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作者:藝域無疆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師道人,王時敏之孫。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幹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着,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

王原祁受黃公望的影響。作畫喜用幹筆,先用筆,後用墨,由淡向濃反複暈染,由疏向密,反複皴擦,幹濕并用,畫面顯得渾然一體。其早年山水畫直接淵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強烈,筆墨氣味亦更醇厚,緻力于摹古,形式變化豐富,但缺乏生活氣息和真實感受;中年時,從摹古中脫出,筆墨秀潤;晚年用筆鋒穎幻化,真率而意韻高古,生澀之處見純熟。其用色绛翠斑駁,是淺绛和青綠手法的極緻運用與融合。畫面中累見筆筆交疊,色色相浸之處,全然不拘小節而直渲天然真趣。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早春圖 清代 王原祁

圖中構圖平遠,一層層山巒推向遠方,一泓碧水從蒸騰的雲霧中依山而來,在畫面右側彙聚成一片廣袤的湖面,湖中汀石間的樹木上綠葉新吐,春光葳蕤;作者在山石,屋頂,樹葉上點染綠色,使整幅畫面充盈着勃勃的生機,而山根、樹幹上的赭色更加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神完氣足圖 清代 王原祁

此圖是王原祁仿董、巨山水之作,據題系為其弟子明吉而作。明吉即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的金永熙。王原祁以“神完氣足”為主旨教導明吉習董、巨山水,他認為董、巨繪畫具有“全體渾淪,氣勢磅礴”的特點,要展現這種特點,須章法通透,渲染分明,然能做到匠心獨運、幻化出神實屬不易之事,是以,該作全以塊石堆積成山,筆墨渾融而層次清晰,以密不透風之勢而求神完氣足,這是畫家積一生畫學為弟子所作的繪畫範本,是其晚年傑作之一。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富春山圖 清代 王原祁

此圖為畫家仿效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的筆法而創作。王原祁在這幅仿作中皴擦點染運用自如,技法高超,尤其在筆墨運用方面,先筆後墨,暈染多次,由淡而濃,漸次增加,最後以焦墨破醒,給人以厚重的感覺。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雲壑流泉圖 清代 王原祁

圖中遠山險峻,雲蒸霞蔚,前山坡石堆疊,樹木繁茲,幾間茅屋或深藏丘壑,或臨水而建,一彎溪流從深山中迤逦而來,在山前形成了一片浩淼的水域。畫家用筆由間而繁,層層皴擦,使畫面顯得更渾厚而氣韻生動。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山村雨景圖 清代 王原祁

圖中畫面兼具平遠和深遠之景,一連串的高山台地隐滅在雲霧的深處,其間點綴着蔥郁的樹木,俨然的屋舍,一條小溪迂回百轉,流入山間的大澤中,一人正打着一把傘從橋上走過,畫面的最前面是一株高大的柏樹,樹幹虬曲,枝繁葉茂。整幅畫面水墨蘊章,籠罩着煙雨之氣。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江山清霁軸 清代 王原祁

畫面呈三段式“S”形布局,遠景為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景是峥嵘的山峰,毓秀的樹木,錯落有緻的房屋;近景為突兀的丘陵,高大的喬木,無人的空亭,随風搖曳的衰草。整幅畫面墨色淡雅,有黃子久之趣。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高嶺平川圖

圖中山峰高聳,山巒連綿,雄壯險峻,山澗中瀑布傾瀉而下,數座房屋隐于山中,山腳下綠樹修長挺拔,河水順流而下,彙入深潭。呈現出一種亘古而是的永恒感,又少倪瓒、八大、漸江等人的冷峻蕭疏之氣。

王原祁山水畫賞析

秋山圖軸 清代 王原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