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2021年11月28日,以“馮友蘭先生的勵志人生”為主題,由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馮友蘭研究會主辦、河南錦繡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承辦的“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在鄭州召開,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會長王廷信,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桂祥,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馬守國、王仁宇、劉太恒、杜海洋、許書欣、徐東彬、鹿林、魏少林,馮友蘭教育基金會名譽主席葛臣、副主席劉明林以及來自馮友蘭家鄉的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唐河縣政府黨組成員張瑞良,中共唐河縣祁儀鎮黨委書記李博和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省馮友蘭研究會、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的有關部門上司參加座談會。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現場 馬守國/攝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桂祥主持座談會開幕式 馬守國/攝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會長王廷信發表講話 馬守國/攝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會長王廷信在講話中指出,馮友蘭先生是從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走出去的享譽中外的哲學大家。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史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給當今社會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馮友蘭先生的勵志人生所形成的高尚精神,表現在他一生艱苦奮鬥的學術探索和學術創作之中。其一,胸懷大志、勤奮樂學、忠心報國之精神。馮友蘭自幼胸懷夢想,勤奮樂學中華經典。馮友蘭從六歲開始入家塾,先讀《三字經》,再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包本(通背)後接着讀五經中的《詩經》,到十二歲讀完五經和十三經中的主要經典包本。馮友蘭學習中華經典和中西方哲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馮友蘭先生之後成為著名哲學家奠定文化基礎。其二,自強不息、奮鬥不止追求哲學創新之精神。馮友蘭先生是一位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偉大學者,他對宋明理學從來不是照着講,而是接着講,不斷創新宋明理學。馮友蘭先生為了填補中國哲學史的缺失,于1927一1935年運用新實在論創作《中國哲學史》上下冊,确立了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家的地位。為了中國抗日戰争的勝利,馮友蘭于1937一1945年運用邏輯分析又轉型創作了“貞元六書",又奠定了馮友蘭哲學家的地位。為了新中國建設的需要,馮友蘭從1985一1995年的最後十年,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又創作了巜中國哲學史新編》,實作了馮友蘭哲學的更大的轉型發展,完成了馮友蘭先生的終生夙願。充分證明了馮友蘭是一位為追求哲學真理而自強不息的偉大學者。其三,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之精神。馮友蘭提出“闡舊邦以輔新命”,簡稱“舊邦新命”。馮友蘭對舊邦新命的解釋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旨在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民族複興的新使命。馮友蘭先生把"舊邦新命"的文化概念轉化為政治概念,作為自己人生勵志的根本宗旨,進而把自已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同國家、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是以,馮友蘭先生對“舊邦新命”的闡釋與踐行,既展現了馮友蘭先生是一位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偉大的哲學家,又展現了馮友蘭先生一生從事哲學學術創作、不斷追求哲學真理的根本動力與源泉。其四,堅守中華高尚道德,為人民謀幸福之精神。馮友蘭指出,以科學提供給人以積極的知識不同,哲學的根本任務使人“安身立命”,給人以高尚的精神境界,進而走上幸福人生。馮友蘭的《新世訓》給人生處世規定了十種道德原則;在《新事論》為中國富強、人民幸福提出了走工業化道路;在《新原人》中提出人生四種精神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且指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較高的和最高的精神境界。人們生活需要道德境界,人生的遠大理想是天地境界,進而為人生找到了幸福的意義與價值。

馮友蘭先生勵志人生與進行學術創作的過程,大部分時間是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馮友蘭懷着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和尋求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熱切期盼,完成了一系列哲學創作的曆史使命。是以,我們紀念和研究馮友蘭的哲學學術思想,就必須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同馮友蘭故裡經濟文化建設相結合,努力建設好社會主義美好家園。第一,繼續加強對馮友蘭哲學學術思想的學習、研究與弘揚。努力把馮友蘭先生的哲學精神,落實在我們各項實際工作之中,以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與振興。第二,繼續加強友蘭故裡文化建設,擴大馮友蘭思想的影響力。關于馮友蘭故裡文化建設,唐河縣行動早見效快,成果比較顯著,馮友蘭先生已經成為唐河縣建設和發展閃光的名片。近幾年來,唐河縣祁儀鎮友蘭文化建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些馮友蘭标志的文化建設項目已經落地。建議今後還要繼續加強友蘭故裡文化建設,以加快恢複友蘭故居為重點,以馮友蘭文化園和馮友蘭銅像等建設項目充實完善後續工程,以打造馮友蘭文化特色小鎮為目标,力争把友蘭故裡建設得更加美好。第三,加強馮友蘭教育基金建設,發揮馮友蘭教育基金激勵師生的重要作用。馮友蘭教育基金會成立五年多來,已經在唐河縣和試點學校一一唐河縣祁儀鎮友蘭初級中學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今後進一步擴大和加強馮友蘭教育基金,以馮友蘭先生勵志人生的高尚精神為榜樣,激勵友蘭故裡的學子盡快實作立德樹人、立志成才的教育任務,為故鄉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唐河縣政府黨組成員張瑞良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緻辭 馬守國/攝

唐河縣政府黨組成員張瑞良在緻辭中說,今天我們在省會鄭州召開以“馮友蘭先生的勵志人生”為主題的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這既是對馮友蘭先生的一種懷念和追思,更是對馮友蘭的勵志人生和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揚,我代表馮友蘭先生故鄉的145萬唐河人民,向莅臨此次座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及各位上司表示衷心感謝!向一貫緻力于馮學研究和弘揚的愛好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接着指出,馮友蘭先生是從唐河縣走出去的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和新儒學家。馮友蘭先生闡釋今古、學貫中西,是20世紀以來享譽中外的哲學大家。馮友蘭先生“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創立了一部嶄新的《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哲學體系,奠定了馮友蘭先生著名哲學史家和哲學家的地位,為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思想史等諸多學科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馮先生為豐富和發揚中國哲學奮鬥的一生,不僅是中國哲學的驕傲,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财富,這些财富在成為世界哲學寶藏的同時,也成為唐河厚重人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瑞良接着講道,為打響“友蘭故裡“這張名片,唐河縣委、縣政府申請注冊了“友蘭故裡“國家商标;開放投用了馮友蘭紀念館、曆史文化博物館、文學館、方志館等一大批文化場館;建設了友蘭文化特色小鎮、友蘭國家級濕地公園、友蘭大道、友蘭文化廣場、文化園等重點工程;開辟了友蘭故裡旅遊線路;成立了友蘭國小、友蘭中學、友蘭實驗班,組織一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馮友蘭哲學思想及學生勵志教育活動,舉辦儒學經典教育講座、獎勵優秀師生等活動,起到了立德樹人的作用;成立了馮友蘭研究會、建立了馮友蘭助學基金,舉辦了馮學思想研讨會、高層論壇、馮友蘭誕辰紀念大會等大型活動,拍攝了《世界哲人馮友蘭》專題片,使以友蘭文化為主導的“人文唐河”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

最後他表示,将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承和發揚馮友蘭先生治學精神和高尚品格,用哲人的思想和風範教育激勵後人立志成才,激勵全縣幹部群衆奮力拼搏,默默耕耘,争創一流,為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民富的美麗家園、幸福家園貢獻力量!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主席杜海洋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緻辭 馬守國/攝

河南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主席、河南錦繡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海洋代表座談會承辦方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緻辭。他說,馮友蘭先生是從唐河縣祁儀鎮走出來的著名哲學大家,我們作為故鄉的一員感到十分驕傲與自豪!宣傳、研究和弘揚馮友蘭先生及其哲學思想是故鄉人民的光榮責任和義不容辭的義務。馮友蘭先生勵志人生,以忠貞不渝的家國情懷從事哲學學術活動和學術創作,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财富。紀念馮友蘭先生,就要以他勵志人生的高尚精神為動力,大力加強馮友蘭故裡建設,進一步發揮馮友蘭教育基金的作用,激勵青少年學子盡快立德樹人、立志成才,為友蘭故鄉的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鹿林主持座談會 馬守國/攝

開幕式結束後,接着召開座談會。座談會上先後有七位專家學者發言,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州大學教授劉太恒強調,馮友蘭先生确立了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基本範式,作為哲學史家,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确立了典範和榜樣,作為哲學家,接着宋明理學創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要從兩個方面深入闡明、弄清馮友蘭先生在各自領域裡具體的曆史性貢獻!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州大學教授劉太恒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南陽師範學院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王仁宇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南陽師範學院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王仁宇回顧了馮友蘭的家世及個人生命,重點從本分做人、中庸處世、中道論學、簡明作文四個方面闡明了馮友蘭一生的成就與貢獻。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鄭州大學國學系主任、副教授魏濤發言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鄭州大學國學系主任、副教授魏濤從家國問題、時代問題、古今問題、科玄問題、東西問題、負正方法問題、真善問題、體用問題等八個層面闡釋了馮友蘭先生超越家庭、服務貢獻國家和民族,重視實際的家國情懷。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孫可興發言 馬守國/攝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孫可興結合馮友蘭先生的學術生涯,詳細闡明了馮友蘭先生對加強學術修養的認識以及馮友蘭先生自己在學術研究上的價值取向與儒道情懷、曆史責任與社會擔當、批判精神與求索精神。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鹿林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鹿林以“智山慧海傳真火 願随前薪作後薪”為題,闡明馮友蘭一生的勵志精神,強調馮先生用一生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君子人生和哲學事業,他的一生是哲學史家的一生,是哲學家的一生,成為勵志人生的光輝榜樣。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巡視員魏少林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省檢察院副巡視員許書欣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巡視員魏少林,河南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省檢察院副巡視員許書欣,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會長、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徐東彬,河南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副主席劉明林、《中州儒學文化》執行主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教授路志宏分别從個人的成長經曆和不同側面闡明了馮友蘭的勵志人生對自己的啟迪和影響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會長、省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徐東彬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副主席劉明林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中共唐河縣祁儀鎮黨委書記李博在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馬守國/攝

中共唐河縣祁儀鎮黨委書記李博在發言時說,祁儀是馮友蘭的故裡,是名符其實的文化之鄉。馮友蘭出生在祁儀,是中外著名的哲學家,他對中國哲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馮友蘭文化是祁儀文化的靈魂。我剛到祁儀幾天時間,就多次聽到老上司介紹,在省馮友蘭研究會的大力支援下,祁儀鎮黨委、政府一直把傳承馮友蘭、發揚馮友蘭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主線,不斷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步伐,持續推進友蘭文化特色小鎮,并取得顯著成果。在集鎮建設上,先後對貞元路、景蘭路、李季路、友蘭大道、哲聖路等主街道,進行高标準改造,對亮化、綠化、美化進行全面提升,集鎮面貌煥然一新,祁儀鎮先後被評為省級衛生鎮、市級文明鄉鎮,建立的馮友蘭文化園、馮友蘭銅像己成為祁儀的标志;在民生建設上,今年5月鎮黨委被評為省級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推進省馮友蘭教育基金會設立的“馮友蘭實驗班”,開展教學創新,大力提升教學品質,友蘭初級中學2021年考入唐河一高中82名學生,教育綜合考評位居全縣第5名。下一步,我們将圍繞新打通的哲聖路兩側開展建設,規劃的農貿市場現已開工,中心幼稚園正在報批土地手續,通過精心打造,進一步拉大集鎮架構,盤活集鎮土地,不斷增加财政收入,同時也增強了集鎮的承載力,拓寬集鎮的發展空間,為集鎮的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目前對鎮政府搬遷位址已進行了初步規劃,待條件成熟時啟動友蘭故居恢複工作。我作為祁儀鎮發展的帶頭人,任職期間,一定要積極履職盡責,帶領祁儀廣大幹群,集中精力,整合資源,統籌布局,積極争取項目及各方的支援,加大建設力度,把友蘭故裡建設好、發展好,把祁儀建設成文化氣息豐厚的特色小鎮。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座談會上,河南國學書畫院顧問、東方之子國際書畫院院長葛臣特意将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一一馮友蘭先生《勵志人生》捐贈給承辦機關河南錦繡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杜海洋接受捐贈。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據了解,馮友蘭先生于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一個耕讀之家。馮友蘭先生“三史釋今古”、"六書記貞元“,是二十世紀以來享譽中外的著名哲學史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新儒學家。

河南鄭州舉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

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6周年座談會與會人員集體合影留念 馬守國/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