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沒一兵一卒空有一支委任狀的劉表,謀士蒯越該如何為他謀劃

作者:電影兄弟推薦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

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後,單馬入宜城,和蒯越、蔡瑁讨論接下來怎麼辦,尋求在襄陽附近很有實力的蒯、蔡兩家的支援。當時在場的還有蒯越的哥哥蒯良。

面對沒一兵一卒空有一支委任狀的劉表,謀士蒯越該如何為他謀劃

圖4、蒯越

劉表既然來了,也把要求的人也召集來了,自然一上來就把自己當荊州刺史面臨的難題,都先抛出來:“荊州各地宗族勢力強大,各自占據地盤,沒有一個歸附朝廷。如果袁術趁勢再來攻擊,恐怕我這荊州刺史沒當幾天就大禍臨頭了。我本來想征兵,可又怕征集不到。各位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劉表訴說了困難,以及自己的想法,然後征求大家的意見,變現的相當坦誠。

第一個回應劉表的是蒯越的哥哥蒯良。蒯良這麼說:“大家之是以不歸附,是因為當局的人沒有足夠的仁者之心。而大家歸附了還是不能安定,那就是這位當局者義行不足。如果施行仁義,大家就會像流水一樣跑到你這裡來,那還用擔心征集不到興兵的兵丁呢?“

面對沒一兵一卒空有一支委任狀的劉表,謀士蒯越該如何為他謀劃

圖5、劉表和将領議事(《跨江擊劉表》)

蒯良顯然是受了儒家仁義的影響,所說的是儒家一直宣揚的那一套。有了仁義,就什麼都有了。可是對當下面臨如此困局的劉表有什麼益處呢?劉表聽後也許隻得連連點頭,可劉表面臨的困局一點都沒有改變。

看自己的哥哥這樣大發議論、空談,一旁的蒯越看不下去了,等劉表問他意見的時候,他這樣說:“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兵馬也不在多,而在于人心的歸向。袁術有勇而沒有決斷,而占據長沙的蘇代、華容的貝羽都是武人,不足慮。而且各地宗賊的領袖都貪财且殘暴,各地都防範着這些人禍害鄉裡。我手下有幾個能說會道的人,隻要派遣他們到宗賊首領處加以利誘,宗賊首領們必定率衆而來。到時候,咱們隻要抓住時機,誅殺那些殘暴無道的宗賊,收編安撫他們的部衆。這樣一來,荊州的軍民和百姓,都會因為閣下的恩德而扶老攜弱而至。有了足夠的兵馬和百姓,到時候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在傳檄荊州八郡,這樣荊州一下子就平定了。等到袁術他們反映過來,急忙趕過來的時候,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面對沒一兵一卒空有一支委任狀的劉表,謀士蒯越該如何為他謀劃

圖6、荊州地圖

蒯越先上來駁斥了自己哥哥,先别在這麼亂的局面下,講什麼仁義,這時候權謀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又分析了一下形式,得出的結論就是,袁術和宗賊都沒有什麼可憂慮的。進而給了劉表具體而可執行的建議。面對蒯良、蒯越兩種完全不同的謀士,你更喜歡那一個?想必你一樣更願意聽蒯越的,畢竟隻高談闊論沒有什麼屁用,隻有拿出切實可解決的辦法,才是最關鍵和重要的。

雖然從心底裡,劉表肯定是更欣賞弟弟蒯越,但同時誇了這弟兄兩個一下,說“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 子柔蒯良的字,異度是蒯越的字。劉表拿着春秋時期勸阻晉文公提出避免“涸澤而漁”的雍季來誇蒯良。而用涸澤而漁同一個故事中,晉文公手下另一位多謀的大臣狐偃(臼犯)來誇贊蒯越。如果完全按曆史原型,劉表的話中誇贊蒯良多一些,但劉表和晉文公一樣去按着蒯越的建議行事。依照蒯越的建議,劉表真的能平定已經亂做一團的荊州嗎?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歡迎關注已入駐各大平台的【曆史深處】,搜尋曆史深處關注即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