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州黃賓虹故居

作者:故居行

從黃山下來,住在歙縣縣城,逛完古城,我們坐上三碼子——“蹦蹦地”向潭渡村奔去。這裡是黃賓虹的故鄉,有黃賓虹故居。

杭州黃賓虹故居

司機老兄拉上客話就多了,“你們知道黃賓虹是個大畫家,那你們知道不知道他的家鄉為什麼叫潭渡村呢?”我們一個外鄉人那裡知道。司機繼續講:“潭渡村有座牌坊,叫‘旌孝坊’,又叫‘孝子黃芮坊’,講的是黃芮的故事。黃芮是黃潭源人。父親死後,埋在了潭渡墓地,黃芮守墓三年,來往都要過豐樂河,坐船非常不友善。後來,他見這個地方開闊,荒地也不少,幹脆就把家搬了過來,于是,就有了潭渡村。後輩稱他為‘唐孝子公’,也就是說,這個村子是唐朝建的,有年頭了。”

杭州黃賓虹故居

說着拉着,我們來到了潭渡村,參觀瞻仰黃賓虹故居,對大畫家黃賓虹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黃賓虹清同治三年(1865年)正月初一,生于浙江金華,原名元吉,更名元質,據傳,13歲那年,随父親傳回鄉裡應童子試,走在前輩修建的橫跨豐樂河的橋上,在橋南“濱虹亭”内歇腳,見黃山隐現,綠水長流,不由觸景生情,萌發了改名的念頭,後來,終于以“賓虹”為号,從此,黃賓虹叫響。

杭州黃賓虹故居

黃賓虹在家鄉前前後後有30年,開始,因為輩分高,又有文化,被黃氏家族推舉為“文會”主事,兼黃氏族董。光緒三十一年(1905),又在黃賓虹的牽頭下,創辦了“潭渡國小”,并擔任了第一任校長,教育為先,教育為本,為家鄉教育奠定了好的基礎。到了86歲,黃賓虹還畫過一幅《潭渡村畫》并題詩曰:“豐溪萦帶黃潭上,德澤常陰載口碑。瞻望東山雲再出,萬方草木譽華茲。”可見黃賓虹對故鄉有着深厚的情感。

這次到杭州,得知西湖栖霞嶺31号有黃賓虹故居,離嶽王廟也不遠,不由前來參觀瞻仰。據說,1948年夏天,黃賓虹應國立藝專邀請來杭州執教,開始住在栖霞嶺19号,隻有兩間房子,幾乎都被書籍雜物塞滿,非常擠。後來,又在栖霞嶺32号安排了另外一處住所,這就是現在保留下來的黃賓虹故居。

杭州黃賓虹故居

我們到了故居前,隻見月亮門上寫有“黃賓虹紀念室”。這是一個獨立的小院,牆外綠草茵茵,左右有小樹,綠化很好。進了院内,仍是綠茵鋪地,松竹梅蘭,綠木滿園,更似苗圃花園。兩層小樓前,有一尊黃賓虹全身漢白玉塑像,老人依着長袍,頭戴圓帽,雙手交叉扶在胸前,一副金絲眼鏡,閃爍着老人智慧的眼神,仿佛在思考、在關注着這大千世界、美好人間。

杭州黃賓虹故居

一樓門外,有一藍底豎匾,上書“畫家黃賓虹先生紀念室”。進入一樓,靠窗前有一桌兩椅,據說,黃賓虹在世時,一樓是他的睡房和畫室,黃賓虹的許多畫作就誕生在這裡。至今窗前左右依舊高懸着黃賓虹的畫作,到了二樓更有黃賓虹作品陳列室,高懸畫作;遺物陳列室,展出畫家的年譜、著作、手稿。

杭州黃賓虹故居

黃賓虹的畫作更具有特性。他自幼攻讀詩文經史,學習書法、繪畫、篆刻。擅長山水,從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為歸。他師古不泯古,更重視師法造化。他以老家黃山為基點,一生旅行紀遊畫稿以萬計。他的筆墨濃郁渾厚,意境純淨神秘,彌漫着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和獨創性的藝術空間,形成了獨特的風貌。在近現代中國繪畫領域,有“北齊南黃”之說,北齊就是齊白石,南黃就是黃賓虹。當周總理出席給齊白石祝壽授予“人民藝術家”稱号的時候,負責華東文委工作的賴少其認為,既然人稱“南黃北齊”,那我們也給黃賓虹祝壽,就在黃賓虹90周歲的時候,也被國家授予了“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稱号。

杭州黃賓虹故居

最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3月25日,黃賓虹病逝于杭州,在3月27日公祭大會上,黃賓虹的夫人及其子女宣布,謹遵遺囑将黃賓虹生前書畫作品、手稿及收藏全部文物共一萬餘件捐獻給國家,這是何等的氣派,這是何等的珍貴,思想就在這一刹那閃光。這是一筆文化财富,這是一筆無價之寶,它不僅僅屬于浙江省博物館,也屬于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書藝無價,書藝沒有國界。

參觀瞻仰黃賓虹故居真讓人感慨,真讓人感動,相比今日,因為遺産,不是打官司,就是起訴,顯得何等高尚。

杭州黃賓虹故居

出了黃賓虹故居,餘情未盡,我們又特意來到西泠印社以東、西湖北岸,拜谒黃賓虹青銅塑像,隻見他一手托畫闆,一手正在起筆作畫,目光炯炯注視着遠方,注視着西湖。黃賓虹自稱“願作西湖老畫工”,創作出許多西湖山水畫。此時,我想起了賴少其書寫的“人民畫師”匾額,黃賓虹當之無愧。

九口2021-1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