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大的政治家——商鞅

作者:慧眼望世界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内黃縣梁莊鎮)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于十五邑,号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是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出生在戰國時期,他本來是衛國人,出身于宗室貴旅之家。他從小就十分好學 ,對戰國時期流行的刑名之學非常感興趣,曾在魏國的相國公叔座家做過幾年小官吏,公叔座很賞識他的才華和理想抱負,在臨終之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讓商鞅接任國相之職,并提醒魏王,不用則殺,以絕後患"。但是魏并不賞識和接納商鞅。

偉大的政治家——商鞅

商鞅像

商鞅的抱負得不到實作,這時,當時的秦國也是剛剛立足,秦獻公離世,秦孝公繼承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秦孝公為了成就霸業,在各國招募人才,秦孝公聲稱,誰能使秦國富強,就封高官厚祿。商鞅聽到,就前往秦國,經人引薦,秦孝公接見了商鞅三次,最後,他給秦孝公談以強國之術治理國家,商鞅的治國舉措打動了秦孝公,決定實行變法,并封商鞅為左庶長以及商鞅為大良造,鼓勵并支援商鞅頒布的法令。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産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期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 戰鬥力 ,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秦國更加富強,稱雄于天下,為秦國滅六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

偉大的政治家——商鞅

在秦孝公時候,秦孝公是全力支援商鞅的,是以一切都比較順利。但是秦孝公死了,到秦惠王的時候,商秧實行新法觸犯了王公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偉大的政治家——商鞅

戰國前期 金器

商鞅在變法過程中,法令嚴酷無情,不論是百姓,還是貴族,反對變法和抵觸的嚴懲,甚至連阻撓變法的太子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都受到懲罰,是以得罪了秦惠王,最後慘遭車裂之禍。

李斯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附。

商鞅用自己以及全家的生命為代價,全力推進變法,推動國家的進步和富強。他的人生以悲劇結束,但是,他的功績,彪炳史冊。

毛澤東曾評價說: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笃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于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