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濤建議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作者:九大教育

在我看來,做家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孩子。這是家庭教育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不了解孩子,家庭教育就會産生各種各樣的偏差。學齡兒童階段,了解孩子的強勢智能,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達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的目的。中學階段,家長就需要跟上孩子成長的節奏。

這個問題雖然已經談過很多次了,但是我感覺相當多的父母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越大,父母就越不了解孩子。因為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很不容易。

李濤建議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首先,一個孩子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家長平時關注比較多的是孩子的性格特點,但與孩子學習相關的一些特點則不了解。比如,按照現在的智能理論,不是每個孩子在每一個領域的智能都能同等發展。那麼,你的孩子的強勢智能領域在哪裡?是語言方面,還是邏輯數理方面,還是在社會交往方面?孩子的興趣領域又在哪裡?孩子的學習潛能有多大?等等。

有些家長不了解這些與學習相關的特點,隻是一味地給孩子提要求,要求孩子成績要拔尖。但事實上,可能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那麼強,再怎麼努力也做不到,結果家長、孩子都很難過、都很痛苦。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基本的判斷,找到孩子能力領域、興趣領域、學習潛力最佳的結合方式,避免對孩子的學習提出過高的要求或過低的要求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對孩子感興趣的、有潛力的領域要适度的引導,要求就可以高一點;對孩子不感興趣的、沒有潛力的領域可以放棄;如果是孩子雖然不感興趣但必須要學的,要求可以相對低一點。

其次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也要有不同的需求和特點。總的來說,孩子從嬰兒期到高中階段,從安全和基本教育的需求到基本學習的需求,再到過渡期,再到更多自己思考的需求,這樣一個個階段上升,每個階段都會對父母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是以家庭教育中每個階段孩子在想什麼,家長能不能了解到就是個大問題。實際上,很多父母從很早開始就不了解孩子了,更不要談了解孩子了。

了解不同階段的孩子特點之後,家長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反思自己。了解孩子意味着對孩子能夠做出比較确切的判斷,反思自己就意味着要對孩子提出合适的、恰當的要求。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反思自己的期望、要求是否合理、是否适當。如果提了很多不當的要求,就會産生反作用。是以,父母要對自己的想法做出實事求是的判斷,哪些想法對、哪些想法不對、哪些想法又需要調整。

做父母的第三個要務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否則即使了解了孩子,但如果溝通、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妥,也會産生問題。

第四個要務是父母自己要學習。因為孩子每天都在學習,接觸老師、同學的過程中,不斷會有新的東西進來。他思考的很多問題可能是你以前都沒有好好想過的。家長如果不學習,就沒有能力不斷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加沒有能力指導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