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作者:電影兄弟推薦

被董卓把控的東漢朝廷任命為荊州刺史的劉表,單槍匹馬入宜城,求計于蒯良、蒯越、蔡瑁。蒯、蔡兩家都是襄陽附近的大族,本身就有實力。再加上這三位都不是等閑之輩,特别是蒯越,給劉表提出了具體安定荊州的政策。想必當時聽蒯越一說完,原來還滿是愁容的劉表一定笑容滿面。本來找不到出路的劉表,一下子有了可執行的解決辦法。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1、蒯越

于是劉表按照蒯越的計策,讓蒯越派人去招攬那些割據各地的宗賊。蒯越派人出去一趟,效果非常好,一下子來了五十五個(後漢書和三國志在這個數字上有差異,後漢書劉表傳說是十五個,三國志裴松之引述的司馬彪戰略說是五十五個,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采用了裴松之引述的數字五十五個)。等這些人到了之後,劉表就按照蒯越的計策,将這些帶頭的人全部斬殺,然後趁勢兼并了這些人的部屬,劉表一下子勢力大增。

看着史書上的這些記載,回到真實的曆史處境裡,有一個問題一定是大家想問的?為什麼這些割據一方的宗賊會來?而且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蒯越抓住了什麼心理,讓這些有一定實力的人,如此輕而易舉來受死?蒯越抓住的是這些剛剛舉兵的宗賊們,心理最大的虧缺,不安全感。而且蒯越很好的利用了劉表此時手上唯一有的一張牌——朝廷任命的荊州刺史。宗賊們趁勢割據一方,但誰都知道,這樣割據一方不是長久之計,朝廷一定會來平定。在這些宗賊心中最好的歸宿就是憑借自己手上的這點勢力,到時候和朝廷招撫的官員去談判。而來的宗賊數量多,足可見每一個宗賊的勢力、地盤都不是很大,他們時刻都有被别人吞并的危險。這時候有了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而且背後又有襄陽地界的兩大家族支援,這些人看中了這一點來投靠,沒想到跳進的卻是早為他們準備好的圈套。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2、劉表

從劉表平定荊州最重要的這一舉動看,當時東漢中央朝廷在底層百姓、普通宗族心中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劉表、蒯越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輕輕松松将原來亂做一團的荊州,瞬間平定了下來。在蒯越和劉表對話中,提到的那兩個人——長沙郡守蘇代、華容縣長貝羽有可能就在被殺的這五十五個人之中。因為後漢書、三國志緊接着提了兩個漏網之魚江夏宗賊張虎、陳生,這兩個人依然擁兵占據襄陽。

劉表這次派出了蒯越和另外一位謀士龐季,兩人單騎進襄陽城,輕輕松松把這兩人也勸降。畢竟此時的劉表不僅僅有朝廷的任命,同時還有了五十五個宗賊的手下。就這樣劉表在蒯越的幫助下,短時間内完成了平定荊州的任務,後漢書上書:“江南悉平。諸守令聞表威名,多解印绶去”。這裡所說的諸守,大部分應該是趁亂自己任命自己的,如今在劉表的威名之下,全部繳械投降,或逃跑。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3、荊州治所從漢壽到襄陽

劉表一戰成名,從此獨占荊州。劉表在荊州基本平定了之後,做了一個超常的舉動,将荊州的治所從之前的漢壽遷到了襄陽。背後的原因,大家一定也能猜得出來。襄陽的蒯、蔡兩大家族是劉表真正的依靠,要穩住荊州,就必須依仗這兩大家族,将治所遷過來那是必須的。可史書上并沒說,他是不是請示朝廷了,可東漢這麼一團亂麻之下,誰又管這是不是在劉表這個荊州刺史職權範圍内的事呢?

劉表平定了荊州,“理兵襄陽,以觀時變”。這時候的劉表對董卓控制的中央朝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真說不上好壞。如今外放的官員,對東漢朝廷來說,都像“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外放出去,都管不了了。到最後他是幫自己,還是站到讨伐自己的諸侯裡都很難判斷。而被外放出來的劉表确實也是這樣,對東漢朝廷并沒什麼感激之情,對董卓更是,一片亂局中,能審時度勢最重要。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4、人多勢重的諸侯們(《虎牢關》)

再回頭看一下,劉表所要審度的這個時局到底怎麼樣?之前說到,以袁紹為首的四路大軍在關東集結,要讨伐董卓。袁紹、王匡在河内,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在酸棗,袁術在南陽,孔伷在颍川,可面對據守洛陽的董卓,這四路大軍卻沒一個敢往前走的,都忌憚董卓的西北羌軍。真是沒讓尚書鄭泰說錯,這些舉起義旗的牽頭人,沒一個是能帶得了兵打得了仗的。

其中屯集在酸棗的這路大軍中,有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憤慨的和牽頭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說:“我們各位發動讨伐董卓這樣暴徒的義軍,如今大軍已經集合,各位還遲疑什麼呢?如果董卓以朝廷皇室的名義,據守都城洛陽,然後以君臨天下的态勢向東讨伐我們。雖然他不得人心,但對我們來說也是足夠大的挑戰。可如今董卓自己找死,焚燒皇宮廢棄京都,劫掠天子百姓,天下為之震動。如今全天下的人們都不知道該信服哪個朝廷。這難道不正是天滅董卓的時候嗎?咱們隻要奮起一戰,就可以平定天下。各位還遲疑什麼呢?”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5、集結的諸侯們(虎牢關)

如此一番話,可謂振聾發聩,而且分析的頭頭是到,切合當時的形勢。如今讨伐董卓的諸侯們,可能想都沒想過,會有這麼好的形勢,董卓居然焚燒京城洛陽,讓天下人一下子不知所歸,趁勢正好一局定乾坤。可這些諸侯們,都在猶豫什麼呢?說這些話的人,又是誰呢?

我們先看一下諸侯們,确實是多。可所謂人多力量大,也得分情況。打仗當然是人越多越好,可如果人多卻不同心,沒有有效的組織、訓練,人多反而會壞事。讨伐董卓的州牧、刺史、郡守們雖然多,可互相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統屬關系,誰都指揮不了誰。沒有統一的指揮,自然所有人都會觀望,沒有一個人想出來去送死。如今領頭的各位,更想看到的局面是有一個人出頭了,然後和董卓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再上去收漁翁之利。可每一個人都這麼盤算的話,所有的人就隻能比誰更有耐心,如今讨伐董卓諸侯所面臨的局面正是這樣。

十八路諸侯44:蒯越妙計助劉表定荊州,伐董諸侯躊躇不前遭吐槽

圖6、憤然帶兵讨伐董卓的那位(《虎牢關》)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常常也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堆人都喊的很好,可到最後卻沒有一個人動手的。最後即使有人動手了,也是一個人敢,剩下的人在旁邊圍觀、看熱鬧。讨伐董卓的諸侯們就是這樣的狀況。

諸侯們的耐心,确實等到了一個耐不住性子的,這個耐不住性子的是誰?他會面臨怎樣的局面?《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下期繼續。

感謝小王子的辛苦校對!歡迎關注【曆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争霸,看上一期,請點選《十八路諸侯43:劉表單馬入宜城,謀士給力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荊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