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作者:江西吉安王福星

李淵的生母獨孤氏,與大隋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是親姐妹,李淵和楊廣是姨表兄弟。李淵的嫡次子李世民,娶了楊廣的女兒楊氏。楊氏是李世民的遠房小表妹,她嫁給李世民之後,為李世民生了兒子李恪。李恪因為李世民一句“英果類我”,被盛傳是李世民最聰明的兒子。筆者今天溫習史書,卻發現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個兒子,也是第二個的庶子。按照古代“立嫡以長”的原則,李恪是李世民第五順位繼承人。排在他前面的繼承人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李寬。由于李寬被過繼給了楚哀王,是以李恪成了李世民第四順位繼承人。

李恪的庶子地位,決定他基本上告别了太子寶座。李世民怕庶子們在京城搞事情,就讓李恪等庶子去外地就藩。李世民對大臣們說:“吾于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李世民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同樣是李世民的兒子。李泰出任雍州牧,不用去外地就藩。李治出任并州都督,李世民讓李績擔任長史,代替李治管理封地。李恪卻被派去齊州當都督,隻能離開父皇母妃。李世民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告訴李恪:“無論如何,朕的接班人都會在留在京城的三個嫡子當中産生,你沒有機會了。”

李世民做得這麼明顯了,如果李恪是真的聰明。他就應該像二位大爺李博乂和李奉慈一樣,除了好事不幹啥事都幹。隴西王李博乂和渤海王李奉慈是李世民的堂哥,這兩位王爺知道自己沒資格繼承江山,整天吃喝玩樂,盡幹些丢人現眼的事情。李淵和李世民看着這兩位王爺不成氣候,對他們很放心,就任由他們丢人現眼去了。

李恪一開始确确實實像二位大爺一樣,幹了兩件丢人現眼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去打獵,踩踏老百姓的莊稼。第二件事情,就是跟奶媽的兒子耍錢。李世民知道之後感到很生氣,就把李恪的官職免了,并且削減他三百戶食邑。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李泰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恪被父皇處罰之後,就改邪歸正,不幹壞事了。李恪改正之後,給李世民留下了“英果類我”的印象,說明他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李治被立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曾經對長孫無忌說要廢了李治,改立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堅決反對,這件事情隻好作罷。

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的事情,讓李恪坐在火山口上。李治和長孫無忌,從此就記恨上了李恪。如果李恪真的聰明,這個時候就應該幹些荒唐事,自污名節,以求自保。比如李恪的三位皇叔李元嬰、李鳳、李元祥,在李世民晚年到處踩踏老百姓的莊稼。老百姓和地方官恨透了這三位王爺,紛紛彈劾他們。

《新唐書》記載,大唐的官員一聽說要被派到李元嬰、李鳳、李元祥的封地當官,就不肯去。大唐官場流行一句話,甯可去嶺南當差,也不去李元嬰、李鳳、李元祥的封地就職。(得其府官者惡之不願行,故時語曰:“甯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李恪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博乂、李奉慈、李元嬰、李鳳、李元祥這五位王爺,在大唐官員眼中是出了名的傻子王爺。李世民和李治對他們很放心,知道他們就是想謀反,也沒有那個号召力。如果李恪像兩位大爺和三位叔叔一樣,從貞觀十七年開始自污,污到沒有官員願意給他辦差的地步。我敢斷言,李治和長孫無忌就不會冤殺他。

曹植的處境,跟李恪差不多,也是争太子之位失敗。曹植在曹丕被立為太子之後,開啟了爛泥扶不上牆模式。曹操讓曹植領兵打仗,曹植居然喝醉酒無法赴任。曹操去世了,曹植不奔喪,居然在醉酒唱歌。曹植在父喪期間醉酒,以孝治國的古代,絕對是大逆不道的罪名。曹植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才躲過了曹丕的屠刀。

李世民駕崩的時候,滕王李元嬰就醉酒狂歌。李治很生氣,把李元嬰罵了一頓。李元嬰雖然挨罵了,但是活得悠哉遊哉。如果李恪能在父皇喪期之内,也來一個醉酒狂歌,讓李治找個借口處罰他,也能把名聲搞臭,就能像李元嬰那樣福貴善終。隻可惜,李恪沒有這麼做。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很傻

李治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治登基稱帝之後不久,就加封李恪為司空,都督安随溫沔複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第二年,又加封李恪為太子太師。李治不斷地給李恪封官,李恪如果真的聰明,就應該像日後的李憲一樣,隻要錢财美女,推辭加封官職。

李憲是李隆基的大哥,曾經被立為太子,又被廢了。李隆基登基之後,也加封李憲為司空。李憲再三推讓官職,然後給李隆基開了一張清單,要了許多财寶美女。李隆基見哥哥要錢不要權,就讓哥哥富貴善終。李憲死後,還被李隆基追封為讓皇帝。

李治給李恪升官,李恪老實不客氣接受了。李恪愛權,威望又高,用《新唐書》的話說就是:“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

這麼一個文武全才,又威望崇高的親王在李治身邊,李治也害怕啊。萬一哪天李恪登高一呼,舊隋遺臣就會紛紛響應。對于李治和長孫無忌來說,李恪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李治和長孫無忌為了排除隐患,隻好殺了李恪。

本文史料來源:《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托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