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維3首經典寫秋詩:秋在人間,山水如畫,唯美驚豔秋之純澈唯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之高遠閑澹: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秋之零落寒涼: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作者:讀書燈下

四季流轉,在詩人眼裡、筆下,格外分明。秋在詩中,多姿多彩,有絢爛如火、紅于二月花的紅葉,有絲絲縷縷、芬芳四溢的黃花,有蒼翠如玉、四季挺拔的青松;秋在詩中,也多情多态,有王勃“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有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清朗,有李白“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酣暢開懷。

王維3首經典寫秋詩:秋在人間,山水如畫,唯美驚豔秋之純澈唯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之高遠閑澹: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秋之零落寒涼: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而王維筆下的秋,則呈現出不同的景象,清淡閑遠,是他筆下之秋的關鍵詞。秋之山水,多麼明淨清澈,令人心怡。走進王維3首經典秋天詩,一起品味秋的純澈與唯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大概是王維最為人所熟知的秋詩了。往往是一場綿綿秋雨過後,晚風輕拂,落葉橫于道間,方才讓人感到:哦,原來秋天已經到來。

王維3首經典寫秋詩:秋在人間,山水如畫,唯美驚豔秋之純澈唯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之高遠閑澹: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秋之零落寒涼: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明月松間照

在這秋日的傍晚,山間明月悄悄升起,松聲四起,清泉流淌,山中多麼清寂!而忽然而響的人聲,喧鬧着回歸,又滿溢着人間煙火氣。

在這山中,有純粹的秋景,有淳樸的人情,怎不引人生出向往之心?留下來吧,留下來吧,這裡有最美的四季,有不被俗世所擾的清境。

《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上一首山居秋暝,詩人不在當中,仍是個過客,隻是山中的光景令人無限流連;而在這首詩裡面,詩人俨然是一個“陶淵明”了——山居中的秋日,秋水,寒山,暮蟬,每一個畫面,每一點聲音,每一點變化,都與“我”相關。

王維3首經典寫秋詩:秋在人間,山水如畫,唯美驚豔秋之純澈唯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之高遠閑澹: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秋之零落寒涼: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是以山色蒼翠,秋水潺湲,落日升起,炊煙袅袅,閑居之樂,從中而出。千年之前的辋川之秋,正如再往前溯的南山之下東籬之秋,同樣令人神往。

《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秋也并不總令人喜悅,有時也有寒涼。秋之于四季,正如古代時的中年于人,也接近後半程了。加之天寒氣冷,落葉紛飛,是以悲秋之情,自古有之。

王維3首經典寫秋詩:秋在人間,山水如畫,唯美驚豔秋之純澈唯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之高遠閑澹: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秋之零落寒涼: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司空曙有一名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正是将葉子轉黃的樹與燈下白頭人并舉,悲秋猶悲人,歎樹如歎己。而王維盡管說自己“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想要摒棄萬事,很願意佛系超脫,但在這首寫在秋夜裡的詩中,還是能讀到一點孤寂與落寞。

誰不想總如青春?可随着時光流逝而轉白的發無可更改,傳說中能停駐生命的丹藥也不可成,伴着時光,生命注定一點點流逝,我們如何獲得超越呢?“詩佛”王維的方法是從信仰與境界上着力。

還有一種法子:看到秋也有秋的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