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作者: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孟子·告子曰》裡說 “食色性也”,這是人生基本需求,也是人生重大妨害。飲食是物欲,聲色是情欲,從古至今,都是修持者的心魔,儒家以修身克制,道家以清心克制,禅宗則以觀想應對。

為了對付情欲的誘惑,佛家還真想出了一個妥善的辦法,通過内心反照的方式,消除内心欲望,效果也不錯,但副作用驚人。佛經記載,這種修持方式,甚至導緻了一個僧團六十人死亡的慘劇。

可見同樣的方法也會有不同的結果,來看佛法修持的副作用。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這裡先說一個故事,發生在大唐時代,主人公大家耳熟能詳。話說盛唐并州(即山西)太原,出了個聰明好學的少年英才,姓狄名仁傑,字懷英。他幼年時,曾遇到遊方僧人,說他面有貴相,是廟堂三公的命數,但是人生在世難免諸多誘惑,歸根結底不過“财、色”二字最難克制,稍有不慎不免身敗名裂。尤其是年輕人見财起意、見色忘情,财富發于外尚可控制,情欲發于内,最難克服,一旦淪喪其中,可就萬劫不複。

狄仁傑多聰明,聽出老和尚是話裡有話,誠心點化他的前途,就請老師父指點迷津。老和尚口稱善哉,就把一套功法傳授給了狄仁傑,專門用來克制情欲。幾年之後,狄仁傑學業有成,進京赴考,途中到旅店裡住宿歇腳。當天深夜,他正在房間讀書,聽到有敲門聲,打開門一看,竟然是個渾身素缟的美婦人。美婦人說自己也是旅店住客,丈夫剛剛去世,見狄仁傑英俊獨身,想起了死去的丈夫,于是深夜前來叨擾,言下之意就是“你跟我丈夫長得很像,我想跟你睡覺”。

狄仁傑見她氣質高雅,應該不是普通人家,就勸她謹守婦道,趕緊離開。美婦人不聽,行動言語更近乎淫邪。狄仁傑突然就想起幾年前老和尚教他的心法口訣,于是把這套功法又傳給婦人,并且勸少婦說,你先生剛過世,應該懂得克己守節,學習了這套功法以後,自然可以克制情欲。婦人聽了狄仁傑的話,當即離開,次日一早面帶愧色前來拜謝,自言昨夜見狄仁傑後,想起亡故夫君,突然不能自已,如今修煉功法後,心如止水,已然平複很多。

據說,狄仁傑當時寫了一首詩,送給這個美婦人:

“世間美色常如春,我不淫婦婦淫人,若将美色視亡婦,遍體蛆蟲臭難聞。”

這其中就隐藏着消除情欲回歸本性的秘術。

能夠在一夜之間消除情欲煎熬,狄仁傑給美婦人傳授的是什麼功法呢?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狄仁傑的功法是一位遊方僧人所授,是以必然出自禅宗佛門。先放下狄仁傑,再來看另外一個故事,源自佛經典籍《雜阿含經·八〇九卷》。

但凡佛經,開頭多有“如是我聞”一句起始。相傳,這是佛陀去世以後,阿難受命整理佛陀遺訓。為什麼阿難來做這個事情,因為他在佛陀活着的時候就是随身服侍,佛的一言一語他都聽到最多,銘記在心,是以被稱為尊者中“多聞第一”。

為了展現真實性,阿難在每一本佛經起始,都要寫下“如是我聞”四個字,“我”就是阿難自己,這一句話意思是“以下這些都是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陀說的”,以此表示他所整理佛經的正統和正确性,非從他聞,真實無謬。

這裡要說的故事極其慘烈,在佛經中也是少有的慘劇,然而确實是阿難尊者“如是我聞”。

話說,當時佛陀駐足在“跋求摩河”附近的薩羅梨林中,給他的弟子講授一種修行心法,叫做“不淨觀”。佛陀作為當時的第一負責人和主要上司,由他親自抓落實,當然弟子們無不傾心相從。

這種修習法門,傳說就是佛陀發明的,他自己對此方法的态度是認可的。那麼比丘衆修煉會有什麼結果呢,佛經記載“得大果大福利”。然而事情都有兩面,與大福報相伴相生的竟然還有副作用,佛經記述,很多修習者習練以後竟産生“極厭患身”的念頭,說白了就是極度厭惡自己的肉體,從裡到外的厭惡,極端到什麼程度呢,佛經原文說,“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岩自殺”,歸根到底就是“極生厭患惡露不淨”。

更有比丘讓其他比丘殺死自己,其中有一個比丘,就跑到鹿林找外道(非佛法修持者)叫鹿林梵志子,對這個外道說,“賢首,汝能殺我者,衣缽屬汝時”,稱呼他為外道賢者,如果你能殺死我,我的衣服财物就都贈送給你。

鹿林梵志子很高興“效勞”,殺掉比丘後,他持刀來到跋求摩河邊清洗兇器,這時有天魔(或許就是他自身心魔)對他說,你這是大善行,幫助比丘們解脫圓滿,而你也能收獲他們的财物,真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有了這樣的“鼓勵”,鹿林梵志子“聞贊歎已,增惡邪見”,惡念膨脹之下,他做了慘絕人寰的事情,就在比丘衆修行的跋求摩河道場,“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爾時”。

半個月之後,佛陀再次召集信衆,考察大家的修行進展情況,發現弟子們少了很多,問阿難尊者,“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阿難就把情況說了,可以想見當時阿難焦慮急迫的心情,希望佛陀趕緊想辦法,為大家解決心中疑惑,讓大家“樂受正法,樂住正法”,避免發生這樣的慘劇。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佛陀的這門修持心法叫做“不淨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門功法,從許多佛經記載可以看出,最初修行的比丘們,由于定力低下,很容易被外物滋擾,導緻心緒不甯,影響修道的功果。本來是出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導緻修習者厭惡自身,厭惡到要結束自己生命,連續六十名比丘被殺死,加上之前自殺的,可能超過百人,是什麼原因導緻意外副作用,以緻于被外道有機可乘發生慘劇呢?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當時釋迦牟尼佛住在舍衛國一個叫做祇樹給孤獨園的地方,早上弟子們都出去化齋,阿難尊者和一位叫婆耆舍的尊者同行,結果路上,這個初級尊者看到漂亮女子,竟然生出欲望,“貪欲所覆故,熾然燒我心”,欲望像烈火一樣灼燒着他的内心。

這還是一位長期跟随佛陀修行的尊者,也難逃欲望誘惑的厄運。當時他請求阿難幫助,阿難就告訴他“當修不淨觀,常一心正受,速滅貪欲火,莫令燒其心”。阿難推薦給婆耆舍的“不淨觀”,就是佛陀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樣的困境想出的方法。

什麼是不淨觀呢,《南傳增支部經》中對具體方法這樣描述,“自足下而上,自發頂而下,以皮為邊際,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之此身”,說白了,這個修持法門就是把人的身體看做是不幹淨的污穢之身,别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由此産生厭惡感,最終消除情欲誘惑,達到清心寡欲的目的,說起來是非常對症的。

佛陀宣講不淨觀後,諸位弟子修行産生厭倦肉身的念頭,或者自殺,或者請求别人殺死自己,這不是佛陀“不淨觀”的初衷。這種異常情況,被邪神利用,趁機鼓動殺人兇手鹿林梵志子做“功德”,連續殺死60名佛弟子。隻能說,是邪惡神魔鑽了佛弟子修行的漏洞,殺人破法是他們的真正目的,度人解脫隻是惡念的僞裝。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雜阿含經·卷第三一一》有另外一個故事,話說釋尊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樓那,想要外出傳教,佛陀說那個地方對佛法不友好,經常發生打罵甚至殺死比丘的事情,你怎麼辦?富樓那的回答是,“世尊!若西方輸盧那人脫殺我者,當作是念——,有諸世尊弟子當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以繩自繫,或投深坑。彼西方輸盧那人賢善、智慧,于我朽敗之身,以少作友善,便得解脫。” 富樓那說,曾經有佛弟子厭患身軀,以各種方式自殺(指的是修不淨觀引發的跋求摩河慘案)。如果那個地方的人真的要殺自己,那他們就是大智慧大賢良,這副朽敗之身,不用求人,借他們的手即可得到解脫。

富樓那對佛陀講的,是他對修行的另一種了解,這是佛陀和律法所允許的,是以不是自殺。

因為,以生命結束作為達成正果的方式,也不都是走火入魔的極端方法,按照佛理,當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在壽命還有存餘的情況下,主動舍棄壽命選擇入滅,叫做“(無餘)涅槃”,這是果位更新,而不是自殺。

當然,作為初級弟子,欲望誘惑滋擾是魔,随意放棄生命也是魔,跋求摩河慘案畢竟并非是佛陀想看到的事情。隻是依照不淨觀修持,導緻厭世情緒是正常的,這正是修不淨觀需要達到的效果,但是,修不淨觀的目的,是幫助修行者排除感染努力精進,而并非追求消極自殺。

實際上,在跋求摩河慘案之後,佛陀就為出家衆制定了“殺戒”作為限制,成為各部律典公認的戒律之一。依各部律典,幫助别人自殺,或鼓勵、贊歎别人自殺,都等同于親手殺人,是犯戒的大罪過。

佛法也有副作用,修行者走火入魔,跋求摩河慘案超60名比丘被殺死

原創作品,版權屬于頭條号"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歡迎關注。

文章相關圖文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公共資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