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帝國最後的掘墓人,宣武軍

作者:北海丁引

宣武軍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長期管理汴州、宋州、亳州、颍州,相當于今天河南省封丘、開封、尉氏、柘城、沈丘以東,山東省單縣和安徽省砀山、亳州、渦陽、蒙城、阜陽、颍上等地。

大唐帝國最後的掘墓人,宣武軍

宣武軍節度使的曆史沿革

755年十一月設定河南節度使,管轄黃河南淮河北東到大海十三郡(汴州陳留郡、宋州、滑州、陳州、颍州、亳州、曹州、濮州、淄州、沂州、泗州、徐州、海州),節度使兼領陳留郡太守。

758年廢節度,改為汴州都防禦使,下轄汴州、宋州、徐州、泗州、海州、淄州、沂州。

759年,設滑汴七州節度使,下轄滑州、汴州、曹州、宋州、濮州;再設河南節度使,下轄徐州、泗州、海州、颍州、亳州、濮州。

760年,海州歸青密節度使,颍州、亳州歸鄭颍節度使,濮州歸郓齊兖節度使。廢除後徐州、泗州歸淮西節度使。

761年,滑汴七州節度使歸淮西節度使,再設滑鄭汴節度使。

762年複設,管理汴州、宋州、徐州、兖州、郓州、曹州、濮州、颍州八州,節度使兼領汴州刺史。廣德之後改稱汴宋節度使。

765年,滑鄭汴節度使改為滑濮節度使。769年,增加泗州,颍州歸屬澤潞節度使。

776年廢除,宋州、泗州歸永平節度使,曹州、兖州、郓州、徐州、濮州歸平盧節度使,後來複設。

781年建号宣武軍,駐地宋州,下轄宋州、亳州、颍州。

784年閏十月,滑濮節度使改為汴滑節度使。

785年三月,汴滑節度使改為鄭滑節度使。

中和三年(883年)朱溫為節度使,以此為根據地,兼并中原,建立後梁。

大唐帝國最後的掘墓人,宣武軍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四月,升汴州為東都開封府,廢宣武軍号。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東都開封府複為宣武軍節度使,下轄汴州。

天成元年(926年),增領曹州。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升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廢宣武軍号。

宣武軍治所在汴州,長期管理汴州、宋州、亳州、颍州,相當于今天河南省封丘、開封、尉氏、柘城、沈丘以東,山東省單縣和安徽省砀山、亳州、渦陽、蒙城、阜陽、颍上等地。

三類藩鎮

大唐帝國最後的掘墓人,宣武軍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藩鎮大緻可以分為種,首先是以河北三鎮為代表的以安史降将所建立的割據藩鎮,這一類曆來最為反叛,曆史學家陳寅恪曾将河北三鎮和唐朝的關系表述為:

“雖号稱一朝,實成為二國”,“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财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财政等與長安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系,其民間社會亦未深受漢族文化之影響。

第二類是廣大南方藩鎮,由于安史之亂的主戰場實在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山東等北方地區,是以南方地區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是以,普遍軍事實力不強,對朝廷而言屬于比較聽話的。

第三類是為防備吐蕃、回鹘入侵而設立的邊防型藩鎮。例如西北的泾原、銀夏、鳳翔等鎮;西南的安南、西川等鎮。第四類就是宣武軍這樣的防遏型藩鎮了,這類藩鎮普遍分布于河南、山西等河北藩鎮進軍長安的戰略要地,其主要用途就是保衛中央、防範河北三鎮。

在防遏型藩鎮中最重要的又當屬宣武軍了,其一,宣武軍轄區大緻為今天的河南省東部,以汴州(今開封)為首府,緊挨着不服王化的魏博鎮和平盧鎮,處于防範割據藩鎮的第一線。其二,河南本來又是地處中原之地,因為其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此地被叛軍占據,不僅可以向西進攻長安,還可以向南席卷江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三,汴州還是隋唐時期大運河中間樞紐城市,因為隋唐時期經濟中心已經遷移到了東南,位于長安的中央必須靠東南補給财物,如果讓叛軍占據這裡就可以截斷運河,掐斷中央财政的大動脈,進而威脅唐朝的統治。

故而,中晚唐的皇帝曆來在宣武軍配置精兵強将,且十分注重對宣武軍節度使的人選,在整個中晚唐的曆史中,相比河北三鎮和淮西等藩鎮是屬于十分難得的軍事實力又強、又比較聽話的藩鎮。

曆任節度使:

張介然(755年)

李庭望(755年;安祿山任命)

李随(756年)

李祗(756年)

李巨(756年)

賀蘭進明(756年—757年),因陳留為燕軍所陷,治彭城

尹子奇(757年;安慶緒任命)

張鎬(757年—758年)

崔光遠(758年)

安太清(759年;史思明任命)

張獻誠(760年—764年)

田神功(764年—774年)

田神玉(774年—776年)

李迥(775年)(遙領)

李勉(776年)(未任)

李靈曜(776年)

李忠臣(776年—779年)

汴滑

許叔冀(759年)

張镒(781年)(未任)

李澄(784年)

宣武

劉玄佐(785年—792年)

吳湊(792年)(未任)

劉士甯(792年—793年)

李谌(793年—795年,親王遙領)

李萬榮(793年—796年)

董晉(796年—799年)

陸長源(799年)

劉全諒(799年)

韓弘(799年—819年)

張弘靖(819年—821年)

李願(821年—822年)

李㝏(822年)

韓充(822年—824年)

令狐楚(824年—828年)

李逢吉(828年—831年)

楊元卿(831年—833年)

李程(833年—835年)

王智興(835年—836年)

李紳(836年—840年)

王彥威(840年—845年)

孫簡(846年—847年)

劉約(847年),未上任即暴卒

盧鈞(847年—850年)

盧弘止(盧弘正)(850年)

鄭朗(851年)

崔龜從(851年—853年)

劉瑑(853年—856年)

裴休(856年)

馬植(857年)

鄭涯(857年—859年)

畢誠(859年—860年)

楊漢公(861年)

令狐绹(861年—862年)

李福(862年—863年)

蔣伸(863年—864年)

鄭處誨(864年—867年)

李蔚(868年—870年)

鄭從谠(870年—871年)

歸仁晦(872年—873年)

王铎(873年—877年)

穆仁裕(877年—879年)

安某(879年—880年)

康實(881年—883年)

朱全忠(883年—907年)

大唐帝國最後的掘墓人,宣武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