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作者:這才是戰争

宋朝在史學家們口中是個不堪的存在,但在許多網友口中卻是個偉大的存在,不論兩者的出發點如何,我們都必須承認宋朝是中國曆史上軍事實力最弱,對内外都疲軟的一個國家,北宋一朝也隻有宋夏前線的西北大軍可堪一戰,西北邊軍也就必須擔負起戍邊和平叛的雙重任務。

侬智高叛亂是北宋曆史上一次有名的叛亂,事實上侬智高到底屬不屬于北宋都是值得商榷的。侬智高和當時很多居住在山區或是中原無法管轄的地帶部族酋長一樣,他們事實上是那個地區的王,但是為了抵禦外患或是為了不遭受中原王朝的打擊,都多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接受其官位。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在中國曆史上實行這種體制的地區主要是南方廣大的山區高原地帶,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簡單名義上的管理也在逐漸向直接管理轉變。到了北宋時代,宋的狹小疆域中就多是直接管理的地區了,隻有在嶺南地區這些如侬智高一樣的強大土豪勢力仍然存在,但是也必須依托中央的力量處理他們與周圍勢力的關系,而侬智高依仗宋朝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對抗越南地方政權,安南。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事實上居住在廣西的侬智高本不想造反,畢竟相比宋朝自己的力量太過弱小,依托宋朝的一紙诏書就可以輕松平息與安南之間的鬥争。是以在一開始侬智高對宋朝給予很大的期望,但是宋朝出于對戰争的畏懼拒絕侬智高的請求,宋朝根本不想在越南這個熱帶地獄中為了一個侬智高戰鬥,哪怕這個風險極小也不是宋朝可以考慮的。事已至此,侬智高必須考慮奪下兩廣擴充地盤以使自己對抗南方的安南與北方的宋朝。

廣東和廣西雖然都帶着一個廣字,但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廣西十萬大山是少數民族的家鄉也是侬智高的大學營,廣東則因為廣州地區對外發達的貿易與平坦富庶的珠江三江洲,早就是中原王朝的集權之地。

兩者同處嶺南,一東一西,環境迥異且人口組成大不相同。廣東受制于廣西的地緣壓制,但卻遠比廣西富庶。侬智高知道必須在奪下廣西全境後快速拿下廣東地區,為自己赢得一個财富來源,隻有這樣才能赢得割據嶺南的可能性。

公元1052年,被宋朝拒絕封官的侬智高起兵反宋,宋朝在廣西南甯的駐軍根本不是侬智高的對手,十萬大山被侬智高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奪了下來,他自稱大南王,順河直下攻打廣東首府廣州。一路上的宋軍都不是侬智高的對手,沿江的諸多城市根本組織不起有力的抵抗。五月,侬智高包圍了廣州城,嶺南形勢一片危急。

遠在萬裡之外的開封府,宋朝在獲悉侬智高反叛之後就開始了剿滅侬智高的部署,這種部署采取了就近征兵,使用文人的老舊平叛套路。遙遠的距離使得宋朝的行動變得遲緩,現在廣州城隻能靠自己了。

廣州城在侬智高初露反心之時就開始做了防禦準備,侬智高軍隊雖然骁勇但卻都是沒有攻城經驗的蠻族,廣州高大的城池根本不是他們所能攻破的。五十餘日的圍攻使得侬智高大軍被拖在了廣州地區,為宋軍的集結赢得了時間,侬智高面對不停到達的宋軍開始産生了恐懼,他知道自己反叛之路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就隻有逃跑一途。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侬智高大軍開始向廣西自己的老家逃竄,一路上侬智高的大軍避開宋軍營壘不與之戰鬥,一心一意地向廣西進發,很快宋軍就與侬智高大軍遭遇在了白田地區,雙方的野戰暴露出了宋軍的巨大問題--戰鬥力薄弱。宋軍主帥隻能依托身先士卒的勇氣率領部隊作戰,結果在戰鬥中身亡,這支阻擊部隊就被侬智高全部殲滅了。

宋仁宗得知戰況後,立刻想到了宋軍戰鬥力最為強大的西北邊軍。他即刻指令西北邊軍向嶺南開拔,精銳宋軍就這樣依托着大宋境内的道路開始了一場萬裡行軍之路。宋仁宗明白有了好的士兵還不夠,還要有一名強大的主帥,這個人毋庸置疑隻能是西北邊軍的将領狄青,北宋王朝最強大的将軍。當時北宋的軍隊屢次被西夏打得大敗,而黨項人卻對狄青畏懼如虎,狄青與西夏作戰時,常常披頭散發、帶着銅面具,突破馳騁于敵軍之中,西夏軍均望風披靡,沒人敢擋。正因為戰功卓著,此時的狄青已官拜樞密副使,對行伍出身的士卒來說,這是個奇迹。

但是關于給不給狄青設定副手卻讓滿朝文武為難,最後在龐籍這位老長官的關照下,狄青得以輕裝上陣,統一将令以平叛侬智高。

與軍事政策同時的就是宋朝的經濟政治政策,大宋派出專員修繕被侬智高摧毀的城市,所有被戰火毀滅家園之人都可以免除賦稅,宋朝還對侬智高的老家進行經濟封鎖,穩住了兩廣地區的混亂形勢,不使兩廣有再次陷入戰火的可能。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狄青到達戰場之後就開始了對軍隊紀律的整頓,幾番下來宋軍的紀律得到了規範,戰鬥力也是以得到了加強。之後宋軍就開始對侬智高的軍事行動。侬智高叛軍占據南甯長達兩年,對于南甯極其關鍵的要塞昆侖關有着極強的掌控力,尤其是巍峨的昆侖關實在是宋軍前進最大的難題。

狄青面對這個情形先是指令大軍不作進攻姿态麻痹侬智高,然後大軍急行軍一日時間到達了昆侖關。狄青在當天夜裡就率領先鋒部隊越過了昆侖關,侬智高最大的保命依仗被狄青輕易奪了下來,侬智高不得不率兵與宋軍決戰。

狄青,北宋最強大的将軍,沒有之一

侬智高将大軍分成三個陣列對抗宋軍,宋軍也是分為三個部分對抗敵軍。戰鬥一開始右路宋軍将領就戰死沙場,左路宋軍将領不待狄青率領大軍搶占制高點就出擊侬智高軍陣,在他的沖擊之下侬智高大軍被分為兩個部分,狄青即刻指令擅長山地戰的黨項騎兵出擊,騎兵包抄了敵人,然後開始對敵軍不停地沖擊。侬智高軍隊哪裡見過如此可怕的騎兵部隊,大軍在沖擊之下慘敗,至此狄青就收複了南甯,解決了威脅嶺南之地的侬智高叛亂行為。

本文作者:屯墾西路,公衆号“這才是戰争”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衆号“這才是戰争”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衆号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機關任職,緻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争行動有個人獨到的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争》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衆号名亦為“這才是戰争”,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