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作者:少年不戴花

“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這個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的人,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出生于本所

寶曆十年(1760年),葛飾北齋出生在江戶葛飾郡本所割下水的一間普通民房裡,姓川村氏,幼名時太郎,後改名為鐵藏。他的養父是幕府的禦用磨鏡師中島伊勢。但後來中島伊勢令其親子繼承家業,葛飾北齋就此離開,并回到原來的家族。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1835 年 葛飾北齋

《吸他的煙鬥的老漁夫》

(自畫像)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1834 年

《燕子,秋海棠和草莓》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布谷和杜鵑花》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1808 年 - 1812 年

《Ogi-ya的新年》

從師勝川春章,學習繪畫

安永七年(1778年),葛飾北齋從師于勝川春章,并在江戶的勝川畫室工作15年。這期間他同時學習了狩野派唐繪、西洋畫法,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寬政五年(1793年),葛飾北齋的老師勝川春章去世。次年,北齋由于和同僚春好不和,離開了勝川畫室。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1827年

《岸路後面的阿美達瀑布》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1831年

《笑般若》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江戶時代

《木曾海道小野瀑布》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小島彌太郎和阿卡布祖》

繼承名号“宗理”, 創作《風流無くてななくせ》

寬政七年(1795年),葛飾北齋迎來了他事業的第一個高峰,他在江戶繼承了“淋派”畫師“宗理”的名号。此後,他的作品以狂歌本為主。其中的代表作是《風流無くてななくせ》,這是他繪制的衆多美人圖中最重要的一幅。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出讓名号“宗理”,改名“葛飾北齋”

寬政十年(1798年),葛飾北齋把“宗理”的名号讓給門人琳斎宗二,自己改名為“北齋辰政”。文化二年(1805年),改名為“葛飾北齋”。此時北齋描繪的作品由風俗畫和美人畫逐漸轉向為風景畫。北齋結合以前諸位大師的創作經驗和西方的繪畫技巧,為浮世繪風景畫的創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改号“戴鬥”,發刊《北齋漫畫》

文化七年(1810年),葛飾北齋開始使用“戴鬥”這一畫号。此後幾年間,在江戶,他出版了一些指導繪畫的範本書,例如《略畫早指南》(1812年)等,用于指導門人學習繪畫。之後北齋前往關西(大阪、紀州、伊勢等地)旅行。文化十一年(1814年),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初編發刊。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創作達摩半身像,改号“為一”

文化十四年(1814年)10月5日,葛飾北齋在名古屋西挂所(西本願寺别院)境内創作120畳大達摩半身像。年底,葛飾北齋前往大阪、伊勢、紀州、吉野等地旅行。文政三年(1820年),葛飾北齋把“戴鬥”的畫号出讓給門人鬥円樓北泉,自己改号“為一”。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創作《富嶽三十六景》,改号“畫狂老人”

文政末年(1833年),葛飾北齋創作了為他赢得世界性榮譽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共46枚。《富嶽三十六景》,是北齋在關東地區不同的地方觀察富士山後曆經心血所做。對于北齋的這些精美作品,著名美術史學家秋山光合認為:“這幾幅作品将日本繪畫以往所有的成就再一次集中的展現出來了。”天保五年(1834年),葛飾北齋放棄了為他迎來巨大成功的“為一”畫号,轉而使用“畫狂老人”。從此開始,北齋的木闆錦繪作品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肉筆畫”(“肉筆畫”是直接畫在紙上或絹本上的手繪彩圖)。此期間,北齋創作了《富嶽百景》。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神奈川沖浪裡》

《神奈川沖浪裡》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于1832年出版,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這幅畫非常小,高25.7cm,寬37.9cm,拿A4紙做例,它比A4紙稍微大一點點。它描述巨浪威脅神奈川沖(神奈川外海)的船隻,以富士山為背景。圖中描繪的驚濤巨浪掀卷着漁船,船工們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圖像,遠景是富士山。看似簡單的構圖卻又蘊含着幾何原理,三角形和圓形相結合,在當時是一種開創性的構圖形式。整幅畫給人一種秩序感,北齋把視點放得很低,看畫的人會覺得自己也在海上,和船上的人一樣,面臨着這場逃不掉的浪潮。《神奈川沖浪裡》會給我們一種層疊的感覺。這幅作品是北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之一,更是全世界人民看過最多遍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前往小布施,創作《怒濤圖》

天保十三年(1842年),由于日本國内的政治動蕩,江戶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平靜。于是葛飾北齋前往信濃國高井郡小布施的高井鴻山府邸拜訪。天保十五年(1844年),葛飾北齋在小布施町旅遊途中創作了《怒濤圖》。事實上,此時北齋的光芒和榮耀早已經被年輕的歌川廣重奪去。北齋失去變化的畫風,漸漸失去了市場。盡管如此,耄耋之年的北齋仍然倔強的堅持創作。此時的北齋還像孩子一樣地說過:“如果再給我十年壽命,我将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去世于淺草

嘉永二年(1849年)元月,葛飾北齋抱病創作了他的最後一幅作品—《富士越龍》。畫面上具有鮮明“北齋風格”的富士山,以及一如既往的精緻筆法。三個月後,北齋在淺草聖天町遍照院中去世,享年90歲。2000年,美國雜志《生活》把葛飾北齋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贊揚他一生都在力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的畫更加完美的精神。葛飾北齋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葛飾北齋的版畫,在19世紀可謂魔幻現實主義到了極點。

這時大清還沒有完,正值道光年間,持續閉關鎖國。

這時歐洲在工業革命,商船跨越大洋,蒸汽火車從鐵路上呼嘯而過。

我想,如果我是道光年間的我,怕是覺得這東瀛文化驚世駭俗吧。

可是今天,它跨越了200年,從日本到歐洲,大大方方出現了在我的生活中。

可謂跨次元到了極緻。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名畫名家丨葛飾北齋與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畫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