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公元1360年5月2日,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在應天府出生了。

朱元璋還沒來得及抱抱他家老四,就接到了前線傳來老對頭陳友諒兵陳池州,要進攻太平(安徽當塗縣)的緊急文書。

太平是應天府的門戶,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那朱元璋的大學營就要告急。沒有辦法,他趕緊撇下兒女情長,立馬奔赴前線去指揮作戰了。至于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字,現在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隻能等打完仗再說。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7年,這個老四才擁有自己的名字。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黑化版朱元璋畫像

出生時機不太好的這個小家夥就是朱棣,後來的明成祖

,朱元璋在他7歲時才騰出空閑,給朱棣和他6個同樣沒有名字的弟弟一塊起的名字。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兒,再不起名字就行了,因為朱元璋要在下一年登基稱帝了。自己都要當皇帝了,

而兒子還整天“小四兒、小四兒”地叫着,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還沒有,

這是要讓人看笑話的。

朱元璋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可能因為自己年幼時吃過太多的苦,他對自己的後代子孫格外看重,就連子孫起名字,朱元璋都不辭辛勞,給他們劃好了杠杠,他給衆多兒子的每一支都拟好了20個輩分,念起來就是一句順口溜,比如朱棣這一支是這樣的:

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孫子朱瞻基、重孫朱祁鎮等,都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認可度較高的“朱元璋”畫像

很多影視節目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自從這個老朱家“慈”字輩的子孫退出曆史舞台後,朱元璋這個家族的後人就鮮有人知了。

朱元璋煞費苦心起出來的“20字”輩分,隻用了一半多一點就終結了。

在朱元璋制定的子孫起名規範中,皇室後人名字第二個字是輩分,第三個字裡則要有一個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依次代傳。估計朱元璋也沒有意識到,他的後世子孫起名字會那麼難,明朝前期皇室人員數量還不算太多,按照朱元璋留下的辦法起名字還相對容易些,可到後面難度就太大了。以至于出現了很多臆造的字,另外,在可考的朱元璋子孫名字中,有20多個和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緻,占總表的1/5。

朱棣本來與皇位是相距甚遠的,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來的話,他當皇帝的幾率實在是太小了,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然,

朱棣後來依靠自力更生實作了豐衣足食,終于當上皇帝

。現在,先來理一理朱棣在朱元璋衆多兒女中的位置,這也是他當皇帝幾率小的主要原因。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排在他前面的分别是老大朱标(後立為太子)、老二朱樉

、老三

朱棡,現在再加上這個老四朱棣,兄弟四個中隻有朱标和朱棣兩人的名字好認,皇位恰好在這兩支中展開争奪。

按照先秦時期傳承而來的“家族宗法制”體系和規則,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從衆多兒子中挑選繼承人,一般要遵循“有嫡不立庶,無嫡論長幼”的原則,這也與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有關系。事實上,朱棣前面的三個哥哥包括他自己都不是嫡出,因為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即正妻是馬皇後。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演義版朱元璋畫像

根據史料記載,馬皇後沒有生育過,但包括朱棣在内的幾個孩子都是由馬皇後拉扯大的。當然,這些禁宮秘事,一般的正史裡面并不敢如實記載。

《棗林雜俎》中提到:“孝慈高皇後無子,即懿文太子及秦、晉二王,亦李淑妃産也。”高皇後也就是馬皇後,懿文太子是朱家老大朱标,秦王和晉王是朱家老二和老三。

根據這段史料記載,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後并沒有生育過,朱棣他們兄弟四個都是由朱元璋的妃嫔所生。《南京太常寺志》《國史異考》《三垣筆記》等史料都認可這種說法,本文也暫時認可這種說法。

但《明史》中又記載:明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後。”史學家認為,這裡的“母”并非生身之母,而是嫡母。

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朱棣的生母身份,在衆多史料中幾乎沒有記載。

《南京太常寺志》是當年禮部人員記錄的典籍,裡面曾記載了朱元璋的明孝陵内神位排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來未之有改者。

根據這段文字看,李淑妃生了朱标、朱樉和朱棡,是以她能夠排在馬皇後的牌位後面。而馬皇後右側的牌位是碽妃,她生了明成祖朱棣。

至于碽妃的真實身份,現在已不可考,有說是元朝皇族成員的,有說北韓女子的。總之,不論在當時衆人看來,還是在朱棣自己看來,他的生母身份并不太光彩,不适合公開。

是以,朱棣在公開場合經常宣稱自己是馬皇後的第四個兒子,

“吾乃高皇後第四子也”。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朱元璋正妻馬皇後

現在來看一下正常情況下,朱棣能當皇帝的幾率有多大。

在馬皇後“無所出”的情況下,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兒子,“無嫡論長幼”,理所當然的,他被确立為太子。朱元璋對朱标是很器重的,專門挑選大儒為其講學。而朱家老四朱棣卻在洪武十三年被趕出了南京,他來到北平就蕃。

如果沒有極為特殊的情況(比如謀逆和英年早逝等),他都會承繼大寶,登上九五之尊。凡事就怕有個“但是”和“特殊情況”。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太子朱标

洪武元年,即1368年,朱标被确立為太子,他當了24年皇太子。公元1392年5月17日,即明洪武二十五年,朱标過世,谥“懿文太子”。

朱标去世後,朱元璋還活了6年。

事情即使到這裡,朱棣雖有當皇帝的想法,但仍然沒有多大的希望。因為即使朱老大朱标不在了,在朱棣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但誰承想,朱元璋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沒有從次子中選擇繼承人,而是直接跳過朱棣這一輩,選擇了是以朱允炆當皇太孫。

這下子,不光朱老四不幹了,朱老二、朱老三更不幹了,本來說好的“無嫡論長幼”,朱标在世時,大家也就不争了,可朱标沒了,應該輪到朱老二了,咋就被一個小娃娃搶先了呢?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朱允炆

當然,

朱家三兄弟在朱元璋面前是敢怒不敢言

,就這樣,朱允炆當上了皇太孫。

可能是受刺激太重,洪武二十八年,朱老二秦王朱樉去世。3年後,朱元璋去世前夕,朱老三晉王朱棡去世。這時,朱元璋還活着,朱允炆還沒當皇帝,朱棣忽然間就成了朱元璋諸多兒子中最年長者,好似“光明”就在眼前。

朱棣也是有想法的,如果沒有朱允炆,老父親的皇位不就得傳給自己嗎?畢竟自己前面三個哥哥都沒有了,

按說輪也該輪到自己了呀!

朱棣确實是有本事的人,當年朱元璋曾派他帶領諸将連番征戰漠北,他與軍中将官關系很好,取得不少軍功,朱元璋對他的能力是很認可的。明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棡去世後,朱元璋曾對朱棣說過:朕諸子獨汝才智,秦、晉已薨,系汝為長,攘外安内,非汝其誰。爾其統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達天心,以副朕意。

無疑,這時的朱元璋已經把朱棣看作維護朱家王朝的重要支柱,對他寄予厚望。

但是,這番話難免也有敲打之嫌,畢竟朱棣的權勢過大,

對孫子朱允炆會形成直接威脅。是以,老謀深算的朱元璋在去世前留下遺言: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朱元璋連自己駕崩都不讓其他兒子回京吊唁,可見他對藩王的忌憚。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朱棣畫像

朱棣能順利當上皇帝,與一名和尚脫不開關系,那就是道衍和尚姚廣孝。

因為朱元璋早年當過和尚,他笃信佛教。他在諸子分封後要到地方去就藩時,會給每個兒子安排一名和尚跟随。跟着朱棣的和尚就是道衍姚廣孝。剛看到朱棣時,姚廣孝就“大言不慚”地告訴他要送一頂“白帽子”給王爺。吓得朱棣趕緊過去捂住道衍的嘴,“你不要命了,你不想活,也還想活呢?”

“白”加上“王”字,不就是皇帝的“皇”嗎。自此,朱棣和道衍和尚捆綁在了一起。

朱棣有足夠的理由反對朱允炆當皇帝。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嫡長子,朱标育有五子,長子是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朱允炆隻是次子而已,同樣是次子,朱棣自覺還高一輩,憑啥侄子能當皇帝,而他就不行呢。

1399年,朱棣以“靖難”的名義起兵,曆經3年多終于奪得皇位。

朱棣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皇位來得不那麼光彩,是以在當皇帝後,他極盡所能為自己正名。比如他将“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1424年,朱棣在北征傳回途中病逝,自此,他得到了“明太宗”的廟号。應該說,“太宗”這個廟号是朱棣一直夢寐以求的,不論當皇帝前,還是當皇帝後。

因為朱元璋的廟号是“明太祖”,朱棣是“明太宗”,那就說明他朱棣的皇位是與父親朱元璋一脈相承的,是父親親自傳給他的,他确實隻是“靖安”和“清君側”而已,而不是采用非法手段奪得皇位的。

“太宗”這個廟号對于朱棣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他努力大半輩子,一切的功績都在這個廟号上來展現。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僅僅100年後,自己的“來孫”将他由“太宗”改為“成祖”。如果朱棣知道的話,肯定要跳起來罵一句“不肖子孫”。

“太宗”對于朱棣的重要性。

一般情況下,每個王朝的開國皇帝的廟号都是“祖”,比如唐高祖、宋太祖等,而後世的其他皇帝的廟号隻能用“宗”。《宋史·禮志九》:

今太祖受命開基,太宗缵承太寶,則百世不祧之廟矣。

“祖”的意思不言而喻,隻要是祖,在太廟中都是

百世不祧的,是要受後人敬仰的。

而“宗”屬于守成之君,他們的皇位都是從“祖”那裡繼承而來的。每個朝代可能有十幾個“宗”,這裡面地位僅次于“祖”的就是“太宗”。

自唐朝以後,一般情況下,“太宗”都是第二個皇帝,這是多年形成的慣例。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靖難得來的,很明顯,即使他不想承認,但事實擺在那裡,他的皇位實際上還真不是從父親朱元璋那裡承繼而來。也就是說,按照“家族宗法制”和皇位得來的途徑來講,朱棣還是有些那麼名不正言不順的。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明朝曆任皇帝

為了使自己的皇位更加合法化,證明自己才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朱棣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他吸取建文帝的教訓,成功削藩,避免後世有人學他自己一樣“靖難”;他5次北征蒙古,自己都在傳回途中駕崩;他主持編纂《永樂大典》,此書對後世影響深遠;他派遣鄭和下西洋,暢通了與西方的交流,更宣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此外,“太宗”這個廟号也是後人對他莫大的認可,能夠得到這個廟号,從事實上說明他是合法繼承來的皇位。

朱棣成功了,他去世後,确實得到了“明太宗”這個廟号。本來這是已經敲定好了,他的牌位也已經在太廟中擺放了100多年。估計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太宗”廟号,竟然讓人給改了。改這個廟号的不是别人,正是被易中天老師評價為“聰明的hun dan”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在位45年,僅次于萬曆皇帝。

朱厚熜與朱棣的情況有些類似,又有些不同。

朱厚熜的爺爺是明憲宗朱見深。朱見深的三兒子是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他的四兒子朱祐杬被分封為獻王,封地在現今的江西南昌。而朱厚熜是朱祐杬的次子,朱祐杬的長子早夭,他去世後,獻王這一脈的王位由朱厚熜繼承。

同樣的,皇位本來與朱厚熜是無緣的。但是,事情就是這麼巧。朱厚熜的三大爺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是個很特别的皇帝,他一生隻娶了一個老婆,這位老婆生了3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是後來的明武宗朱厚照,次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女兒隻活了19個月。毫無懸念的,朱祐樘的皇位傳給了朱厚照,也就是朱厚熜的堂哥。但朱厚照在子嗣傳承方面是個不靠譜的人,他31歲時去世,連一個子嗣都沒有留下。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面對突如其來的皇位,朱厚熜一開始并不興奮,因為他知道當皇帝的難處,特别是明朝的皇帝,不光要擺平後宮,還要和大臣、與太監們鬥來鬥去。由于朱厚熜進京登基時是藩王身份,時年14歲,以老謀深算的大學士楊廷和為首的臣子們想趁機攬權。朱厚熜剛入京就遇到了難題,因為楊廷和不想讓他通過皇城正門進城。朱厚熜立馬不願意了,對于朱厚熜來說,這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們邀請我來是當皇帝的,不是來受氣的,我本來就不想幹,你們還難為我,我還不幹了呢,朱厚熜立馬做出轉頭往回走的架勢。

這可不行啊,楊廷和一看朱厚熜不按套路出牌,隻得說了句軟話。經過商量,雙方各退一步,朱厚熜先登基,再以皇帝的身份從皇城正門進入。

朱厚熜怎麼也沒想到,剛進京屁股還沒坐熱乎,他又接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因為有人告訴他,

從登基那刻起,“你媽就不是你媽了,你爸也不是你爸了”,京裡的人給他找了個新爸、新媽,

那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和他的張皇後,簡單來說,朱厚熜要過繼給三大爺朱祐樘才能當皇帝。

其實這也不算為難朱厚熜,按照“家族宗法制”和“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定,這也是正常做法。就拿“母親”一詞來說吧,明朝中後期到清朝開始區分“母後皇太後”與“聖母皇太後”。“母後”是“嫡母”的意思,不一定是自己的生身母親,而“聖母皇太後”指的是自己的生身母親,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對于14歲的朱厚熜來說這太不尋常了,怎麼來京當回皇帝,還能弄丢了自己的爹媽呢?這不就要了命了嗎,朱厚熜說什麼也不同意。自此,明朝嘉靖年間的“大禮議”事件拉開序幕。

長話短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較量,朱厚熜成功了,他可以認回自己的生身父母了。但朱厚熜通過“大禮議”事件看清了皇帝的權威,他有些愛不釋手。朱厚熜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很會舉一反三,經過幾次試探,他又出手了,因為他要追認自己的生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興獻王朱祐杬為皇帝,他的生母為太後。

這次,朱厚熜又成功了,他終于嘗到甜頭,在與大臣們一次次的鬥法中,他如魚得水,信手拈來。

朱棣7歲才起名,做夢都想當“太宗”,嘉靖卻把他改為“成祖”

昭穆制度——天子七廟

興獻王被追認為興獻皇帝後,朱厚熜更加“得寸進尺”,因為他要把自己生父朱祐杬的牌位擡進“太廟”。這可不得了,因為《周禮》規定天子适用七廟,雖然朱元璋改為天子九廟,但太廟中還是很擁擠的,因為“九”這個數固定的,每當有新皇帝駕崩時,後任皇帝就要把離自己最遠的那位先祖牌位搬出太廟。當然,按照“祖為百世不祧”的原則,朱元璋的位子很固定。到嘉靖時期,老朱家太廟中的九個牌子分别是: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

其中,當過皇帝而沒有進入太廟的有: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朱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是老朱家可以追溯的最遠的先祖。朱百六生了朱四九、朱四九生了朱初一,朱初一生了朱五四,朱五四生了朱元璋。

在太廟中,德祖朱百六一直沒動,朱元璋的牌位随着時間往前移了,到嘉靖朱厚熜時就形成了這樣的格局。

朱厚熜想把自己生父興獻王的牌位塞進太廟,那他勢必要搬出去一個。按照既定規則,朱厚熜隻能把離自己最遠的太宗朱棣的牌位給搬出去。但是朱厚熜思前想後沒敢這樣做,因為如果沒有朱棣當皇帝,他們後來這些人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

動了朱棣的牌位就相當于動了他們的根本。

為此,朱厚熜搞了個“獨尊太祖”的想法,因為德祖朱百六離他們太遠了,而且他們的皇位根本上來說是從朱元璋那裡繼承來的。是以,朱厚熜将德祖朱百六的牌位給搬出了太廟。太祖朱元璋的牌位往前挪,成了太廟中的一把手。

這樣一來,太廟就空出了一個位子,不用再将朱棣給祧出去了,朱厚熜父親興獻皇帝在太廟中也就有了一席之地。同時,朱厚熜腦洞大開,為了證明自己皇位來的很正,他匪夷所思的将“太宗”朱棣的廟号給該成了“成祖”。由于“祖百世不祧”的原則,在老朱家太廟中,朱元璋和朱棣的牌位就永久不動了。

不過,讓嘉靖朱厚熜沒想到的,他駕崩後,父親朱祐杬的牌位還是給搬出了太廟。

這時,太廟的格局是這樣的: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興獻皇帝朱祐杬(追封)、武宗朱厚照。

很明顯,嘉靖皇帝已經想好了,他去世後,太廟中要把明仁宗朱高熾(也就是《大明風華》中那個大胖子)的牌位給祧出去。

嘉靖真是打得好算盤,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光能夠認自己的生父、生母為父母,還給他們追封成了皇帝、皇後,同時還把父親的牌位給搬進了太廟。隻不過,這樣一來,就苦了朱棣。他本來心心念念的是“太宗”這個廟号,可沒想到,僅僅過去100年,他的“不肖子孫”朱厚熜将他提了級,由“太宗”改為“成祖”。因為“祖”一般都是開天辟地的人物,不是順勢而為、承繼大統的人物,這從側面也佐證了朱棣皇帝來的不光彩。

你認為,如果朱棣知道朱厚熜将他改為“成祖”,會是什麼反應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