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朋友圈每天刷屏生活瑣事的人,是什麼心态?

作者:紮克8
有人問我,喜歡分享一切生活中事情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文/曹懷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在朋友圈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喜歡發個朋友圈,吃個飯發朋友圈,跑個步發朋友圈,甚至手割破了一個小口子,也要現場直播一下包紮過程。

朋友圈每天刷屏生活瑣事的人,是什麼心态?

長期一直這樣做的人,他的内心可能潛藏着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孩子。小孩子天然有着内心的自戀,認為自己應該得到他人的關注,并且依靠着他人的呵護來充實内心,支撐自尊。這些人雖然身體已經長大了,内心卻依然還停留在童年時期,依舊沿用過去那種擷取自尊與價值立足點的方式。

在沒有朋友圈的年代,他們靠向他人賣萌撒嬌、或以誇張的言行舉止來擷取關注。現在有了朋友圈,他們更是能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心意來向外界索求注意力。他們的每一條朋友圈都像在喊着:“快來快來,看我看我!”

朋友圈每天刷屏生活瑣事的人,是什麼心态?

有意思的是,這樣的人身邊往往都會圍繞着一兩個“聖母”型的人,給他們的每條朋友圈點贊留言,配合他們每一次的傾情演出。

這樣“聖母”型的人,内裡也需要以他人作為自己自尊和價值立足點的來源。隻不過,前者是靠索取,後者是靠給予。是以,他們就像完美契合的插頭與插座那樣,在他們構築起來的世界中自得其樂。

朋友圈每天刷屏生活瑣事的人,是什麼心态?

這是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但還是不要随意置評的好。

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樣相處的一對夫妻如果相濡以沫到老那就是一段佳話,何必要太過狹隘地看待它呢?

作者簡介:曹懷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咨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系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網誌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複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詢,咨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志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衆号:心理咨詢師曹懷甯(caohuaining)。 新浪微網誌、知乎、頭條号:心理咨詢師曹懷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