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宮中隻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唯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圖為年輕時的蕭觀音貌美如花

曆史上的蕭皇後,是怎麼死的?

又是因何而死,為什麼她的死,會令後人感到惋惜呢?

按道理來說,她在生前并沒有犯下過大錯,而且還是一位皇後,為什麼遼道宗還是要将這個女人殘忍的殺死呢?

首先來說一下蕭皇後這個女人,蕭皇後原名蕭觀音,是遼道宗的妻子,也是遼道宗的第一任皇後。

她是契丹族,出生于公元1040年2月15日,即重熙九年五月初五。

逝世的時間是在公元1075年12月23日,即大康元年十一月初三。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16歲時,在父親,及其朝中老臣的一緻舉薦之下,成為梁王的妃子,次年,遼道宗登基以後,蕭觀音因為才華出衆,端莊秀雅,被遼道宗封為蕭皇後。

當時,遼道宗登基以後,因為還很年輕,手上并沒有什麼實權,遼國的政治,包括一些經濟的命脈,都被跟随先王一批的老臣把持着。

說得難聽一點,就是被這些老臣控制着,遼道宗名義上雖然是遼國的皇帝,但是國家要是有什麼重要的大事,遼道宗這個名義上的皇帝,還要跟這些老臣商量,才能做出決定。

是以,遼道宗基本上都是活在這些老臣的控制之下,想要沖出束縛,但卻無可奈何。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當時在朝中有一個名叫耶律乙辛的人,聰明機警,又長的儀表堂堂,掌管着遼朝司法,權傾朝野,運用手中的權勢,殘害過不少良臣,很多遼朝的大臣,都曾受到過他的謠言中傷。

當時就有很多大臣舉檢過他,并且把他的一些罪行,上報給遼道宗。

但是遼道宗對耶律乙辛十分器重,主要是因為耶律乙辛是一個小人,會在遼道宗面前大誇其詞,拍一些他的馬匹,引得遼道宗非常的高興。

是以當朝廷之下有大臣向遼道宗檢點耶律乙辛的一些罪行後,他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維護耶律乙辛。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自此,耶律乙辛有了遼道宗這層庇護傘,在朝中肆意妄為。

蕭皇後作為遼道宗的妻子,端莊賢惠,在外界聽到耶律乙辛的罪行後,非常的不滿,檢點他的罪行,于是讓遼道宗撤銷耶律乙辛的權利,不要讓他胡作非為,以免霍亂朝綱。

遼道宗聽後,覺得蕭皇後說的話很有道理,于是便撤掉了耶律乙辛的權利,但司法官銜仍然保留,隻是撤掉了部分對朝政有弊的一些控制權利。

是以耶律乙辛非常的痛恨蕭皇後,認為這個女人是在害他,總想找借口報仇。

他是一個呲牙必報,疾惡如仇的人,認為自己被遼道宗奪權,都是蕭皇後這個女人害的,故此便記恨上了蕭皇後。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當時蕭皇後還是被遼道宗剛冊封的第一任皇後,因為他擅長詩書,言行舉止端莊素雅,是以很受遼道宗的喜愛。

耶律乙辛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向遼道宗進讒言,誣陷蕭皇後。

但随着時間的過去,遼道宗開始喜新厭舊,蕭皇後随着姿色的衰老,年紀越來越大,遼道宗對蕭皇後的寵愛越來越少。

獨守後宮的蕭皇後開始有些孤獨,愈發的孤寂起來。遼道宗是一國之君,自然後宮少不了要比蕭皇後更加姿色美貌的女人,由此蕭皇後随着年齡的增加,不受寵也是情有可原的。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為此,蕭皇後為了博得遼道宗的寵愛,特意的寫下了一首回心院的詩詞,唱給遼道宗聽,希望換取他的開心。

然而,就是這樣一首詩詞,卻成為耶律乙辛陷害蕭皇後的把柄。

耶律乙辛為了陷害蕭皇後,于是花下重金收買了她的丫鬟單登,以蕭皇後勾搭趙唯一為由,獨處冷宮寂寞空虛,和他人通奸。

被遼道宗知道以後,腦兇成怒的遼道宗認為蕭皇後不守婦道,于是将她處死了。

公元1075年12月23日,這是蕭觀音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日子。

這一天,遼國的土地上漫天雪花,天氣十分的冷冽,寒冷刺骨的冷風從外面吹進蕭皇後的寝殿裡面,缭亂了殿前的簾子。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刺骨的嚴風,吹得呼啦呼啦作響,幾個宮人在蕭皇後的床前冷冷的站着,而蕭皇後則是面如死灰的坐在地上,她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遼道宗會因為此事殺了自己。

不念半分夫妻舊情,在沒有任何證據她與趙唯一通奸的情況之下,就對自己動了殺心。

幾個宮人受到遼道宗的旨意之後,很快的用着一條白绫勒死了蕭皇後。

最終這一年冬天,即公元1075年12月23日,成為蕭皇後生命終的最後一站,她死的時候,年紀隻有三十五歲。

蕭皇後死後,遼道宗似乎并不解氣,還命宮女将蕭皇後屍體的衣服扒光,裸其一張席子包裹着,送回蕭家。

哪怕是蕭皇後死了,他也要羞辱她。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果然最是無情帝皇家,據史料的記載,蕭皇後是被耶律乙辛陷害的,但是遼道宗卻并不知情,以至于錯殺了蕭皇後。

一個富有才華橫溢,才女般的蕭皇後的命運,死後如此悲慘,真是令人有些十分惋惜悲歎。

從曆史某種結論上講,蕭皇後的死,雖然是被人誣陷的,但是在古代王朝封建史上,一代皇後會死的如此凄慘,可謂是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如果說蕭皇後能夠找到有力的證據,那麼遼道宗或許就不會處死蕭皇後,但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要知道蕭皇後的死,其實也是在遼道宗的一念之間。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因為衆首周知,在古代的帝皇統治階級下,君王的權利是最大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可以掌控着天下所有人的生殺大權,自然,蕭觀音哪怕是作為皇後,他的第一任妻子,也在所難免。

古語裡有一句俗話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蕭皇後因為一首十香詞,進而把她帶進了無盡的深淵,其實也是她咎由自取,剛好成為了别人的把柄,況且這個陷害他的人耶律乙辛還是她的仇人。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晚年的蕭皇後年老色衰

解析蕭皇後最後的悲慘下場,杞人憂天也逃不過被小人陷害的下場

年輕時的蕭皇後

耶律乙辛也是為了陷害蕭皇後,也是煞費苦心,經常關注着蕭皇後的一舉一動,隻要他找到了蕭皇後的把柄,作為仇人的他,肯定會狠狠的整死蕭皇後。

是以,蕭皇後會被他害死,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