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愁·探尋最美古村落|太行深處“靠山家”

視訊加載中...

位于河北省井陉縣南障城鎮的呂家村,地處晉冀交界太行山深處。村内明清古民居以石為牆、以石築窯、依山而建,青石灰瓦的古老院落背靠青山、錯落有緻,當地俗稱“靠山家”。2012年,呂家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近年來,呂家村深入挖掘古村名鎮曆史文化資源,通過完善村内公共服務設施、舉行實景民俗表演、探索旅遊文化運作等方式,将村中屋舍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更新打造成民宿、餐廳、咖啡館、書吧等,在古樸滄桑的外表下給老房屋注入時尚文藝的新活力。太行深處“靠山家”從“藏在深山人難至”變身熱門旅遊打卡地,讓遊客流連忘返,村民靠發展旅遊走上了小康路。

鄉愁·探尋最美古村落|太行深處“靠山家”

石家莊市井陉縣南障城鎮呂家村景色。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2020年,一部根據呂家村曆史文化故事打造的實景情景劇《夢回呂家》讓呂家村走紅網絡,成為遠近聞名的“劇境藝術村”。

“我們選取了古村落漫長曆史中的一個橫截面,讓文化元素成為旅遊的新亮點。”《夢回呂家》編劇兼導演尹紫峰說,最初是到呂家村投資民宿和餐廳,了解到村裡的故事後,依托古村落資源和曆史文化特點,創作了《夢回呂家》情景劇,節假日實景演出讓遊客參與互動身臨其境。拿起鋤頭幹活,放下鋤頭演戲,有10多名村民在《夢回呂家》情景劇中有量身定制的角色。

鄉愁·探尋最美古村落|太行深處“靠山家”

遊客在呂家村拍照遊覽。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原來旅遊的人也不少,卻掙不到錢,遊客在古村落轉一圈就走,留不住人。”呂家村黨支部書記呂軍說,通過《夢回呂家》情景劇,遊客了解了古村落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留下來體驗古村落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

實景劇也帶火了呂家村的民宿,呂軍說,村裡以農戶自營或村集體統一對外招商出租等多種方式進行民宿營運,通過打造發展民宿,給村集體、農戶、經營者都帶來了紅利。

今年37歲的袁克甯原來是一名設計師,2017年來到呂家村,為該村設計咖啡廳、餐廳以及村内的景觀,随着對古村落了解越來越深入,慢慢喜歡上了這裡。從2018年開始,袁克甯陸續從村裡租了8個院落,開起了“造物”民宿。“院子裡很多東西都是自己設計就地取材,從村裡找的木料和一些裝飾品,保持古村落的韻味,讓遊客有個完全放松的場所。”袁克甯說。

鄉愁·探尋最美古村落|太行深處“靠山家”

呂家村老舊建築改造而成的咖啡館景觀。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三滴水院落、白磨坊咖啡廳、觀山餐廳……“咖啡廳和書吧是遊客必經之地,古村落也需要結合一些時尚文化來吸引年輕人。”随着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29歲的呂海燕從石家莊市區回到自己的老家,在村裡當起了導遊。

沿青石路拾級而上,以山石打造的明清古民居群依山而建,錯落有緻,村中仍留存有三滴水院、日月樓、繡樓院等多座完整古建築。“在這裡遊玩住宿,可以體會古民居的獨特魅力,在石窯結構的咖啡吧,可以讀書、品嘗糕點、喝咖啡,悠閑地放空自己。”呂海燕說。

鄉愁·探尋最美古村落|太行深處“靠山家”

遊客在呂家村老舊建築改造而成的書吧休閑遊玩。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鄉村也需要結合碰撞一些外來文化和藝術,在古樸自然的古村落裡打造出各個年齡段的人喜歡的場景和環境。”尹紫峰說,下一步還将繼續推進“劇境藝術村”的概念來吸引遊客,帶動更多文旅項目的發展。(記者駱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