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一、張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在篆、隸、真、行、草五種書體中,隸書通常被認為是對初學者最友好的一種。為什麼隸書容易入門?

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隸書的筆勢相對比較簡單——橫平豎直,不像慣于斜行扛肩的楷書那樣,在空間結構上有許多複雜而微妙的講究。

但是,隸書的這個橫平豎直的特點稍不留神也會成為許多初學者的“陷阱”。

因為橫平豎直太容易寫,順着這樣的慣性一路寫下去,我們的隸書很可能流為“俗書”。

什麼是“俗”?清代學者段玉裁說,俗者,習也。引申為凡相效之謂。

譯作白話,那就是按照大家能想到的套路去寫,寫不出一點兒出人意料的藝術構思,這就是俗。

而在隸書中最容易被人想到的寫法,那可不就是橫平豎直嗎?

如何打破橫平豎直的慣性思維,讓我們的隸書擺脫庸俗的趣味?

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合理地運用斜線。

事實上,《張遷碑》在這方面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就以“張”字為例。

《張遷碑》在這個字中運用斜線的方法,最顯見的有兩種。其一: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這是之前的日課中已經臨寫過的一個“張”字。它的特點是,在整字保持橫平豎直的大架構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局部線條的角度來制造斜線。

這是一種調整幅度較小,創作風險也相對較小的方案。

另一種更加激進的方案是: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和前一個“張”字相比,這個字除了最後的一筆波磔以外,其餘的結構整個都被“擡”起來了,它們和最後的一筆波磔架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人”字形的穩定的結構。

在這個字當中,嚴格意義上的“橫平”是沒有的,但它仍不失隸書寬和穩健的風格特征。

最後,附上我臨寫的“張”字: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二、骞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三、廣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四、通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檔|張遷碑&晉公子原創

從《張遷碑》的兩條經驗,看如何避免隸書的庸俗化∣張骞廣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