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碗胡辣湯引發的官司,“逍遙鎮”的招牌到底該咋用?

作者:大河報

大河報記者 于揚 李玉坤 實習生 郭磊

一碗胡辣湯引發的官司,“逍遙鎮”的招牌到底該咋用?

焦作,距離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大約300公裡。但那個有關“胡辣湯官司”的消息,從焦作傳到逍遙鎮,僅需幾秒鐘。

兩天來,“焦作市幾十家胡辣湯店鋪”被逍遙鎮胡辣湯協會起訴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和關注。被起訴的店主們認為,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是在變相強制讓他們加入協會并繳納會費,有“割韭菜”之嫌。而網友們似乎也一邊倒為被起訴的店鋪們鳴不平:“就是一個早餐店而已,不至于到對簿公堂的那一步。”

那麼,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為什麼要起訴這些店主?而被起訴的店主又是哪些人?通過起訴維護“逍遙鎮”商标權益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11月19日,大河報記者趕赴周口市西華縣,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豫北多地胡辣湯店被起訴

近期以來,不少在焦作市經營“逍遙鎮胡辣湯”的店主陸續收到法院傳票,原因是他們未經授權使用“逍遙鎮”三個字做店鋪招牌,涉嫌侵權了“逍遙鎮”的商标權。

對于突然出現的傳票,店主們感到十分不解也非常氣憤。“我們短的幹兩三年了,也有幹七八年的,從來也沒有人說過侵權,這突然被起訴,大家都一頭霧水。”不少店主表示。

與此同時,一些在安陽、鶴壁經營“逍遙鎮”胡辣湯的店主也都遭遇了類似情況,分别收到了相關傳票。

店主們找到法院詢問,被告知可以選擇庭前調解。而調解的主要解決方式就是,需要加入逍遙鎮胡辣湯協會,并交納一定的會費。否則,就會面臨正式的“對簿公堂”。

“這是變相強制讓我們加入協會,是赤裸裸地‘割韭菜’,我們對此不能接受。”店主們紛紛表示。

目前,不少被起訴的店主隻好去掉了“逍遙鎮”的招牌,還有的不舍得全部撤掉,去掉了這三個字的偏旁部首,比如,“逍”字去掉了“走之”旁,以規避被起訴索賠的風險。

一碗胡辣湯引發的官司,“逍遙鎮”的招牌到底該咋用?
“逍遙鎮”為何要起訴胡辣湯店主?

對于這次為何要大規模起訴胡辣湯店主,11月19日,大河報記者趕赴西華縣逍遙鎮,找到了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的秘書長以及逍遙鎮黨委政府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調查了解。

要弄清這一問題,首先要搞清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是個什麼樣的協會,而“逍遙鎮”的商标又是怎麼來的。

有關登記資訊顯示,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成立于2003年,其主管機關是逍遙鎮人民政府。實際上,這個協會早在成立之初,就經曆了一場“維權風波”。當時,“逍遙鎮”的商标被鄭州市的一位市民搶先注冊。根據法律規定,縣級以上的地名不可以注冊商标,但鄉鎮名是可以的。

發現這一情況後,為了保護好“逍遙鎮”的金字招牌,逍遙鎮人民政府和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極力向有關部門反映了此事。最終,在多方奔波之下,逍遙鎮方面支付給對方15萬元費用之後,“逍遙鎮”商标歸屬逍遙鎮。

11月19日,逍遙鎮黨委副書記姚懷東告訴大河報·豫視訊記者,成立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是為了統一規範管理逍遙鎮胡辣湯産業的發展,更好地維護逍遙鎮胡辣湯的聲譽。協會成立以來,先後參與舉辦了多屆胡辣湯大賽,并在相關媒介投放廣告主題宣傳,緻力于把逍遙鎮胡辣湯的品牌發揚光大。

至于這次為何要起訴百餘家胡辣湯店主,姚懷東說,實際上早在幾年前,他們就發現一個問題:挂“逍遙鎮”招牌的胡辣湯店良莠不齊,缺乏統一的技術标準,好的還好,做得差的簡直是在砸“逍遙鎮”的招牌。而且,相當一部分懸挂“逍遙鎮”招牌的胡辣湯店,跟逍遙鎮沒有任何淵源,店主不是逍遙人,湯也不是逍遙味兒。在這一背景下,盡快“去僞存真”,統一規範逍遙鎮胡辣湯技術标準,被提上日程。

今年4月份,逍遙鎮人民政府和逍遙鎮胡辣湯協會,對豫北焦作、鶴壁、安陽一帶的胡辣湯店進行實地走訪,發現懸挂“逍遙鎮”招牌的有2000餘家,其中有1000多家是逍遙鎮或者西華縣籍店主經營,還有近千家跟逍遙鎮沒有半毛錢關系。

“我們這次起訴的,就是跟逍遙鎮沒有關系的胡辣湯店,從中選擇了一部分長期經營的、口味與逍遙鎮相差甚遠的店鋪,進行起訴。”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秘書長王磊華說。

回應:起訴并非目的,旨在規範經營

對于網友們質疑起訴是為了強制加入協會的問題,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秘書長王磊華回應稱,這是不存在的。起訴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規範經營,隻有法律途徑維護“逍遙鎮”的商标權益,才能讓那些與逍遙鎮的胡辣湯店服從管理。當然,這些店主也可以選擇不再使用懸挂“逍遙鎮”的商标,如果繼續使用,就必須加入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按照逍遙鎮胡辣湯的制作技藝标準制作胡辣湯。

規範經營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何偏偏要起訴?王磊華表示,法律手段是最直接、有效的,采取别的辦法行不通,“沒人搭理我們”。他還說,之前曾給一部分店鋪發過律師函,希望自行去掉“逍遙鎮”的招牌,但無人回應。

但是,逍遙鎮黨委副書記姚懷東和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秘書長王磊華均承認,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逍遙鎮胡辣湯産業更好地發展,但是有些操之過急,引發了網友誤解和譴責。對此,他們誠懇接受網友提出的意見,在下一步工作中注意方式,穩妥推進。

一個事實是,盡管“逍遙鎮胡辣湯”的這場官司聽起來雷聲很大,但截至目前,他們尚未真正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一例。

11月19日,記者還見到了西華縣胡辣湯産業發展中心主任李瑞華。據介紹,該中心是全國唯一一個縣級正科級編制的胡辣湯産業發展機構。李瑞華表示,他們也關注到了有關報道,目前已約談了逍遙鎮胡辣湯協會負責人,責令他們對不妥的地方進行整改,積極穩妥地推進商标維權及規範發展事宜。

很多小吃都懸挂地名,為何隻有“逍遙鎮”維權?

網友們表示,實際上,全國各地不少小吃都懸挂有地名招牌。省内的有開封灌湯包、襄縣焖面、洛陽牛肉湯等,省外也有沙縣小吃、火宮殿臭豆腐等,可為何隻有“逍遙鎮胡辣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其實不然,聞名全國的“德州扒雞”就曾引發全國第一起地名商标争奪案。此外,青島的“流亭豬腳”也曾引發商标官司。

對此,省内一家律所的職業律師王征指出,其他相當一部分懸挂地名招牌的小吃,地名多是地理标志的含義,是産品的通用名稱,不構成商标侵權。但是,“逍遙鎮”既然已被注冊為商标,就不能同上述那些招牌的地名混為一談、混淆概念。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劉惠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