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晚春》
“我要拍的不是故事,而是輪回、無常等深奧的主題。”
今天夜讀,聚焦導演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一生共執導54部影片,有三十七部存世,大多享有國際聲譽。英國權威電影月刊《視與聽》(Sight & Sound)2012年投票調查顯示,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位列世界影史名作第一名。1963年,60歲誕辰之日,他病逝于東京,墓碑上隻留下一個字:無。
《東京物語》(1953),CC版海報
小津安二郎堅持無限遠離好萊塢電影節奏,其緩慢細膩叙事手法被稱為“小津調”,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色彩,深刻影響了侯孝賢、許鞍華、山田洋次、是枝裕和等電影導演。
“小津導演的作品代表着電影藝術失去的天堂。如果我來定義,電影是為什麼發明的,我将這樣回答:是為了産生一部像小津電影那樣的作品。”以《德州巴黎》《柏林蒼穹下》聞名于世的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是小津的忠實粉絲,他曾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尋找小津》以向偶像緻敬。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也是小津安二郎的粉絲,尤其喜歡《東京物語》。
文德斯在紀錄片中模仿了小津的拍攝手法
家庭的羁絆與父女複雜的感情是他的作品永遠的主題。他筆下的人物對話極富日常韻味而又深刻展示着潛藏内心的複雜情緒,獨特的幽默又時常閃現出小津式哲學。最近,國内出版社相繼推出了關于他的兩部作品,《小津安二郎全日記》與《小津安二郎劇本集》,互相參看得以讓讀者看到重疊的私下生活形象與熒幕背後創作者形象。
在《小津安二郎全日記》中,如果要提煉出小津最愛的事情是什麼?那麼回答就是睡覺。天氣好要睡,天氣不好時更要睡,工作不順利是因為睡多了,思考人生大事的時候,居然也能變成睡的理由。
《早安》(1959)海報與CC版封面
■ “陽光照射在拉門上,暖洋洋的。美美地睡了一覺。”(1933年2月10日)
■ “陰天。下雨。稻荷祭。登貴來。整日迷迷瞪瞪地打瞌睡。”(1933年3月5日)
■ “再怎麼睡也睡不醒。腦袋瓜子也很遲鈍。春天不适于工作。”(1933年3月20日)
■ “明年正月去什麼地方呢?邊想着這些事,邊睡午覺。”(1933年12月17日)
《秋刀魚之味》(1962)劇照,低機位拍攝
收錄于《小津安二郎劇本集》中的電影《秋刀魚之味》,自然也在《小津安二郎全日記》中有所記錄,這部電影是在公司催促下寫劇本并拍攝的,他在匆忙之下臨時命名為《秋刀魚之味》,電影要說的不是秋刀魚本身,而是要帶給人一種“秋刀魚之味”般的人生況味。在日記中,他如此寫道: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
櫻花開得燦爛,
一個人留在這裡,我隻感到茫然。
想起秋刀魚之味,
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
清酒帶着黃蓮的苦味。
雖是比喻,但美食依然是出現在日記中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彙,小津袒露了自己對美食的迷戀:
■ 傍晚,與高梧、忠前往銀座。在新金春吃牛肉火鍋。 在colomban 喝茶。(1935年4月30日)
■ 比往常起得都要早。[吃]雜煮。在被爐裡稍微睡了會兒午覺。讀《文藝春秋》。洗澡。晚上,做酒糟鲑魚。很好吃。(1955年1月17日)
■ 早上,吃酒糟鲑魚。很是好吃。(1955年1月18日)
但是如果沉迷于睡覺和美食而影響了自己立flag,那也是會檢討一二的:
■ 在電車裡,我不由地回想起忠的話:sophisticated idle boy(老于世故的懶散男孩)。(1933年3月10日)
■ 下定決心放棄無法決然放棄的事情。最近一段時間,有時我突然十分懷念起我曾以爽朗的心情聆聽風吹雨打聲音的事情來。(1933年6月10日)
■ 今年在喝酒方面限制點自己。應該做好工作。看更多的電影。一定不要太貪心了。一定要注意身體。(1953年1月1日)
■ 每天窩在被爐裡,有點運動不足。恐怕又一次陷入頭天立計劃,當天不實行的狀态。趕忙前往鐮倉市民座,觀看《要塞風雲》。平庸之作。十一點半回家。可以說稍微運動了會兒。(1953年1月23日)
■ 酒适可而止。工作适可而止。應知生命剩下來的時間不多了。(1961年,新年誓言 )
一臉滿足的小津(上)、《早安》劇照(下)
日記裡,更多的是記錄下了他創作拍攝電影時的感想:
■ 這一天,我非常想嘗試着拍攝有聲電影。(1933年12月16日)
■ 終日無為,春日遲遲。但風比較大。在陽光照射的二樓,鋪床睡午覺。把奧諾多[鋼筆]給信三,我則拿了摩爾[鋼筆]。父親生前使用過奧諾多。這是我成為導演時——一九二七年九月至十月——買的,已經有七年多的曆史了,很讓人懷念。(1935年3月7日)
■ 見到高村廠長。[他]從戛納電影節回來後,[我]第一次見到他。[他]說《東京物語》的腳本很有趣。五點,觀看木下惠介《日本的悲劇》試映。雖然是他的野心之作,但[我]并沒有受到感動,[影片]非常粗糙,就如同嚼加了醋的蘿蔔一樣。沒想到[這是一部]平庸之作。(1953年6月2日)
■ 無論你使用了多麼時尚的題材,無論這個題材有多大的社會性,如果用言語加以說明的話,那是不會成為戲劇的。隻是用合乎邏輯的漂亮言辭加以叙述,也就像錢數是算對了,但錢不夠。引以為戒。(1961年6月3日)
三十而立那年,小津安二郎已經成為一名新人導演了,這一年,他經常在日記裡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點,偶爾抱怨生活消費的壓力,快臨近生日前,他有了更多感悟,其中這一句,送給今晚的讀者: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啊。漫不經心地邊逛邊走的話,人生就會變得很直白,這是一場不明對手、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啊。你知道嗎?(1933年12月4日)
[日] 小津安二郎 / [日] 田中真澄 / 著
周以量 /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2月版
[日] 小津安二郎 / 著
吳菲 / 譯
雅衆文化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4月版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電影劇照、封面為《茶泡飯之味》CC版海報
新年文創季
郵發代号: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