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作者:内蒙古商标品牌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稍麥

稍麥是一種面制包餡的籠蒸點心。起源晚于包子,出現于元代的大都(今北京市)。其外形束折如花,皮薄餡嫩,明代稱“紗帽”、清朝稱為“鬼蓬頭”。其風味與制法南北各異,如廣東的“幹蒸燒賣”、江蘇的“蟹黃燒賣”、“翡翠燒賣”,風味各不相同。

據說北方的稍麥真正的起源在清朝的綏遠,也就是現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當年康熙微服私訪時,路經一家清真飯館,天色已晚,飯店裡的食材,基本賣完了,就剩下一點面和肉餡。老闆是個回回人,他随機應變,就把面擀的很薄,包上羊肉餡,皮包的與餃子不同,弄的像朵花一樣。康熙爺吃了一口很香,問老闆這是什麼?老闆說:“捎帶賣”。康熙吃的舒服、滿意,便提筆給“捎帶賣”改了“稍美”。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早餐标配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油煎稍麥

稍麥是用特制的“稍麥錘”,将和好、揉透的面,墊上洋芋粉擀成極薄的荷葉皮。然後用内蒙特有的新鮮羊肉切粒配蔥姜等作料拌成餡,再勾以熟澱粉,幹濕适度,紅、白、綠相間,上鍋蒸,伴随着水氣撲鍋,稍麥的香味彌漫開來,久久不散,7至10分鐘出籠,頓時鮮香四溢。觀其形,晶瑩透明;食其味,濃香味美。皮薄如蟬翼、柔韌而不破,用筷子夾起來,垂垂如細囊;置于盤中,團團如花朵。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稍麥錘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稍麥皮

稍麥至今,仍是呼和浩特人的最愛,稍麥配磚茶是清晨早餐的絕配。提起呼和浩特的燒麥,名播八方,隻要吃過一次,就會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念。

據《綏遠通志稿》載:“惟市内所售捎賣一種,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城捎賣,自昔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制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可見早年歸化城的稍麥,都是在茶館裡出售。食客一邊喝着濃濃的磚茶,一邊就着熱騰騰的稍麥,天南地北地海聊,那濃郁的香氣久久飄蕩在茶肆之間。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磚茶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絕配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想到它,口舌生津——稍麥(稍美)

吃過才知其美味

磚茶和稍麥是絕佳搭檔,濃濃的磚茶可以化解稍麥的油膩,并且助于消化,同時還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今天,2兩稍麥,一壺磚茶,開啟了多少人一天的生活。。。

稍麥,對故鄉人來說,是母親的美食與思念,對他鄉人而言,是如家的溫暖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