),是美國最早的開源情報研究機構,主要收集、分析軍事情報。
1947年,FBMS被并入中央情報局(CIA),并更名為對外廣播新聞處(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FBIS)。後續長時間内,osint盡管有被陸續讨論倡議,其核心價值卻始終未得到認可。
圖源:irp.fas.org
9.11事件是美軍開源情報工作發展的轉折點,美國情報界認識到傳統的情報工作模式已無法适應現代反恐需要,開始積極推行開源情報研究。2005年11月,國家情報總監開源中心(Open Source Center,簡稱OSC)成立,FBIS被納入其中。由中情局進行行政管理,隸屬于國家情報總監。
該中心旨在從網絡、資料庫、印刷媒體、廣播、電視、視訊、地理空間資料、照片、商業圖檔資料等公開來源擷取情報。
2006年美國立法啟動了國家開源事業計劃(National OpenSourceEnterprise,簡稱NOSE),專注于開源資訊的搜集、共享和分析,并規定任何情報工作必須包含開源成分。
2012年,美國醞釀已久的“大資料研發計劃”正式釋出,目的是提高從海量複雜的開源資料中及時掌握情報并擷取知識的能力,美軍開源網絡情報工作正式進入“大資料”時代。
2015年10月1日,OSC更名為開源企業,并被并入中央情報局的數字創新理事會。
除政府相關開源情報機構外,美國軍方同樣擁有專業的osint部隊,例如ASD亞洲研究特遣隊(The U.S. Army Asian Studies Detachment,ASD)。
該部隊駐紮着在日本東京以西40公裡處,隸屬于美國陸軍情報與安全司令部轄下的第500軍事情報旅,主要進行公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除美國駐亞洲國家大使館武官處外,亞洲研究特遣隊是美國陸軍中唯一的一支以情報資訊報告的形式運用和綜合大量公開資訊、形成專題或者綜合分析報告的部隊。要情報産品包括《情報資訊報告(IIRs》和《部隊每日防護和情報通報(FPSAR)》,前者為戰略性情報,需上報至國防部或最高層,後者則主要是為亞太駐軍和旅行者提供有關安全防護的所有公開資訊。
英國開源情報機構
英國最著名的開源情報機構則是英國廣播公司監測處(BBC Monitoring),成立于1939年,最大股東為内閣辦公室( Cabinet Office ),主要捐助者為外交和聯邦事務部(Foreignand Common wealth Office)、國防情報組(Defenceintelligence staff)以及情報機構等。該組織主要負責對全球範圍的大衆媒體進行甄選和翻譯,其報告作為重要的公開源情報被英國政府和商業客戶廣泛參考。
澳洲開源情報機構
澳洲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國家開源情報中心( National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Centre,NOSIC,http://www.nosic.com.au/),為聯邦政府、各州政府部門以及商業機構提供社會安全、跨國犯罪、恐怖主義、激進主義等領域的開源情報監測、研究和分析支援。
圖源:nosic
同時,一些國家安全部門如國家評估辦公室( The Office of NationalAssessments,ONA)建立了開源情報中心。ONA獨立于國防和外交事務,直接向總理負責,輔助澳洲政府做出戰略決策和確定政府得到國内外威脅的全面預警,主題涉及國際政治、國家戰略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
日本開源情報機構
日本一直将開源情報搜集研究作為其主要情報來源。外務省國際情報局下轄分析第二課對開源情報工作尤為重視,主要通過發展派遣國的新聞記者、學者以及民間人士來廣泛搜集各種類型的開源情報資訊。
2016年,日本警察廳警備局成立“網際網路開源情報中心”,重點從社交網絡平台和網絡論壇搜集涉恐資訊,防範“獨狼式”恐怖活動。
在建設官方情報機構的同時,日本也充分利用了其民間情報力量。日本官方除從智庫、通訊社、資訊服務公司等處購買公開來源情報外,還将情報搜集任務以“委托調查”的方式賦予民間調查機構執行。
通常由綜合商社和智庫等民間情報組織承擔,多年來一直将政治、外交、軍事、科技等方面情報作為重點進行搜集。日本擁有情報搜集、加工處理和傳遞能力世界第一的綜合商社,這些綜合商社兼具資訊、金融和貿易功能,其情報能力甚至已經遠超日本政府。
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有六家,分别是雙日(日商岩井、日棉)、住友商社、丸紅商事、伊藤忠商事、三菱商社、三井物産。上述商社在全球各地設有辦事處約180家,雇員約1萬餘人,每天收集資訊多達10萬條。
以色列開源情報機構
以色列的情報機構主要由以色列情報及特别行動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Special Operations,俗稱“摩薩德”)、以色列國家安全局(俗稱“辛貝特”)和以色列軍事情報局(俗稱“阿曼”)組成。
圖源:alchetron
圖源:worldinwar
其中以色列軍事情報局下轄8200部隊擁有一支專門從事開源網絡情報工作的隊伍,即哈紮夫部隊(Hatzav)。該機關從電視、廣播、報紙和網際網路上監測和收集軍事情報相關資訊。據媒體報道,該部門為以色列情報界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整體情報資訊。2016年,時任軍事情報局局長對Hatzav部隊進行調整,該部隊現由一名少校軍官上司。
歐洲開源情報機構
歐洲國家雖然沒有像美國和其他國家那樣設立獨立營運的開源情報機構,但各國政府同樣對開源情報工作十分重視。
以瑞士為例,瑞士聯邦政府建立了跨部門的開源網絡情報工作組,聯邦國防部下屬戰略情報中心(Strategic Intelligence Service,SND)、軍事情報中心(Military Intelligence Service,MND)都建立了制度化的開源網絡情報工作體系, 警察部下屬的國内情報中心也于2001年建立了專門的開源網絡情報工作小組。
此外,歐洲刑警組織根據“制止虐待兒童—追蹤物體”倡議,會在其官網上傳受害者相關線索圖檔,并向社會大衆求助。大量案件通過開源情報得以偵破。
開源情報工作并非僅局限于政府情報部門和軍方機構。在政府資源有限、情報部門技術需求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業務外包”“技術定制”“市場采購”等與民間機構間的合作模式十分常見。
縱觀世界各國情報運作模式,情報界普遍均由多方參與,包括政府、軍方、企業以及學術界等。民間開源情報機構主要以企業、高校和非盈利組織(例如Bellingcat)為主,主營業務一般包括各類商業調查、開源情報技能教育訓練以及各類專項調查項目。
本篇文章為福韻原創内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來源:攝圖網可商用圖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