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文 | 李娟:冷

作者:作家文摘
美文 | 李娟:冷

冬天到了,綿羊和山羊長出了新棉襖,馬兒們也穿上了毛茸茸的喇叭褲,駱駝還額外穿上了嫂子做的新氈衣(隻有負重的幾峰駱駝還光着屁股),似乎隻有牛還是那身稀稀拉拉的毛。于是隻有牛享受到特别待遇,和人一樣也睡地窩子,馬、羊、駱駝則全部露天過夜。頂多給羊群四周砌一圈羊糞牆——能阻擋什麼寒冷呢?估計也就防防狼吧。

冬天,大家一起努力抵抗寒冷。每天我們吃得飽飽的,不停往爐子裡填羊糞塊(羊糞火力弱,熄得又快)。一大早等羊群一出發,留守家裡的人們就把羊圈的潮濕之處翻開、晾曬。再鋪上幹糞渣。接下來還得清理牛圈,把濕牛糞和被牛尿濕後結冰凝塊的糞土從天窗抛出去,也墊上幹糞渣。新什别克家則每天不辭辛苦地把駱駝趕回沙窩子裡過夜,檢查它們的衣服有沒有挂壞、脫落。

到了十二月底,一天比一天冷。牧歸時,羊背蓋滿大雪,馬渾身披滿白霜,嘴角拖着長長的冰淩。牛和駱駝也全都長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一個個顯得慈眉善目。至于騎馬回來的人,眼睫毛和眉毛也結滿粗重的冰霜,圍巾和帽檐上白茫茫的。

美文 | 李娟:冷

就在那幾天,收音機的哈語台播報了寒流預報,說一月頭幾天烏河以南的冬季牧場氣溫會降至零下四十二攝氏度,提醒牧民外出放牧不要走太遠。于是大家開始做準備。泥土已經不多了,但居麻還是和了些泥巴,把結着厚厚冰霜的牆角漏風處糊了一遍。隔壁終于給他家的牛棚蒙了層塑膠布,算是加了棚頂——之前一直敞着!對此我意見很大。他家的牛凍得一回家就往我家的牛圈鑽,趕都趕不出去。

我們還冒着大雪在羊圈四周刨了十幾麻袋幹糞土,給羊圈鋪了一層厚厚的“褥子”。

嫂子特地提回一桶幹羊糞,給在我們地窩子裡“住院”的那隻病号羊也鋪了床厚“褥子”。

擠牛奶時,嫂子拎了掃把,把每一頭牛背上的積雪細細掃去。

過去每天給馬兒捧四把玉米作為營養餐,如今給捧五把。

早茶時,嫂子會在爐闆上放一點柏枝,她說烤出的煙霧和香氣會驅逐感冒。

高寒天氣終于到來了,每天早晚溫度計的水銀柱都停在零下三十五度左右(這是這支溫度計所能顯示的最低刻度)。我很想知道最冷的深夜又會降到多少度,水銀柱會不會一直縮進最下端的小圓球裡……但在深夜裡,就算醒來了也沒勇氣離開熱被窩跑出去看……蜷在被窩裡,想到露天睡覺的熊貓狗,很是揪心。

美文 | 李娟:冷

有時上午九點,溫度已經升到了零下二十四攝氏度,到了十點反而還會降兩度。甚至有一天正午時分都是零下三十攝氏度。在有太陽的大白天裡都這麼冷!真是少見。

這時候最倒黴的怕是便秘的人吧……屁股會凍麻的!

小牛也凍得早早回家了,一回家就一頭鑽進牛圈裡不出來,連媽媽的奶都顧不上喝——那可是它們一天之中唯一的一頓正餐啊。

在零下三十五攝氏度的清晨裡,喝着燙乎乎的放了胡椒的茶,雙腳還是冰涼的。離熊熊燃燒的火爐不過一米來遠,嘴裡還能呵出白氣。我又靠近火爐一些,離半米遠,還是有呵氣。再靠近,一尺遠,還是有呵氣。再靠近……居麻說:“你要幹什麼?吃爐子嗎?”

在野外拍照時,看到鏡頭上蒙了點塵土,便習慣性地吹了一口氣,結果水汽立刻凝結在鏡頭上,結結實實地凍成白色的冰霜,越擦越模糊。

總算明白了為什麼古人會說“酸風射眸子”——果然很酸!果然是“射”!迎風眺望遠方,不到幾秒鐘就淚流滿面,眼睛生痛。加上眼淚在冷空氣中蒸騰,霧氣糊滿鏡片,很快又凝固為冰淩,立刻就什麼也看不清了。而這風明明又不是什麼大風,隻比微風大了一點點而已。

美文 | 李娟:冷

還發現一件事:特别冷時,就吹不響口哨了。莫非嘴唇硬了?

房子盡管被認真修補了一遍,還是四處漏風。房間裡的一鍋雪,放一晚上也化不了一滴。

晚飯時無論大家怎麼勸茶,我都打死不喝——怕起夜上廁所……

那幾天,居麻放羊回來,一邊去除身上寒氣沉沉的厚重衣物,用力拔掉大頭靴,一邊咬牙切齒地說:“好得很!太好了!越冷嘛,我越高興。零下四十攝氏度不行,要零下五十攝氏度才好!”我趕緊問怎麼了,他說:“早點把腳凍掉算了,以後就再也不怕腳凍了!”

美文 | 李娟:冷

我問:“為什麼不買雙氈筒呢?”隔壁家就有一雙氈筒,新什别克兄弟倆輪換着穿,胖胖大大,連鞋子帶小腿一起包得嚴嚴實實,看上去暖和極了。

他悶悶地說:“去年有,今年沒有。”

去年是罕見的高寒雪災天氣。我問:“去年穿壞了嗎?”

卻答:“串門子時落在嶽父家了。”

……

在沒有羊皮褲的日子裡,居麻說他放羊時,每隔一個小時就得扯些梭梭柴在雪地上生一堆火烤腳。有一次眼看再有半個小時就到家了,可還是扛不下去,生火暖和過來後,才能繼續往家走。

居麻又說地窩子這個好東西是後來才有的,以前的哈薩克牧民冬天也住氈房!他說他年輕的時候,氈房中央堆一個火塘生一堆火,大家圍坐烤火,臉是熱的,背後卻寒氣嗖嗖。氈房之外,四面八方,全是冬天。真是不能想象……那時,窮困的哈薩克小孩,身上就裹張羊皮過冬,連衣褲都沒有。

我便說:“今天你在哪個方向放羊?我拎個暖瓶,走路去給你送茶!”

他說:“豁切!”

但那天晚上居麻回來第一句話就是:“不是說中午給我送茶嗎?等了一天……”

這次進入冬窩子之前,我最大的顧慮當然也是寒冷。因為當時還有一個傳言,說這一年的冬天是“千年極寒”,于是準備工作幾乎全放在禦寒上了,穿得比所有人都厚,招來牧人一緻嘲笑。

當時準備衣物時,恨不能一件衣服有三件的功用,這樣,就可以少帶另外兩件。依這個标準,我打包了一些平日裡根本穿不出去的……用我媽的話說:“跟孫悟空的衣服似的。”反正我出現在冬牧場上,本來就是個莫名其妙的人,穿莫名其妙的衣服再合理不過。

我拆開一件羊皮馬夾,把羊皮縫進一件長棉服裡。為了胳膊能輕松活動,又把長棉服的袖子剪掉,這樣成了一個羊皮裡子的厚厚的長馬夾,可惜太瘦了。好友春兒提供了一件她兒子長個兒後淘汰的羽絨衣。小孩衣服往往寬松保暖,行動起來再友善不過,可惜太短了。我還準備了一條無比肥大的駝毛棉褲,一條褲腿可以松松塞進我的兩條腿,可惜太長了。穿上後,褶子從腳背一直堆到大腿……不過這樣邁起步子來不會很硬,騎馬也友善許多(事實上還是打不了彎,自個兒上不了馬)。為配合這條棉褲,又套了我媽的長褲。總之裡裡外外,穿得到處胖乎乎的。我以為穿得胖不會顯得矮,可事實上更矮了。為了掩飾這一切,我在最外面籠了一件遮天蓋地的皮大衣,一路遮到腳脖子。龍袍也不過如此。

美文 | 李娟:冷

我有一頂不錯的絨帽,可惜太薄了。便創造性地把另外三頂不怎麼樣的毛線帽子套在一起縫在絨帽裡面,使之厚達兩公分。戴上還算暖和,絕不透風,可惜太緊了,勒得腦門子疼……于是又把帽子一側剪開,幫襯了一塊三角形的厚絨毛布,這下寬松又舒适,可惜,外觀又寒碜了。

我還帶了睡袋,該睡袋号稱能抗寒零下十五攝氏度。扯淡。事實證明,零上十五攝氏度也抗不了。就算穿戴整齊——大衣不脫,帽子不摘,手套不抹,甚至穿着鞋整個鑽進去,也抗不了。但無論如何,好歹是個不透風的東西,大不了在上面再捂一床幾公斤重的羊毛被。因我堅持鑽睡袋睡覺,從不嫌麻煩,居麻便稱我為“麻袋姑娘”。總是說:要是晚上熊來了,可怎麼跑得掉?

雖然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日日夜夜都那麼窩囊,但是,沒感冒就是硬道理。我對自己的裝備還是比較滿意的。大家也都不好意思說我什麼,隻是一到出門時就替我發愁,嫌我帶出去丢人。

到了二月十七号那天,我的日記有了以下内容:晴,很熱。加瑪回來時,我們一起去背雪,沒有戴帽子,隻穿着短外套。途中休息時,她愉快地說:“夏天一樣!就像夏天一樣!”——好像完全忘記了幾天之前的冬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