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作者:黃小廚

一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是不是心裡立馬就有了答案。

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飲食喜好,以及完全不能接受的天敵食物。比如蔥姜蒜、香菜、各式内髒下水、榴蓮、臭豆腐……這些的存在,絕對稱得上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最基礎的蔥姜蒜香菜,歡迎大家評論區一起分享什麼是你的最愛、什麼是你的天敵。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愛吃姜的黃小廚本廚©圖源《向往的生活》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香菜應該是喜惡最分明的一種了。

對于喜歡香菜的人來說:香菜簡直是美食界的點睛之王,而在讨厭香菜的人眼中,香菜就是植物界的臭蟲!吃什麼都不能有香菜的存在。國外還有人專門做了個網站——反香菜聯盟,他們希望香菜從地球消失。

看看黃小廚本廚做的香菜清蒸臭豆腐,大愛or害怕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香菜,學名是芫荽(yán suī),也叫香荽、胡荽,是一種有強烈氣味的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和芹菜、胡蘿蔔和茴香同屬傘形科。原産于歐洲地中海地區,西漢張骞去西域帶了回來,而後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

雖然有很多人對香菜恨得瘋狂,但在喜歡吃香菜的人眼中,香菜真的是很多美食的點睛之筆。

各種涼拌菜,用食鹽醬油米醋辣椒香油調味,最後撒一把香菜末,好吃值up!吃川味火鍋時,油碟裡也少不了香菜,直接涮着吃,也非常的美味。吃面、嗦粉、麻辣燙、燒烤……香菜都是百搭。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而且香菜的根莖葉籽都是可以食用,國外很多美食都離不開這些。

香菜根的味道比葉子更加濃烈,泰國菜和印度菜中,非常常用。

香菜幹燥的果實也是一種香料,也就是「芫荽籽」,很适合用來腌制食物。是以歐洲人經常用香菜葉子、籽和醋等混合來腌制肉類。現如今,歐式香腸中還常常會加芫荽籽。

把芫荽籽磨成細粉也是一種調味料,調配咖喱就會用到。

墨西哥的經典醬料Salsa莎莎醬,在制作中就會用到香菜,用莎莎醬拌米飯中、卷在墨西哥卷或是taco裡,都很好吃。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圖源網絡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一道菜上桌前如果可以撒點香菜,那也可以來點蔥花。

但蔥也是讓很多人渾身膈應,不管吃啥,隻要裡面有蔥,要麼不吃,要麼想方設法全挑幹淨。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而且蔥還分大蔥和小蔥,這也是南北方飲食差異的一部分。在南方人眼中,蔥算是佐料,甚至可有可無,但在北方人眼中,大蔥簡直就是一道菜,過冬除了囤白菜,也得囤大蔥。而且北方的蔥,巨高巨大無比。

特别是山東的章丘大蔥,可謂是蔥中之王。2017年,章丘的「大蔥節」上,有一顆高達2.51米的大蔥被評選為新一屆「蔥王」。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山東人民愛吃大蔥自然也不用多說,還有一個地方也酷愛蔥,特别是小蔥,那就是上海人。

上海本幫菜簡直就是蔥燒一切蔥燒黃魚,蔥烤大排,蔥燒海參,蔥燒芋艿,蔥油蠶豆……蔥油面、蔥油餅、蔥油花卷,主食也都是蔥香味滿滿。

就連上海人最愛吃的零食都是蔥味餅幹。萬年青和三牛牌的蔥香餅幹,絕對是上海老牌零食的扛把子。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順帶安利超好吃的黃小廚蔥油拌面

黃小廚小廚有面蔥油拌面 ¥39.9 購買

除了大蔥和小蔥,其實還有兩種在日常烹饪中不太常見的蔥類。

一種是更為纖細的香蔥,又叫蝦夷蔥,味道比我們常說的小蔥淡些,是歐洲的常用調料,可以了解為西餐中的小蔥。可以用在炒蛋、司康還有沙拉中,非常的百搭,而且烹饪後香味也比較突出。

另外一種形狀上更像洋蔥的珠蔥,也就是嶺南地區熟知的紅蔥頭,在廣東福建和台灣地區使用頻率很高。比如鹵肉飯裡的靈魂紅蔥酥,以及道地的沙縣小吃馄饨湯,裡面也是有紅蔥頭的特殊香味。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炸好的紅蔥酥©圖源網絡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接下來輪到姜了。不知道多少人在吃菜時不小心吃到了姜,能保持神色不變?反正本編不行,但凡誤食哪怕一小粒姜,這頓飯就瞬間沒滋味了。

姜的被喜愛程度也不高,而且在菜裡極度會隐藏自己。但不得不說姜自身是帶着許多光環的,這也導緻很多不吃姜的人,雖絕不會入口,但也可以容忍姜的存在。

姜是去腥的一把好手,炖肉時會必不可少地加入老姜。但如果實在接受不了用老姜去腥,本編教大家更好的去腥好手檸檬可以去除魚類的腥味,炖肉可以加桂皮,不僅能增香,也是肉腥味的天敵。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黃小廚的金湯檸檬魚

生姜的藥理作用也很大,有「冬吃蘿蔔夏吃姜」的養生之說,很多中藥中也都會加入生姜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比如,感冒常會喝姜水,主要取決于生姜的發汗作用,在發汗的時候生姜可以去除人體的寒氣,對于風寒感冒特别好用。

同時生姜也是美容養顔佳品,生姜紅棗茶、生姜桂圓茶等這一系列的茶飲也具有養顔養生作用。

生姜也是有好幾種的,不同的姜,也有着不同的功效與烹饪特色。上面說的大多指常見的生姜,也就是嫩姜成熟再曬幹後的樣子,是以生姜口感辛辣,肉厚且纖維組織比較明顯。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仔姜又被稱為嫩姜,口感脆嫩,水分足,辛辣味較淡,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炒鴨肉、牛肉。川渝料理中常用仔姜來增香添味,四川人還喜歡用它來做泡菜。

在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是沙姜,有着獨到的香味和不太明顯的辛辣。椰子雞的靈魂蘸料以及廣東名菜沙姜炒雞,都少不了一塊搗碎的沙姜。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椰子雞火鍋蘸料必備:沙姜碎、小米椒、小青檸©圖源網絡

南姜又稱為高良姜或蘆葦姜,味道與肉桂有些相似,辣中帶甜,辛辣味比生姜更重一些,香味濃郁。潮汕地區常用它來去除魚腥,也是是制作東南亞美食不可或缺的食材。

黃姜也叫姜黃,主産地是印度、印尼和中國。各國黃姜的品種、口味、顔色略有不同。在我國黃姜大多入藥使用,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而在印尼,很多菜式都會用到黃姜,印尼旅遊部在2014年就正式将黃姜飯即墩本認定為印尼國菜。

黃姜飯就是用黃姜烹制的米飯,主要配料有蔥、大蒜、檸檬草和椰奶,有時,還加一些丁香和月桂葉來增味。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黃姜飯©圖源網絡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最後,終于輪到大蒜了。蒜的種類沒有那麼複雜,但無論是瓣兒蒜還是獨頭蒜,生吃的時候能感受到明顯的「辣」感,而無論生熟,吃過蒜的嘴巴裡也會有一股味道,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蒜的原因。

但「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特别是北方人,在吃面的時候,必須來幾瓣蒜就着,一口面一口蒜,得勁得不行。

除了生蒜,還有腌制過的糖蒜,多了酸甜少了辛辣,非常開胃下酒,也是北京人吃銅鍋涮肉的必備。羊肉、糖蒜、二八醬 ,便是老北京銅鍋涮肉的正确打開方式。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但在蔥姜蒜以及香菜這幾樣中,蒜香味算是應用最廣泛接受度也廣泛的。

雖然蒜不好吃,但蒜香排骨、蒜香雞翅、蒜香小龍蝦……就真讓人無法拒絕。這是因為大蒜中的味道物質,在經過烹饪之後,辛辣感減弱,香味變濃,是以蒜香味型主導的菜肴中,都有迷人的香味。

剁碎的蒜蓉,也好接受得多。蒜蓉粉絲、蒜蓉大蝦、蒜蓉扇貝……終究還是美味戰勝了喜好。

說起蒜蓉,海南人也很有話語權,不管是特色海南粉、湯粉伊面,還是日常炒菜、做海鮮,哪怕是炸串等各種小吃,都會搭配各色風味的蒜蓉。在海南人眼中,蒜蓉幾乎可以搭配各種蘸料,任何食材。

終極發問:吃不吃香菜、蔥、姜、蒜?

最後,本編想說,不管是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都是很常見的個人習慣。是一種飲食上的特殊性,并不是「事兒多、挑剔、被慣壞……」更不要上升到什麼對與錯。

是以,今晚本編要去嗦粉,不要蔥double香菜的那種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