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的災難:拿破侖劫掠意大利

果月政變期間,拿破侖一直緻力于擴大法蘭西在意大利半島的勢力範圍,并通過短暫卻精彩的戰役結束了與奧地利的戰争。法軍在波河的首次勝利令亞平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國家都激動不已。盡管有大量分歧,但民族革命激情使法軍在許多地方備受歡迎,然而所謂的解放者的暴行,特别是将搶劫來的藝術品當作戰利品送到巴黎的博物館,則不止一次導緻了憤怒的起義。1796年全面勝利後,群衆的怨言更明顯了。盡管威尼斯的老貴族仍然對法蘭西人的觀念持有敵意,但摩德納人,即教皇的臣民和倫巴第的偉大人民,卻奮起反抗令人厭惡的外國統治者,并依附于勝利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已經擁有強大力量的拿破侖巧妙地把這個運動轉變成了自身優勢,同時是督政府的優勢。作為保護羅馬及其鄰近省份的酬謝,拿破侖從教皇那裡得到了廣闊的領土。

在征收到大量财富後,拿破侖給予或承諾給予附屬地或占領地的意大利人以“自由”。但他仍然堅定不移地實行和解政策和适度革命的政策。盡管拿破侖視意大利國家及其主權為自身的目标或直接政治利益,而不是基于對共和理念的考慮,但據研究,他并不贊同被他蔑稱為“群衆”的人,并完全鄙視他們的希望和激情。同時,拿破侖的軍隊大部分是從法蘭西各地招募來的,已經變得非常強大。1797年春,拿破侖再次出征。盡管卡爾大公做了勇敢的抵抗,但奧地利沒有足夠的力量反抗拿破侖的進攻,拿破侖橫掃了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脈地區,并迅速越過神聖羅馬帝國的山丘地帶趕赴維也納。

文明的災難:拿破侖劫掠意大利

卡爾大公(本圖為修複圖,禁止轉載)

1797年10月18日,在奧地利首都人民的見證下,拿破侖與奧地利簽署了停戰協定。在以相當少的兵力征服了從瓦爾省到多瑙河的地區并破壞了奧地利君主制的力量後,拿破侖在幾個月内就制定了和平條款。根據《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奧地利将比利時割讓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作為帝國首腦的拿破侖同意割讓坐落在萊茵河法蘭西沿岸的神聖羅馬帝國各地區,同意倫巴第和幾個毗鄰的國家組成法屬奇薩爾皮尼共和國。

文明的災難:拿破侖劫掠意大利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本圖為修複圖,禁止轉載)

盡管遭到了督政府的抗議,但作為回報,拿破侖還是放棄了威尼斯。他的這種行為極具個性。在阿迪傑河時,威尼斯的寡頭統治就已經是拿破侖的眼中釘肉中刺。當拿破侖兵赴神聖羅馬帝國阿爾卑斯山時,威尼斯曾在後方發動起義。不過,早在《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簽訂之前,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就已經成了一個服從權威的民主國家。盡管如此,拿破侖故意犧牲了曾經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盟友的國家和人民,以便如他所宣稱的那樣,在過去的歐洲反法同盟之間播撒分歧。除了那些實力增強了的國家之外,反法同盟反對将威尼斯劃歸奧地利。這一行為并不像有些曆史學家描述的那麼不堪,但這個政策盡管富有成效,卻詭計多端、自私利己,違背了所有的革命誓言。

這樣一來,這位二十七歲的青年擊敗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在歐洲大陸上所畏懼的唯一敵人奧地利,鞏固并極大地擴張了領地,為法軍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耀。被認為已達權力巅峰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已然得到了對手神聖羅馬帝國的承認。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影響從阿迪傑擴大到特塞爾,黎塞留公爵阿爾芒·普萊西曾經認為不可能實作的夢想終于徹底地實作了。群眾熱情洋溢,向在戰場上做出偉大貢獻的士兵緻敬。以前幾乎無人知曉的拿破侖,如今成了每個法蘭西人口中的奇迹。歐洲對這位年輕的征服者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感到驚訝不已,驚訝中還混合着真誠的贊美。皮埃蒙特、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外交家在拿破侖身上看到一種對歐洲古老大國和舊秩序的同情。這些外交家中有人曾說,瀕臨毀滅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将軍不會那麼溫和。拿破侖以優雅、禮貌的态度對待被擊敗的對手,曾向士兵們和想要取悅的政治家們展示了他那如有魔力的迷人魅力。是以,即使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最堅定的敵人,也尊重他、贊揚他。解放了的意大利人将他視為拯救者,他所屬的民族更是對他愛戴有加。

被榮譽的光環包圍的拿破侖,離開了意大利回到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各成員國正在拉施塔特讨論《坎波福爾米奧條約》之後必然迎來的和平。在拉施塔特稍做停留之後,拿破侖悄悄地回到了巴黎那個溫暖的家。當初,他離開家時還是個無名小卒;如今,他受到了路易十四時代以來從未見過的熱烈歡迎。但不知是個人喜好還是事先策劃,拿破侖避開了公衆的目光,似乎在尋求安甯。一連串的輝煌照耀着首都,與前幾年的榮譽形成鮮明對比。洶湧的人潮慶祝拿破侖的偉大功績,人們眼中隻有一個人,那就是阿爾科萊和裡沃利的征服者—拿破侖。這一情景如同羅馬共和國古老節日的盛況,隻是多了幾分現代的奢華。這位年輕的英雄似乎能用他的利劍改變國運。面對拿破侖的強大影響力,一個分裂的、虛弱的革命政府及昏庸的首腦們還能抵抗多久呢?這個光榮的化身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徘徊已久,他們還能共存多久呢?

文明的災難:拿破侖劫掠意大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