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作者:西部網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望不斷彩鍊飛舞,聽不盡駝鈴聲聲,看東方巨龍騰飛,勿忘開拓之人,張骞,張骞,張骞……”伴随着恢弘蒼勁的旋律,11月28日晚,距離首演已過去近30年的歌劇《張骞》,成功完成了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季的演出任務,圓滿落下了帷幕。

由陝西省歌舞劇院創排的歌劇《張骞》,在上世紀90年代被搬上舞台,便一炮打響成為了陝西文藝事業一張靓麗的名片,不僅斬獲榮譽無數,還與另外兩部歌劇《司馬遷》和《大漢蘇武》一起,構成了陝西歌劇史上著名的“大漢三部曲”。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本次演出的歌劇《張骞》共分為五幕,講述張骞自告奮勇出使西域,卻在匈奴境内意外被俘,被迫與匈奴公主阏雲結為夫婦,并生下一子。然而親情與愛情并沒使張骞折翼,當匈奴王要起兵與漢朝作戰時,他憤然決定逃出匈奴,繼續自己的西行之旅。但此時,阏雲已深深愛上張骞,毅然決然地放他離開。西去的路途遙遙、阻礙重重,張骞一路越過了兇險的白龍堆,卻在到達月氏時再次與阏雲相遇,可此時她已是匈奴國派來和親聯姻、阻礙張骞締結友好聯盟的使者……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在近3個小時的演出中,陝西省歌舞劇院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們通過精湛的表演,再現了偉大的探險家、旅行家、外交家張骞的故事,頌揚了一代英雄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精神,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風範和堅守氣節、不辱使命的豪情。用陝西歌舞劇院藝術總監任勇的話說,《張骞》是陝西省歌舞劇院幾代人傳承下來的經典,不斷的打磨提升隻是為了讓經典永久流傳,讓經典所蘊含的精神能夠世代傳承——不僅要學習張骞“鑿空西域”的開拓精神與家國情懷,更要繼承老一輩文藝工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成長,才能排演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佳作。

也是出于為陝西歌劇事業培養鍛煉新人的目的,這次複排的《張骞》全部啟用年輕演員,這對于陝西省歌舞劇院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該院歌劇團團長戴益民坦言,新一代的歌劇演員需要實踐的舞台,民族歌劇也需要新鮮的血液來傳承,是以院團願意和年輕一代一起去面對挑戰。這種直面挑戰的精神,也展現在了日常的刻苦排練之中,每個人都攢着一股勁渴望用優異的表演來證明自己。而散場後經久不息的掌聲,也說明了觀衆對于演出的認可,這也讓戴益民如釋重負,并為自己院團的年輕一代感到自豪。

經典歌劇《張骞》再次亮相舞台 所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劉女士2013年的時候觀看過歌劇《張骞》,她回憶當年看完演出後,自己給身邊朋友感慨,陝西的文藝工作者用源自西方的歌劇藝術來演繹張骞這位中國英雄,卻一點文化違和感都沒有。快10年過去了,當得知歌劇《張骞》再次複排并亮相本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舞台,她便帶着當年一起看劇的朋友一起重溫經典。“服裝、道具和化妝顯然比之前進步了不少,舞台效果也能看出是在追求最新的行業發展潮流,整體在保留經典味道的同時,新一代的演員們也演出了不同于老一輩的特色,并讓該劇所要傳遞的精神曆久彌新。”

編輯:田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