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左傳》:《魯隐公十一年》之九年

作者:使用者點蠟燭上網

春秋記過記非

《春秋》載: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夏,城郎。

《左傳》注,《春秋》記天氣,表示氣候異常,失時。夏季是農忙季節,政府不應該在郎地築城,築城應選在農閑時節進行,以不違農時。

《春秋》載:秋七月,冬,公會齊侯于防。

《左傳》注,隐公九年夏,宋殇公不去朝見周桓王。當時,鄭莊公在周王朝參政,不尊重周王,也是不尊重他。于是,鄭莊公率兵進攻宋國,剛剛建立的宋鄭同盟破裂;宋國攻打王室,魯隐公也很惱火,立即與宋國斷絕外交關系,并在冬季與齊僖公商議讨伐宋國。春秋同盟,成也容易,破也容易。

宋殇公也是個奇葩,宋衛結盟時,他花錢請衛宣公讓出優先權,搶先與鄭莊公見面。對于天子,宋殇公卻怠慢不敬,被鄭莊公打臉。真的是個進退失據的君主。

鄭軍大敗北戎

隐公九年冬,可能是饑荒時節吧,北戎舉兵侵略鄭國。鄭國公子突利用北戎輕率而無紀律、貪婪而不團結的習性,以散兵和财富誘敵深入,再中路截擊,前後夾攻,大敗北戎。這是《左傳》中第一次打得有點心機有點戰略的戰争,與當時諸侯間示威、讨說法的征伐大異其趣。毛主席老人家不大提春秋戰例,原因蓋出于此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