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勒和葉小綱的《大地之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作者:一财風尚

1908年夏天,48歲的作曲家馬勒被診斷出患有心髒瓣膜缺陷并抑郁。

那時,他已經完成了八部交響曲。在寫交響曲時,他想通過創作它來避免古典音樂的"魔咒"——許多偉大的作曲家,從貝多芬、舒伯特、布魯克納到德沃夏克,都在寫完《第九交響曲》後去世。他轉向詩人漢斯·貝蒂格(Hans Betteger)編纂的《德文漢語詩集》《中國的長笛》,覺得李白、孟浩然、王偉等詩歌所描繪的情緒,相當符合他當時自己的心境,于是他選了七首歌曲創作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地之歌》。馬勒于1911年去世。在他去世僅六個月後,《地球之地》就首映了。

整整一百年後,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中國音樂協會會長葉曉剛創作了同名歌曲《大地之歌》。東西方作曲家基于相同的中國唐詩,在東方神秘文化和晚期歐洲浪漫主義之間延伸出不同的東西方音樂語言,用葉小剛的話說,"好像在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之間尋找一個共同的'通道'。"

10月14日,DG Deutsche Gracious的沉浸式音頻專輯"地球之歌"由杜比全景技術錄制,首次在北京杜比影院放映。

馬勒和葉小綱的《大地之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指揮家餘龍的上海交響樂團在一場音樂會上呈現了兩首《大地之歌》,坐在劇院裡觀看音樂會,這對他來說是一次新鮮而特别的體驗,"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工具,聲音四面八方,色彩斑斓,非常生動。捕捉我作為創作者的創意願景。技術可以給我們翅膀,讓藝術飛到一個新的水準。"

馬勒在中國

"馬勒在中國很受歡迎,當我大約7、8歲的時候,我聽過馬勒的《第四交響曲》、《大地之歌》、《少年魔鬼的角落》等聲樂。葉回憶說,在他的童年時代,這個家庭幾乎每天都被老式點唱機的古典音樂所困擾。

他是中央音樂學院著名的78級"四大人才"之一,他的同學譚盾、郭文靜、蘇聰等人開創了國際舞台上前衛的"中國音樂學校"。當他還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教授時,他仍然發現馬勒是他的學生中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

"中國有近70個交響樂團,其中至少有一半定期演奏馬勒。缪勒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與貝多芬等作曲家相當,餘文說。

2004年,餘龍作為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簽約葉小剛創作《大地之歌》,完成并在歐美巡演,反響熱烈,被視為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重要事件。

馬勒和葉小綱的《大地之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當我第一次聽說它時,馬勒基金會的創始人、馬勒的孫女瑪麗娜·馬勒(Marina Mahler)喜歡它,"我毫不懷疑我的祖父會喜歡這個新作品,他會喜歡這個想法。"

她認為葉小剛的創作是美麗、大膽、有力的,不像她爺爺的。馬勒喜歡中國古代詩歌,她的母親也随之長大。祖父去世時,母親隻有6歲,但在瑪麗娜·馬勒的記憶中,她一生都熱愛中國,喜歡中國哲學家老子和中國詩歌。

她感謝俞龍在十多年前就自覺地以這種形式將東西音樂再次融合在一起,「在今天的語境下,『地球之歌』表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我們的自然環境,我們美麗的家園已經被嚴重破壞,這件作品可以警告世界。如果他的祖父還活着,他肯定會為唱片發出聲音。他不在這裡,我覺得我有義務完成它。

馬勒和葉小綱的《大地之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西方的悲傷,東方的殿下

創作與馬勒同名的作品,對葉小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既不能陷入馬勒的舊方式,也不能缺乏新的想法。

聽過葉小剛版的《大地之歌》,我會對平劇的鑼聲和古人的詩意風格有深刻的記憶,這是中國音樂的獨特精髓。與馬勒的旋律相比,葉小剛的音樂就像一幅中國古代山水畫,用自己聲音和樂器的長度變化來呈現不同的情感。

相隔數百年的兩位作曲家,在面對大地之歌時,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

在電影院裡聽着馬勒的歌聲,葉小剛幾乎從微妙的音效中感受到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在《大地之歌》第六章中,你可以聽到馬勒内心的糾結、掙紮、變幻莫測,那種對未來的感覺。在他看來,馬勒的《大地之歌》,從悲傷的地球的第一首音樂,到最後一首告别大地的音樂,都是緻命而悲傷的氣息,充滿了幻滅。

但葉小剛想表達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對這個世界還是有野心的感情。他寫了第五首樂曲,長長的歌聲突然停下大鼓,寫出李白的《春醉演說》的流暢浮雕。

于龍記得,幾年前,當他指揮慕尼黑愛樂樂團葉小剛的《大地之歌》時,德國觀衆全神貫注地站在舞台上,仿佛發現了一片新大陸,雖然詩歌的内容沒有改變,但音樂卻與他們所知道的馬勒完全不同。

音樂是一種美妙的語言,最直接地呈現了另一種文化。于龍将兩個版本的《大地之歌》比作一幅雙畫,馬勒的一半是歐洲的生死相愛的概念,而葉小剛的一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沉浸感和影響,"比較這兩部作品,不僅表現出差異,更提醒我們,作為地球的公民, 應該嘗試互相了解,通過文化和音樂這種有趣的方式來增進互相了解。"

音樂評論家唐如福将自己聽兩部作品的感受描述為"同源同篇作品","它們就像一幅畫的上半身和下半部,一半在地上,是靈體;"它們就像一幅畫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是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