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古科舉考試達到頂峰者,稱為“狀元”,能奪得天下第一者,文章铄金,書法底蘊深厚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今天整理部厘清代狀元題寫的楹聯,他們中有“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清代唯一的旗人狀元崇绮”、“四朝元老張之萬”、"清代唯一的六元狀元錢棨"、“光緒帝師孫家鼐”等書法作品,每一位在科舉史上是足以載入史冊的精英。讓我們由近及遠的順序來感受“狀元”的書法作品,看看哪一位更值得你欣賞!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劉春霖(1872-1944),光緒三十年(1904年)狀元,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字潤琴,号石雲,河北省滄州人。授翰林院修撰,後派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曾出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内史。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洪鈞(1839-1893),同治七年(1868年)中狀元,字陶士,号文卿,江蘇蘇州人。清末外交家。曾任内閣學士,兵部左侍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1889年至1892年任清廷駐俄、德、奧、荷蘭四國大臣。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崇绮(1829-1900),同治四年(1865年)狀元。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狀元。字文山,阿魯特氏,滿洲鑲黃旗,谥号文節。晚清大臣,光緒間曆任吏部尚書、禮部尚書。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孫家鼐(1827-1909年),清鹹豐九年(1859)狀元,字燮臣,号蟄生、容卿、澹靜老人,谥文正,安徽壽縣人。光緒帝師,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首任管理學務大臣,後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等。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章鋆(1820年-1875年),鹹豐二年(1852年)狀元,字酡芝,号采南,浙江省甯波人。

曆官翰林院修撰,國子監祭酒(最高學府校長),诰授資政大夫。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張之萬(1811年-1897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狀元。字子青,号銮坡,河北滄州人,贈太保,谥文達;張之洞堂兄。晚清大臣,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朝元老 。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林鴻年(1804-1886),道光十六年(1836年)狀元。字勿村,福建福州人。曾任雲南布政使、雲南巡撫等職,後期回福州擔任著名的正誼書院院長。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汪鳴相(1794~1840),道光十三年(1833)狀元。字佩珩,号朗渠,江西彭澤縣人。曆任翰林院修撰、順天鄉試同考官、廣西鄉試正考官等職。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朱昌頤(1784年—1855年),道光六年(1826年)狀元。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浙江海鹽人。授職翰林院修撰,曆官吏科給事中;後期從事教育事業。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林召棠(1786-1872年) ,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中狀元,字愛封,号芾南,谥文恭,廣東吳川人,授職翰林院修撰;終其一生從事教育為主。

“帝師”、“唯一旗人狀元”、“最後的狀元”,清狀元書法哪家強

錢棨(1734~1799),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狀元,字振威,号湘舲、湘靈,江蘇蘇州人。

他也是中國曆史上兩個"六元狀元"(即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之一(另一個人是明朝的黃觀)。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曆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