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任皇帝。
元代大畫家趙孟頫稱贊徽宗“聰明天縱,其于繪事,尤極神妙。動植物無不曲盡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說宋徽宗在繪畫方面很有造詣和天賦,普通人無論花多少時間,下多少死力氣,都是比不過他的。
《臘梅山禽圖》是宋徽宗的代表作。
淡淡的梅花,清新素雅。兩隻白頭翁,互相依畏,壓彎了枝頭,那眼神似乎印證了徽宗那單純的繪畫夢。
藝術成了他的一種信仰,叫他虔誠的白頭相許。

臘梅山禽圖
宋徽宗的“瘦金體”在書法史上獨占一席。
他的字結字至瘦,卻筋勁有力。末端鋒利如刀尖,挺勁犀利,鋒芒銳氣。線條靈轉流暢,筆墨馳騁呼喊,豪邁至極。書法在此之前,沒有人敢這麼寫,隻有徽宗敢如此下筆。
一日,宋徽宗在宮中散步,看到晚霞斜照,花開眼前,他觸景生情,回到房中,寫下了這首《秾芳詩帖》。
“秾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斜依在青萼上的花,開了滿園,露水像醉了一樣融進晚霞的餘輝。此中仙境,畫家也難下筆吧!蝴蝶在花香中迷了路,在晚風中翩翩起舞。
大自然賦予了宋徽宗太多的激情,讓他不僅在書法上獨樹一幟,在文學上也浪漫無比 ,造詣極深。
秾芳詩帖
宋徽宗對茶道也很有興趣,曾經寫過《大觀茶論》。不單對茶、水有講究,泡茶的器具也列入茶道美學。
一次侍女呈上剛貢來的白茶,徽宗美美的呷了一口,卻看着茶盞皺起了眉,就傳工匠。此時大雨剛過,烏雲散去,天色呈現一種澄清的藍,宋徽宗看了一眼,于是就有了“雨過天晴”這浪漫的名字。
汝窯瓷,玉一般素雅。
這大自然的造化,通過泥與火的藝術固定下來,這就是宋人的品味!
《聽琴圖》》畫的是宋徽宗趙佶。
閑暇時徽宗領着手下,到後花園聽他彈琴。台幾上香爐青煙徐徐,兩個大臣側耳聆聽,細細品味,連侍從也聽得入了迷。
宋徽宗端坐松樹下,文質彬彬,輕手撫弦。在他指尖滑出的不僅是琴音,更是大宋王朝那特有的韻味和格調!
《聽琴圖》
宋徽宗輸掉了江山,卻讓赢了江山的金 元皇帝,一生都在學這位戰敗帝王的瘦金體 、收藏和蓋印。
這也許就是大宋王朝由内而外的古雅和貴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