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室内樂】貝多芬 - 大提琴奏鳴曲及變奏曲全集(2021) [24-88,2]
Duo Sinossi - Beethoven - Complete Cello Sonatas & Variations (2021) [24-88,2]
一起探索無盡的音樂世界!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9n6cue/duo-sinossi-beethoven-complete-cello-sonatas-variations
專輯發行:
2021
HRA釋出:
25.06.2021
标簽:OnClassical
流派:古典
子體裁:室内樂
藝人:多西諾西
作曲家:路德維希·範·貝多芬
19世紀初及更早,包括鋼琴在内的合奏奏鳴曲通常被稱為“有器樂伴奏的鋼琴奏鳴曲”。例如,貝多芬的第一部小提琴奏鳴曲被出版為“有小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雖然大多數 18 世紀的大提琴奏鳴曲都是為連續演奏而寫的,鍵盤部分的左手通常是大提琴的兩倍,但貝多芬因創作了該流派中的一些第一部以寫出鋼琴部分為特色的作品而受到贊譽。
貝多芬創作的前兩首大提琴奏鳴曲作為作品出版。 5 于 1796 年,獻給弗裡德裡希·威廉二世。他們被認為是為着名的大提琴家讓-路易·杜波特寫的。作為時代報告的編年史,他們在法庭上播放了幾次。兩首奏鳴曲,作品。 5 的意圖是不朽的,即使它們由兩個樂章構成(在兩首樂曲中,開場樂章都呈現出冗長的介紹,然後是奏鳴曲形式的快節奏樂章,暗示第三樂章的存在)。
第三大提琴奏鳴曲,A 大調,作為作品出版。 69,寫于 1808 年,與之前的奏鳴曲相比,總體上提出了更加平衡和透明的寫作。 “更好的作曲技巧讓貝多芬有可能自信地使用更少的音符,”小提琴家馬克·卡普蘭寫道。大提琴家 Steven Isserlis 将其描述為曆史上第一部賦予兩種樂器同等重要性的大提琴奏鳴曲。
兩首奏鳴曲,作品。 102(第4和第5号)創作于1812年底至1817年之間。在此期間,貝多芬受到了各種困難的挑戰,經曆了一段文字和比喻的沉默。随着他的耳聾變得極其嚴重,他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在 A 大調奏鳴曲之後七年,他們的作品的複雜性和他們富有遠見的性格标志着通常被稱為貝多芬“第三階段”的 A 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 101,同時寫成的開始。 ” 大提琴手瑪麗安娜·西納格拉 (Marianna Sinagra) 和鋼琴手洛倫佐·科西 (Lorenzo Cossi) 的 Duo Sinossi 提供了對五首樂曲以及三組變奏的解讀,強調了對位結構的豐富性和樂器的輝煌。
錄音是用兩對森海塞爾麥克風進行的。
洛倫佐·科西
最近被國際贊譽為 Honens 的五名決賽選手之一
加拿大卡爾加裡國際鋼琴比賽。
他在羅伯托·明楚克 (Roberto Minczuk) 指揮下與卡爾加裡愛樂樂團合作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一首 D 小調鋼琴協奏曲在美麗的傑克·辛格音樂廳赢得了全場起立鼓掌。
辛辛那提問詢者寫道:“Cossi 的技巧和對聲音的掌控簡直令人驚歎。他演奏出郁郁蔥蔥的管弦樂聲音并表演了驚人的壯舉,但總是帶有精緻的觸感。”
洛倫佐出生于意大利的裡雅斯特,在深受喜愛的小提琴家弗蘭科·古利的妹妹朱莉安娜·古利的指導下,在當地音樂學院完成了他的學業。
他的音樂教育與其他重要藝術家一起發展,如 Nino Gardi、Elisso Virsaladze、Joaquìn Achùcarro、William Grant Naborè 和 Jerome Lowenthal。
他有機會在國際鋼琴學院“科莫湖”和錫耶納的“基吉亞納學院”學習。
2011 年,他是全球入選的十位鋼琴家之一,參加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舉行的西部音樂學院夏季音樂節。
他的曲目範圍從巴洛克時代到當代音樂,對爵士樂和許多其他風格特别感興趣。
洛倫佐一直對室内樂着迷,他與許多重要的音樂家合作(他曾與大提琴家約翰内斯·莫澤、小提琴家費德裡科·阿戈斯蒂尼和傑夫·納塔爾、女高音阿曼達·魯克羅夫特)合作。
尤其是,他經常與大提琴家瑪麗安娜·西納格拉(Marianna Sinagra)合作,該合作關系可追溯到 2009 年。
Sinagra-Cossi Duo 最近在“V. Gui”佛羅倫薩國際室内樂比賽,此類比賽中最重要的比賽之一。
蒙紮“Rina Sala Gallo 比賽”的獲獎者,“G. 在戈裡齊亞和許多其他地方舉行的 Pecar 比賽中,洛倫佐兩次入圍着名的國際“F. Busoni” 博爾紮諾鋼琴比賽。
2014 年 11 月,他與埃米利奧·波馬裡科 (Emilio Pomarico) 指揮的盧森堡愛樂樂團在盧森堡演出了斯克裡亞賓的傑作《普羅米修斯》(《火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