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作者:电影兄弟推荐

被董卓把控的东汉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的刘表,单枪匹马入宜城,求计于蒯良、蒯越、蔡瑁。蒯、蔡两家都是襄阳附近的大族,本身就有实力。再加上这三位都不是等闲之辈,特别是蒯越,给刘表提出了具体安定荆州的策略。想必当时听蒯越一说完,原来还满是愁容的刘表一定笑容满面。本来找不到出路的刘表,一下子有了可执行的解决办法。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1、蒯越

于是刘表按照蒯越的计策,让蒯越派人去招揽那些割据各地的宗贼。蒯越派人出去一趟,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来了五十五个(后汉书和三国志在这个数字上有差异,后汉书刘表传说是十五个,三国志裴松之引述的司马彪战略说是五十五个,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采用了裴松之引述的数字五十五个)。等这些人到了之后,刘表就按照蒯越的计策,将这些带头的人全部斩杀,然后趁势兼并了这些人的部属,刘表一下子势力大增。

看着史书上的这些记载,回到真实的历史处境里,有一个问题一定是大家想问的?为什么这些割据一方的宗贼会来?而且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蒯越抓住了什么心理,让这些有一定实力的人,如此轻而易举来受死?蒯越抓住的是这些刚刚举兵的宗贼们,心理最大的亏缺,不安全感。而且蒯越很好的利用了刘表此时手上唯一有的一张牌——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宗贼们趁势割据一方,但谁都知道,这样割据一方不是长久之计,朝廷一定会来平定。在这些宗贼心中最好的归宿就是凭借自己手上的这点势力,到时候和朝廷招抚的官员去谈判。而来的宗贼数量多,足可见每一个宗贼的势力、地盘都不是很大,他们时刻都有被别人吞并的危险。这时候有了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而且背后又有襄阳地界的两大家族支持,这些人看中了这一点来投靠,没想到跳进的却是早为他们准备好的圈套。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2、刘表

从刘表平定荆州最重要的这一举动看,当时东汉中央朝廷在底层百姓、普通宗族心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刘表、蒯越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轻轻松松将原来乱做一团的荆州,瞬间平定了下来。在蒯越和刘表对话中,提到的那两个人——长沙郡守苏代、华容县长贝羽有可能就在被杀的这五十五个人之中。因为后汉书、三国志紧接着提了两个漏网之鱼江夏宗贼张虎、陈生,这两个人依然拥兵占据襄阳。

刘表这次派出了蒯越和另外一位谋士庞季,两人单骑进襄阳城,轻轻松松把这两人也劝降。毕竟此时的刘表不仅仅有朝廷的任命,同时还有了五十五个宗贼的手下。就这样刘表在蒯越的帮助下,短时间内完成了平定荆州的任务,后汉书上书:“江南悉平。诸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这里所说的诸守,大部分应该是趁乱自己任命自己的,如今在刘表的威名之下,全部缴械投降,或逃跑。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3、荆州治所从汉寿到襄阳

刘表一战成名,从此独占荆州。刘表在荆州基本平定了之后,做了一个超常的举动,将荆州的治所从之前的汉寿迁到了襄阳。背后的原因,大家一定也能猜得出来。襄阳的蒯、蔡两大家族是刘表真正的依靠,要稳住荆州,就必须依仗这两大家族,将治所迁过来那是必须的。可史书上并没说,他是不是请示朝廷了,可东汉这么一团乱麻之下,谁又管这是不是在刘表这个荆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呢?

刘表平定了荆州,“理兵襄阳,以观时变”。这时候的刘表对董卓控制的中央朝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真说不上好坏。如今外放的官员,对东汉朝廷来说,都像“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旦外放出去,都管不了了。到最后他是帮自己,还是站到讨伐自己的诸侯里都很难判断。而被外放出来的刘表确实也是这样,对东汉朝廷并没什么感激之情,对董卓更是,一片乱局中,能审时度势最重要。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4、人多势重的诸侯们(《虎牢关》)

再回头看一下,刘表所要审度的这个时局到底怎么样?之前说到,以袁绍为首的四路大军在关东集结,要讨伐董卓。袁绍、王匡在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在酸枣,袁术在南阳,孔伷在颍川,可面对据守洛阳的董卓,这四路大军却没一个敢往前走的,都忌惮董卓的西北羌军。真是没让尚书郑泰说错,这些举起义旗的牵头人,没一个是能带得了兵打得了仗的。

其中屯集在酸枣的这路大军中,有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愤慨的和牵头张邈、刘岱、桥瑁、袁遗说:“我们各位发动讨伐董卓这样暴徒的义军,如今大军已经集合,各位还迟疑什么呢?如果董卓以朝廷皇室的名义,据守都城洛阳,然后以君临天下的态势向东讨伐我们。虽然他不得人心,但对我们来说也是足够大的挑战。可如今董卓自己找死,焚烧皇宫废弃京都,劫掠天子百姓,天下为之震动。如今全天下的人们都不知道该信服哪个朝廷。这难道不正是天灭董卓的时候吗?咱们只要奋起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各位还迟疑什么呢?”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5、集结的诸侯们(虎牢关)

如此一番话,可谓振聋发聩,而且分析的头头是到,切合当时的形势。如今讨伐董卓的诸侯们,可能想都没想过,会有这么好的形势,董卓居然焚烧京城洛阳,让天下人一下子不知所归,趁势正好一局定乾坤。可这些诸侯们,都在犹豫什么呢?说这些话的人,又是谁呢?

我们先看一下诸侯们,确实是多。可所谓人多力量大,也得分情况。打仗当然是人越多越好,可如果人多却不同心,没有有效的组织、训练,人多反而会坏事。讨伐董卓的州牧、刺史、郡守们虽然多,可互相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统属关系,谁都指挥不了谁。没有统一的指挥,自然所有人都会观望,没有一个人想出来去送死。如今领头的各位,更想看到的局面是有一个人出头了,然后和董卓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再上去收渔翁之利。可每一个人都这么盘算的话,所有的人就只能比谁更有耐心,如今讨伐董卓诸侯所面临的局面正是这样。

十八路诸侯44:蒯越妙计助刘表定荆州,伐董诸侯踌躇不前遭吐槽

图6、愤然带兵讨伐董卓的那位(《虎牢关》)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常常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堆人都喊的很好,可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动手的。最后即使有人动手了,也是一个人敢,剩下的人在旁边围观、看热闹。讨伐董卓的诸侯们就是这样的状况。

诸侯们的耐心,确实等到了一个耐不住性子的,这个耐不住性子的是谁?他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十八路诸侯》这一期就到这里,下期继续。

感谢小王子的辛苦校对!欢迎关注【历史深处】,细品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看上一期,请点击《十八路诸侯43:刘表单马入宜城,谋士给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