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作者:淘沙說曆史

1970年,法國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逝者的墓碑上隻寫着逝者的出生和去世年月,棺材是用63美元購買的。葬禮是在當地的一個小教堂舉行,參加葬禮的隻有逝者的一些親朋好友,一共隻有十幾個人。

這場葬禮看似非常普通,但是躺在棺材裡的人一點也不普通,逝者有個響亮的名字,這個名字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家喻戶曉,他的名字叫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戴高樂。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拯救了法國兩次,但也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

今天我們講講法國人中,最後的英雄:戴高樂!

一、戰火中的一代

1940年6月17日,法國梅利克亞機場人心惶惶,在場的所有人都聽說了巴黎淪陷的消息,主張投降的貝當政府剛剛上了台。

比起身在巴黎的法國人,這裡的人看起來更加絕望,因為他們在這裡的目的就是送走自己的盟友,英國人。

随着英國的斯皮爾斯将軍走上飛機,飛機的螺旋槳開始轉動。為首的法國軍官伸出手來,要和将軍最後一次告别。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那名法國軍官借着手臂的力量跳上了飛機。

機場上的法國人目瞪口呆,隻能眼睜睜看着飛機消失在天邊。德國人對此并沒有太過于在意,一個名叫戴高樂的小小準将,能有什麼作為呢?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戴高樂

1890年,戴高樂出生于法國裡爾。他的父親是曾經參與過普法戰争,退役後成為了一名中學教師;而他的母親出生于一個富庶的資産階級家庭。

戴高樂的父母是堅定的愛國者,經常談論時政和新聞。在父母的教導下,戴高樂也對此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關心起國家的命運和前景。

後來戴高樂回憶在法國求學的經曆時,說到:“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光榮的标志更使我感動。聖母院迷人的夜景、凡爾賽宮壯麗的黃昏、陽光照耀下的凱旋門、還有榮軍院中俘獲的敵軍軍旗。”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法國榮軍院

戴高樂經曆了一個處于激烈變革中的年代,他目睹了法俄同盟建立後沙俄的來訪、見到了法國第一架飛機的起飛,也親自見證了在跑馬場進行的大閱兵。

報紙上每天都有不同流派政治家之間的交流和碰撞。戴高樂緩緩吸收着其中的思想,為自己後來的“戴高樂主義”形成吸收養料。

戴高樂敏銳地意識到了戰争即将到來,但他不僅不害怕,還盼望着能夠借此建立豐功偉績。懷揣着英雄夢,19歲的戴高樂考入了聖西爾軍校。

戴高樂屬于古代那種類似于儒将的軍人,在滿分20分的情況下,他的地圖、工事、地理、曆史都接近滿分,但是擊劍、馬術等武力科目都隻有十分。

畢業後的戴高樂并沒有和其他家境優越的同學們一樣,選擇比較優雅和安全的騎兵,而是選擇當一名步兵,他準備直面并打赢這場德法之間的戰争。

而他最開始服役的法軍第三十三步兵團團長,名叫貝當。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貝當

戰争爆發後,戴高樂分别于1914年8月和1915年的3月兩次受傷,但傷愈的他很快就回到了戰場上。在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中,戴高樂第三次受傷,被戰友誤以為以身殉國,最終被德軍俘虜。

戴高樂這一代人被稱為戰火中的一代,在這次前所未有的大戰之後,一些曆史上的名人開始嶄露頭角。

此時的希特勒隻是一名騎着自行車傳令的奧地利士兵、丘吉爾還隻是一名不同的英軍營長、墨索裡尼正在瞄準鏡中尋找自己的目标,在他頭頂的天空上,格林正駕駛着戰機和敵人交戰。

戴高樂也不過是德軍戰俘營裡的一名俘虜,不過在戰場上,他認識到了一名來自斯摩棱斯克的俄國軍官——圖哈切夫斯基。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圖哈切夫斯基

在集中營裡的戴高樂曾經數次越獄,均以失敗告終。戴高樂不得不在獄中學習德語,并在最後熟練掌握了這一語言。

在獄中的閑暇時間,戴高樂反思了一戰的得失,和圖哈切夫斯基談論起了坦克在戰争中的作用,最終完善了自己的作戰理念。

1918年年末,一戰結束,戴高樂終于被釋放。

在戰後戴高樂并沒有選擇慶祝勝利,他意識到這次停戰“不過是一種精疲力盡的和平。這種和平是一塊遮羞布,遮住那些沒有滿足的野心、比以往更強烈的仇恨和沒有熄滅的民族怒火。”

二、法國的救世主

戴高樂預料到了下一次戰争的來臨,他知道,德國人會再次滿懷怒火地降臨,将戰火再次帶給法蘭西。

這種強烈的預感驅使着戴高樂再次投入戰場,幫助波蘭與蘇聯紅軍作戰,而他的對手,正是自己的獄友圖哈切夫斯基。雖然沒能在戰争中發揮太大的作用,但整場戰争還是讓戴高樂完善了自己的軍事理論。

他在1921年的軍事報告中寫道:“坦克應該集中使用,而不是分散使用。”一語道破天機。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法國B1坦克

回國後的戴高樂再次考取了高等軍事學院,并在貝當的支援下,多次發表文章,并在軍事學院舉行了多次報告會。

戴高樂認為有必要進行軍隊改革,并對軍隊與政治的關系進行思索。在1924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敵人内部的傾軋》中,他強調政治應優先于軍事。

1937年,戴高樂晉升為上校,在梅茲任第507坦克團團長。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時,法國緊急組建了五個裝甲師,戴高樂擔任第五坦克師師長。

1940年1月,戴高樂向雷諾(法國坦克命名的那位)和甘末林(在荷蘭被德國打敗的那位)等八十多人發出了根據他在波蘭的經驗寫成的備忘錄《機械部隊的誕生》,強調了坦克與飛機配合作戰的重要性。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法國雷諾FT-17坦克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使用飛機與裝甲車雙管齊下的方法突破了法國防線,驗證了戴高樂提出的理論。

随後,戴高樂奉命指揮第四裝甲師,在蒙科爾内和拉昂大獲全勝,并于1940年5月27日至30日在阿布維爾阻斷了德軍進攻。他是以受到部隊嘉獎,被稱為“勇敢果斷的傑出指揮官”。

1940年6月1日,戴高樂被拔擢為臨時準将,調回了巴黎。此時法國的失敗已經近在眼前了。戴高樂和當時的總司令魏剛聊起了未來的戰事,魏剛說,當馬恩河防線被攻破時,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馬克西姆·魏剛

戴高樂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一切,怎麼就意味着完了?自己的祖國是不打算反抗了嗎?眼前這些人已經完全放棄了戰鬥,隻想着為自己找後路。

關于法國人投降的原因,我們在上一期中有提到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看到整個高層都已經放棄了抵抗,戴高樂下令決心要尋找新的出路。就算是隻剩下自己一個人也要堅持打下去,于是就發生了文章第一段開頭的那一幕,戴高樂借機逃到了法國。

在得知戴高樂逃跑的消息之後,法國政府宣布對戴高樂進行降職和停職處理,并在本人缺席的情況下宣判其為死刑。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丘吉爾

在英國,戴高樂在丘吉爾的幫助下坐進了廣播室,向全世界宣布成立“自由法國”政府,向殖民地發出抵抗号召《告法國人民書》。

“我是戴高樂将軍,我現在在倫敦,我請求現在在英國或即将來英國的法國官兵、工程師、勞工,到我這裡來回合。無論發生什麼,法蘭西抵抗鬥争的火焰都不應熄滅,而且永遠也不會熄滅。”

三、背叛

丘吉爾政府随後宣布承認戴高樂為自由法國的領袖。僅僅一個月,自由法國就拉起了一支七千人的軍隊,和英國政府一起組建了盟軍,準備對抗德軍。

當時整個非洲隻有查德響應了自由法國的号召,戴高樂不得不暫緩反攻歐洲,在北非開始了對法屬殖民地的争奪。

1940年,整個赤道非洲隻剩下了達喀爾還在反抗。丘吉爾建議,派出皇家艦隊對達喀爾進行武力威懾,逼迫其投降。但是戴高樂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敵人不是德國人,而是阻撓自己的法國人。

維希法國派出了三艘驅逐艦和三艘巡洋艦支援,在陸地炮火的支援下打的英國皇家海軍節節敗退。戴高樂知道此戰沒有勝算,下令停止行動。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達喀爾

好在兩個月後加蓬戰役勝利,整個赤道非洲飄揚起了洛林十字旗。

随後盟軍開始在北非戰場全面開戰,甚至一度打出過一比十的戰損比。希特勒稱贊法國擁有除德國外最好的士兵,不得不派出了心腹愛将隆美爾前往北非。

後來,美國也加入了盟軍,但是他們不承認戴高樂是法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轉而支援臨陣倒戈的維希法國海軍司令達爾朗。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達爾朗

羅斯福給出的理由是戴高樂是自立上台的,沒有經過選舉。但實際上,羅斯福是擔心戴高樂自主性太強,日後不便控制。羅斯福的想法讓丘吉爾也産生了動搖。

戴高樂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他積極聯系國内外的抵抗勢力,很快便傳出了一個聲音:“隻有戴高樂才能帶領法國走向勝利。”

同時戴高樂用蘇聯威脅丘吉爾,當時的法國除了戴高樂以外最大的抵抗勢力就是法國共産黨上司的遊擊隊。兩權相害取其輕,羅斯福也不想見到一個紅色的法國。

1944年6月6日,盟軍法國諾曼底登陸,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此時羅斯福又給戴高樂使了個絆子,他下令艾森豪威爾推遲攻占巴黎,想要讓維希法國總理賴法爾組建聯合政府迎接盟軍進城。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艾森豪威爾

到了那個時候,聯合政府就是盟軍承認的合法政府,戰後再重組的新政府成員大多來自維希法國,他們會奪走戴高樂的權力,将其排擠出權力核心。

戴高樂隻能支會盟軍司令部,立即向法國進軍,否則他會讓手下士兵脫離盟軍指揮,獨自向巴黎進攻。

到那個時候,巴黎的聯合政府,反抗與否,都已經不重要了。1944年8月25日,在巴黎群眾的歡呼聲中,戴高樂走上了街頭。

在戰後,制憲會議讨論決定不再恢複被德國滅亡的第三共和國,重建立立新的共和國。不過在成立什麼樣的政體時,戴高樂和制憲會議出現了一些沖突,戴高樂的很多建議并沒有被采納。

1946年1月20日,戴高樂因為軍事貸款問題向國民議會主席費力克斯·古安提出辭職。在第四共和國時期,戴高樂始終是反對派,到處宣傳自己的思想。甚至有一段時間,法國政府禁止戴高樂到處演講,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58年。

四、再一次被抛棄

1958年,運作了13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出現了重大危機。此時外部有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内部各個派别的争權奪利,而且國内暴動不斷,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終于想起了自己還有一位救世主,戴高樂。

6月1日,議會的553票中以329票贊成通過授權戴高樂組建新政府。于是戴高樂作為第四共和國的末任總理再度當政。法國議會通過授權給予戴高樂期限為六個月的特别權利,并準許其進行憲法改革。戴高樂在1945年提出的設想終于可以實作了。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法國議會

這次組建的,就是現在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和之前的第四共和國不同的是,新憲法限制了議會的權力,原來的議會如果不信任總理,那麼整個内閣就會倒台,正因如此,整個第四共和國的總理們很少有任期超過一年的。

但是在戴高樂組建的第五共和國,總統的權力非常大,可以限制議會。在第五共和國期間,總統可以自由發揮,基本上不受限制。是以,也有人說法蘭西總統和皇帝一樣。

1968年,因為國民議會沒有支援自己的改革,是以戴高樂解散了議會,之後通過選舉建立新的議會。但新的議會同樣沒有通過戴高樂的改革方案。

戴高樂再一次被放棄了,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主動辭職。

不過,早在投票之前,戴高樂就和法國人民說過,如果改革的方案沒有通過就會辭職,是以他的行為也算正常。

法國最後的英雄戴高樂:危難中兩次拯救祖國,又兩次被祖國背叛

戴高樂葬禮

戴高樂第二次離職之後,再也不問政事,不發表任何政治立場。不僅如此,戴高樂還在去世之前立下遺囑:

第一,自己死後墓碑上隻寫出生和去世日期,要葬在自己女兒旁邊;第二,葬禮隻有自己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參加,其他政要或者團體都不能參加,更不要舉行國葬;第三,拒絕接受一切榮譽,本國的外國的都不要。

法國人民也确實遵守了戴高樂的遺囑,正是這樣,使得戴高樂的葬禮看起來才和普通人一樣。

如果沒有戴高樂,法國就會成為二戰的戰敗國,被徹底占領瓜分。

如果沒有戴高樂,法國就會在二戰後的改革浪潮中分崩離析。

如果沒有戴高樂,法國絕對不會擁有核武器,成為安理會的五位常任理事國之一。

但是,即使有了戴高樂,但是主動抛棄了救世主的法國,也不過是存在于乳法笑話裡的小醜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