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的英國人

作者:童馨
最後的英國人

《最後的英國人—— 愛情、戰争與英國在印度統治的終結》描寫了20世紀40年代英國對印度岌岌可危的統治下幾個英國人和印度人的愛情與事業。作者黛博拉·貝克既為我們勾勒了恢弘的動蕩時局,又以女性特有的細 膩文筆展現了不同人物内心的掙紮。喜馬拉雅山的神秘、文學的魅力以及英國政府呼籲英國年輕人去印度的号召讓地質學家約翰、地圖繪制者邁克爾、作家威斯坦、畫家南希和印度詩人蘇丁之間或多或少産生了交集。

* 約翰•奧登出生在一個英國中上階層的醫生家庭。在一次威爾士度假中,父親耐心地向他解釋早年地質學家如何分辨化石出自寒武紀、奧陶紀或是志留紀。這或許是他第一次對地質學産生興趣。

他組建了印度登山俱樂部,渴望有朝一日攀登珠穆朗瑪峰。 他熱愛地質勘查,在日後成為喜馬拉雅山的地質學家的先驅。 對待愛情和信仰,他的他内心充滿彷徨,無所适從,就像他對祖國與印度的态度。

最後的英國人

*威斯坦是約翰的弟弟,也就是英國赫赫有名的詩人W·H·奧登!他比約翰小3歲,喜歡咬手指,餐桌禮儀也相當糟糕,洗澡時會大聲唱贊美詩,沉迷研究大便。可卻總能在母親面前展現他天真無邪的一面,擷取母親的寵愛。他也更自信更開朗。很多時候,反而是6歲的威斯坦領着9歲的約翰在陌生的地方逛來逛去。

奧登在詩歌創作上取得矚目的成就,被公認為艾略特之後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也是著名的同志者。P.S.他也是幾位主要角色中唯一能Baidubaike到的人物。

The Hidden Law 暗藏的法律

The Hidden Law does not deny 暗藏的法律并不否認

Our laws of probability, 我們的或然性規律

But takes the atom and the star 而是把原子、星辰和人

And human beings as they are, 都照其實際情況來對待,

And answers nothing when we lie. 當我們說謊時它就不理。

邁克爾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勘測繪制了大堡礁以外兩個小島的詳細地圖。他學習了立體測量,并去瑞士為阿爾卑斯山測量。接着他又去柏林學習精密立體測圖儀以及航空攝影測量技術,在這裡也遇見了後來的妻子埃麗卡·哈爾曼。之後,他與約翰共同參加了對喜馬拉雅山的勘測。二戰中,他作為相片判讀專家先後為空軍和海軍工作,通過拍攝敵方基地的照片預判戰機與局勢。

威斯坦先後介紹哥哥約翰與同學邁克爾·斯彭結識了畫家南希·夏普。是以他們不僅同為勘查喜馬拉雅的夥伴,也成為了追求南希的競争對手。

南希·夏普是唯一一位重點描寫的女性人物,畢業于倫敦的斯萊德美術學院,她從那時起就立志把年輕時積累的不滿和憤怒轉化為藝術。還是美術學院的學生時,她的作品就得到了《泰晤士報》和《曼切斯特衛報》的好評。

她逃離了未婚夫,熱衷于各種派對,肆意狂歡,不停地與人分分合合。最後選擇了一位永遠自信滿滿,能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見解的年輕人比爾結婚了。婚後相夫教子的生活一度讓她為藝術而活的理想破滅了。在二戰倫敦遭遇空襲時,作為救護站的一員随着救護車出動接送傷者。

其實,南希是那個年代最被低估的畫家之一。她受到多位男士的青睐,足見其卓越的才華和獨特的魅力。除了約翰、邁克爾,還有路易斯·麥克尼斯都被他深深迷住。縱使有過難舍難分的情愫,也都是婚外情。麥克尼斯也是一位英國作家,他和威斯坦在20世紀30年代都被稱為“牛津四才子”。

在我看來,藝術家們的愛情過于迷離、混亂了。或許這不是我等普通人能了解得了的情感。

蘇丁吉納特·達塔是孟加拉人,長相英俊,機智聰明,出生富貴。不過他家族的财富是通過與印度占領者結盟而積累起來的。他不到30歲時,曾陪同泰戈爾前往美國洛杉矶,隻不過并不太成功的行程早早結束了。

他是一位憂郁的詩人,他的靈魂在對大英帝國的憎恨和對歐洲文學的深深熱愛之間被撕裂。

他籌辦了雜志《相識》,創辦了“相識阿達”的加爾各答組織,能讓個性鮮明又擅長争辯的有識之士各抒己見,持續對話。阿達的中心人物被稱為太陽,而蘇丁就是“相識阿達”的太陽。

父母安排的婚姻并不幸福,她的妻子沒有接受過教育,夫妻沒有共同語言。這似乎成為兩人永遠的隔閡。他在快40歲時遇見了27歲的畫家謝拉·邦納吉。謝拉幽默、漂亮,帶着幾分憂郁,深深地吸引着蘇丁。雖然他們越走越近,關系越來越親密,可蘇丁又感覺自己不能帶給謝拉幸福,于是把她介紹給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約翰。眼見約翰與謝拉相知相愛,邁入婚姻,蘇丁内心糾結又複雜。這就是該死的愛情吧。

作者妙筆生花,世界大戰、印度自治、印巴分治,小角色的掙紮、大人物間的博弈,時時處處驚心動魄。 而戰火下的愛情故事曲折離奇,讓我們看盡人性在利益間的糾葛複雜。

最後的英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