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作者:鳳凰衛視

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步履,讓中國人對“美”的追求日臻強烈,也讓世界對中國之“美”的關注與日俱增。他們,是美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在各自領域展現美的活動力、挖掘美的感染力、發揮美的生産力,讓“美”與“力”結伴同行。

一首大型交響序曲 《喜馬拉雅之光》,為葉小綱赢得了2012年美國古根海姆基金會音樂大獎。2013年,他的其它作品《最後的樂園》、《大地之歌》等,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拉開了《中國故事》的序幕。這場演出也開啟了中國當代音樂作品海外巡演的大門。葉小綱信奉“内容為王”,不斷創作新作品的同時,也不斷完善已有的曲目。在随後六年多的時間裡,《中國故事》展現在全球多個國家的音樂舞台上,葉小綱也體味着國外觀衆對中國當代音樂從陌生到喜愛的巨大轉變。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吳小莉:用音樂來說“中國故事”,這個名字是您取的。據說當時是教育部、國新辦、文聯、北京藝術集團邀請您來做這個事,是他們主動找您的嗎?

葉小綱:是我主動找他們的。當年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到林肯中心一看,我說我将來一定要在這裡開一個音樂會,現在我準備好了,因為我覺得我的作品分量夠了。當時什麼條件也沒有,一分錢也沒有,然後我找了這四家機關,大家就支援了。那時候大家都有一種把中國藝術往外推的非常本能的欲望。

樂團方面,我們首先找了底特律的交響樂團。但是 外國的交響樂團都是按年度排計劃的。我找了很多樂團,都沒有空。除了樂團,還要林肯中心艾弗利·費雪廳有空,然後才可以進一步談其它的。中間有個人幫忙介紹底特律樂團,把我的情況一介紹,人家願意幹這樣的事情。排練的時候我在場,其實通常交響樂團排新作品,他們很讨厭作曲家在場的。

吳小莉:怕你指手畫腳。

葉小綱:你橫挑鼻子豎挑眼,這個不滿意、那個不滿意,可能浪費他們很多時間。但是我在場排練的時候,他們對我非常友好,就是說覺得他們很高興,終于聽到一個太好聽的現代音樂了。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吳小莉:主要還是作品說服他們了。

葉小綱:現代音樂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是aggressive, 都是有侵略性的,都是侵略人的耳朵。就是怎麼難聽怎麼寫,這是有哲學上的原因的,因為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并不美好。

但是底特律樂團演我的作品的時候,他們非常高興。是以這也是我這麼多年的自信,就是我的現代音樂是,既有現代性,又有好聽的地方,又有打動人的地方。加上我帶去的一個中國笛子演奏家,水準非常好,比他們吹長笛的人水準高多了。他們每次獨奏完都鼓掌,站起來鼓掌。是以這變成一個很好的藝術交流,他們認識到中華文化的精深、中華文化的厚重,是以這個事情搞得非常成功。

2019年12月12日,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上如平常一樣滾動播出着各種廣告,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在美國紐約卡内基音樂廳舉行首演音樂會的宣傳海報也在其中。而當這個巨幅的廣告出現的時候,本來循環播放的内容定格在這裡三分鐘,以配合樂團的成員們,在時代廣場前留下了這些合影。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2019年12月13日的演出,滿座的觀衆席中有一半是非華人面孔,現場掌聲熱烈,中外樂評人都給出了好評。在葉小綱的眼中,這場演出雖不是自己的《中國故事》系列,但卻是《中國故事》的更新版!

葉小綱: 2019年去演出,有雙重的概念:一方面,一個中國作品,是不是能反映中國當代的現實;另一方面,中國的樂團能不能達到世界級的水準,在一個著名的、曆史悠久的音樂廳中演奏。這是兩重的含義。

如果說2013年是開路的話,那麼2019年完全是正面的、全方位的展示。不隻展示你的作品,還展示你的演奏實力。應該說六、七年來,通過不斷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當代音樂文化的新面貌,他們認為我們的音樂有多姿多彩的一面。第一,用他們的話說是aggressive,就是說比較進攻性的,相對來說不諧和的音比較多。但也可以說不怎麼諧和恰恰反映我們世界的現實,這個世界是不諧和的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世界上的沖突非常多。

吳小莉:某種程度上來說,aggressive也是power的一種展現。

葉小綱:對。這次演出,所有人都鼓掌非常熱烈,他們基本沒有負面評論。aggressive也是說中國音樂也有進攻性的一面,就是說非常強悍,也有一些不諧和,說明中國文化的多樣化,你們能容忍不同的聲音,這個概念完全和過去不一樣。

“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

從1977年成為中國内地恢複聯考之後的首批大學生,到1984年,代表青年作曲家出席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次參加的國際藝術節,并且首演新作《西江月》,再到1987年前往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學習作曲,葉小綱說自己是這個時代中國音樂藝術發展的見證人之一,自己也一直嘗試着站在中國當代音樂的潮頭。正是這種身份的認同感和使命感,他在1994年選擇回國,并且在随後的日子裡始終追随着這一份初心。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吳小莉:您跟您那一代的人,基本上都出過國,但後來您選擇回來。您當時覺得不想在國外做二等公民,想回國?

葉小綱:我出國前就很有名,所謂的什麼“才子”,當然現在都是煙雲,不值一提的。但是我那時的一些人際關系還在,我當時不回國的話,很難做大事情。1994年,往前看十年,那些在美國大學裡教書,甚至成就更高的華人的狀況,已經不吸引我了。我是個普通老百姓,但是我覺得我回來能做更多的事情。後來慢慢介入社會生活,也考察了各種各樣的地方。相比起在國際上能叱嗟風雲的音樂家, 我覺得我的作品比較紮實,因為我真的是在這個地方。這和漂在國外寫中國,完全是兩回事。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葉小綱:我去過最最艱苦的地方,那裡的山民們、孩子們,要早上四點鐘起來,點着火把,走十幾公裡路,從山上到山下,上一個連桌椅闆凳都不全的國小,中午就吃一個洋芋。這種地方,你在國外怎麼能見得到?你見不到的。

我們中國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我要寫中國的鄉村,我要寫重慶組曲,我要寫朝天門碼頭,我要寫這個山、那個山,我覺得我深刻了解這片地方。是以我覺得我紮實,solid,非常solid。

我做很多美育工作,如果你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做什麼美育工作?你沒有見到中國的現狀,包括中國現代拿得出手的,這麼漂亮的機場、這麼偉大的高速公路,你在外國你見過嗎?沒有,你真沒見過。這給你心靈的撞擊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為什麼要精準扶貧?是有道理的。有些地方還在用那個水櫃,對吧?像陝北那些地方。你沒有親自待過,你怎麼把中國寫深刻?我才不信呢,我跟你說,我真的不信。你得什麼獎都沒有用。

我寫了《井岡回憶》,當時也是要求我寫那一段光榮的歲月,曆史上共和國執政黨的光輝曆程。我在那個地方轉了很多天,在黃洋界我站了很久。我就想、就考量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在這麼年輕的時候,有這麼大的理想,“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是什麼樣的心情?這是什麼樣的胸襟?這是什麼樣的曆史契機?這也讓我聯想到我自己。你說我作為一個同時代的藝術家,我沒有責任把這些東西表現出來嗎?寫一些中國的美好。我覺得這樣也許有機會,我能為民族做更多的一點事情。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回國25年,葉小綱的作品目錄中增加了《澳門新娘》、《深圳組曲》、第二交響樂《長城》、第三交響樂《楚》、《西藏之光》、《大地之歌》、《臨安七部》、《青芒果香》、《玉觀音》、《大國崛起》等等,涉及了交響樂、室内樂、歌劇、舞劇、影視音樂等諸多的體裁,其中包括誕生在2017年的第五交響樂《魯迅》。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吳小莉:用交響樂來談人的并不多,要用音樂作品來描述魯迅,更是特别不容易。

葉小綱:魯迅當然是韶華時代的夢想。那時候還想當文學家,是以把魯迅的好詞都寫在本裡。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終于有一個機會,在魯迅誕辰的時候,魯迅基金會找到我。然後再一碰面,沒想到我對魯迅如數家珍,魯迅全集我家裡就有兩套,一套是文革出的,一套是最近出的。這個作品很長,一個半小時,中間不休息。國家上司人也去看了,都很支援。是以《魯迅》是終于把我的一個夢給實作了。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葉小綱:還有個魯迅下半集,我就不敢寫了。比如說華老栓的事、比如《藥》的人血饅頭的事。我有時候在想,第二套能不能寫得過第一套,因為第一套,我是花了十二萬分的勁去寫的。寫出來以後,所有的作曲家都覺得,你可是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盧梭說:每一個同時代的人對你的稱贊是一個藝術家最好的财富。那我得到這樣的評價,我當然比較欣慰。

吳小莉:您還沒完稿嗎?

葉小綱:還沒有完稿。《魯迅》是有這麼一個情結在裡面。對我來說,《魯迅》沒有太多的困難,全在我自己腦子裡。

吳小莉:太熟悉,又太熱愛。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問答神州「美力中國」系列--

首訪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 葉小綱

戳這裡觀看本期節目預告⬇️

音協主席葉小綱:你沒有親自待過,怎麼把中國寫深刻?中國當代音樂的進攻性,也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展現“寫魯迅是我的一個夢想”

編導:張恒

編輯:孟涵、古易菲、栗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