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者:一财风尚

1908年夏天,48岁的作曲家马勒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瓣膜缺陷并抑郁。

那时,他已经完成了八部交响曲。在写交响曲时,他想通过创作它来避免古典音乐的"魔咒"——许多伟大的作曲家,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到德沃夏克,都在写完《第九交响曲》后去世。他转向诗人汉斯·贝蒂格(Hans Betteger)编纂的《德文汉语诗集》《中国的长笛》,觉得李白、孟浩然、王伟等诗歌所描绘的情绪,相当符合他当时自己的心境,于是他选了七首歌曲创作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地之歌》。马勒于1911年去世。在他去世仅六个月后,《地球之地》就首映了。

整整一百年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音乐协会会长叶晓刚创作了同名歌曲《大地之歌》。东西方作曲家基于相同的中国唐诗,在东方神秘文化和晚期欧洲浪漫主义之间延伸出不同的东西方音乐语言,用叶小刚的话说,"好像在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共同的'通道'。"

10月14日,DG Deutsche Gracious的沉浸式音频专辑"地球之歌"由杜比全景技术录制,首次在北京杜比影院放映。

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指挥家余龙的上海交响乐团在一场音乐会上呈现了两首《大地之歌》,坐在剧院里观看音乐会,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新鲜而特别的体验,"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工具,声音四面八方,色彩斑斓,非常生动。捕捉我作为创作者的创意愿景。技术可以给我们翅膀,让艺术飞到一个新的水平。"

马勒在中国

"马勒在中国很受欢迎,当我大约7、8岁的时候,我听过马勒的《第四交响曲》、《大地之歌》、《少年魔鬼的角落》等声乐。叶回忆说,在他的童年时代,这个家庭几乎每天都被老式点唱机的古典音乐所困扰。

他是中央音乐学院著名的78级"四大人才"之一,他的同学谭盾、郭文静、苏聪等人开创了国际舞台上前卫的"中国音乐学校"。当他还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授时,他仍然发现马勒是他的学生中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

"中国有近70个交响乐团,其中至少有一半定期演奏马勒。缪勒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与贝多芬等作曲家相当,余文说。

2004年,余龙作为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签约叶小刚创作《大地之歌》,完成并在欧美巡演,反响热烈,被视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事件。

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当我第一次听说它时,马勒基金会的创始人、马勒的孙女玛丽娜·马勒(Marina Mahler)喜欢它,"我毫不怀疑我的祖父会喜欢这个新作品,他会喜欢这个想法。"

她认为叶小刚的创作是美丽、大胆、有力的,不像她爷爷的。马勒喜欢中国古代诗歌,她的母亲也随之长大。祖父去世时,母亲只有6岁,但在玛丽娜·马勒的记忆中,她一生都热爱中国,喜欢中国哲学家老子和中国诗歌。

她感謝俞龍在十多年前就自覺地以這種形式將東西音樂再次融合在一起,「在今天的語境下,『地球之歌』表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我們的自然環境,我們美麗的家園已經被嚴重破壞,這件作品可以警告世界。如果他的祖父还活着,他肯定会为唱片发出声音。他不在这里,我觉得我有义务完成它。

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西方的悲伤,东方的殿下

创作与马勒同名的作品,对叶小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陷入马勒的旧方式,也不能缺乏新的想法。

听过叶小刚版的《大地之歌》,我会对京剧的锣声和古人的诗意风格有深刻的记忆,这是中国音乐的独特精髓。与马勒的旋律相比,叶小刚的音乐就像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用自己声音和乐器的长度变化来呈现不同的情感。

相隔数百年的两位作曲家,在面对大地之歌时,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

在电影院里听着马勒的歌声,叶小刚几乎从微妙的音效中感受到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在《大地之歌》第六章中,你可以听到马勒内心的纠结、挣扎、变幻莫测,那种对未来的感觉。在他看来,马勒的《大地之歌》,从悲伤的地球的第一首音乐,到最后一首告别大地的音乐,都是致命而悲伤的气息,充满了幻灭。

但叶小刚想表达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这个世界还是有野心的感情。他写了第五首乐曲,长长的歌声突然停下大鼓,写出李白的《春醉演说》的流畅浮雕。

于龙记得,几年前,当他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叶小刚的《大地之歌》时,德国观众全神贯注地站在舞台上,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虽然诗歌的内容没有改变,但音乐却与他们所知道的马勒完全不同。

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语言,最直接地呈现了另一种文化。于龙将两个版本的《大地之歌》比作一幅双画,马勒的一半是欧洲的生死相爱的概念,而叶小刚的一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沉浸感和影响,"比较这两部作品,不仅表现出差异,更提醒我们,作为地球的公民, 应该尝试相互理解,通过文化和音乐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增进相互理解。"

音乐评论家唐如福将自己听两部作品的感受描述为"同源同篇作品","它们就像一幅画的上半身和下半部,一半在地上,是灵体;"它们就像一幅画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是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