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綻放塞外的美食奇葩——呼市稍美

作者:大美居家
綻放塞外的美食奇葩——呼市稍美

到呼和浩特市旅遊,當地文聯的朋友說,一定要嘗一嘗呼市的稍美,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們打的時,的哥也一再推介,在呼市,吃二兩稍美,喝一碗老磚茶,是呼市人的一大快事。

我們驅車來到呼市著名的百年老字号——麥香村,點了兩份稍美。等待的工夫,店家端上來兩碟點心。朋友介紹說,這是當地人吃稍美的一種儀式,謂之“墊底”,一會兒吃完稍美,還要喝一杯濃濃的磚茶,去一去肚腹中的油膩。工夫不大,稍美便蒸好了。掀開籠屜,吹散熱氣,但見屜中擺着三圈稍美,每個都撅着小嘴兒,抖着花邊兒,狀如石榴,通體潔白,晶瑩剔透,皮薄如紙,隔着皮兒能看清裡面的肉餡。趁熱夾到碟中,無須夾破,便可整個投入口中。舌尖頓時被一股濃濃的香氣和熱氣所占據,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肉餡與面皮兒融合在一起,味道果然非同一般。

呼市稍美,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熟知的燒麥。燒麥,在全國各地,它有諸多的名字: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等。而在呼市,則稱作稍美。籠統地說,它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明清兩代,外地途經這裡的客商都把呼市作為旅途驿站,喜歡在這裡找個茶館品茶“打尖”(吃飯)。茶館是清雅之所,僅備些清蒸面餅,小菜由茶客自帶。店中偶爾幫着把茶客帶來的肉菜卷在餅中熱一下,用了幾張面皮,就收幾張面皮的錢。是以直到現在,呼市的稍美還是按照面皮兒的重量來算錢的,一般情況下,一兩面皮兒可以包8個稍美。8個稍美雖說不算多,但它們個個餡料十足,絕對的貨真價實,是以一般食客吃二兩就撐得打飽嗝了。由于當年店裡是“捎帶着賣”的,是以人們稱這種美食為“捎賣”,後來逐漸演化為燒麥、稍美。又由于當初茶館為了區分茶客的小菜,包裹皮時便不封口,蒸好後端出來,讓茶客從敞口中露出的小菜來自領。這就是稍美不封口的緣由。

呼市稍美有四絕。一絕是餡料。呼市的稍美,全部采用羊後腿肉做餡兒。草原羊以鮮草為食,肉味鮮美,不膻不膩,尤其是後腿肉,肥瘦适宜,鮮嫩多汁。用這種羊肉做稍美餡,加入蔥、幹姜、花椒、鹽、味精、食用油、澱粉等調料,自然在口感上比外地燒麥鮮美。二絕是稍美皮兒。稍美皮兒采用燙面加冷水面的和面方法,成型能力強。再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面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了。呼市的稍美皮兒薄如蟬翼,一斤稍美皮兒摞在一起,隻有20厘米那麼厚,而這20厘米厚的面皮兒卻可以包出80多個稍美。第三絕是老磚茶。在呼市,吃稍美是離不開老磚茶的。吃罷稍美,必沏一碗老磚茶。這種茶可以把食客肚腹中的油膩統統打掉,吃前點心墊底,吃後磚茶打油,成為呼市人吃稍美的固定程式。第四絕是形美。呼市稍美皮薄餡大,底為圓,腰收細,形似雪梅花瓣盛開,朵朵美豔嬌嫩,提起垂垂如細囊,置盤中團團如籠包,觀之如同藝術品。

“竹籠擎出堆如雪,皮薄還應肉透紅”。呼市稍美,綻放在塞外的一朵美食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