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滹沱河舊事,我的童年

作者:扁舟歸去

我出于一九七一年,父親是煤礦勞工,母親是農民,據父親講,家庭當時非常貧困,文親娶母親時,家中借了錢,連當時結婚時戴的帽子都是借的,因家貧,娶了母親後,家中口糧更是不足,爺爺因吃野菜中毒拉痢第二年即去世了,是以沒見過爺爺,到現在不能吃肥肉,小時人們說是天戒,後來母親說哪是天戒,是母親随父親到石豹溝煤礦居住時,才二三歲吃了一碗當時少見的燒肉,吃傷了脾胃,從此不能吃葷腥,一聞就想吐,到成年長大才可吃一點。

聽父親講,當時礦上有新招來礦工,是從更困難的河南招來,礦上聚餐吃牛肉,因吃的太多,撐死了。應該是我六幾年的事了。礦工們隻有一個盆,洗臉用它,和面用它,至于說還用它幹什麼那就說不來了。

到我記事時起,大概三歲?父親因在煤礦工作,得肺病吃勞保就回了家鄉,靠滹沱河邊的一個小村子,全村大都姓姓郭,唯一兩戶王姓,是從外村遷來,祖傳木匠,村中大廟即是其祖參與建造,國小時看過碑記約是前清鹹豐年間。

上國小時,學校就在村民俗稱的廟上,當時,奶奶廟,關帝廟在文革中已折毀,僅于一間所謂的戲台,廟前餘石獅兩隻,半毀旗杆兩座,還有兩顆柏樹,和村民叫的泡花樹,上國中時才知正兒八經叫楸樹,農曆五月花開,非常漂亮。柏樹一到過春年時就可憐了,能探到的枝葉讓村民都采下來插到旺火上,當做一種裝飾,柏樹全村沒幾顆,也算為人民做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