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蔬菜采後技術系列之二十三:洋蔥易發芽腐爛 專家告訴你如何采收和貯藏

作者:星星飛翔
蔬菜采後技術系列之二十三:洋蔥易發芽腐爛 專家告訴你如何采收和貯藏

洋蔥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鈣、磷、鐵等物質,還含有植物殺菌素,具有開胃消食、增進食欲、舒張血管、降脂、降血壓等作用,被公認為健康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洋蔥是國内主栽蔬菜品種,同時也是脫水蔬菜等食品加工原料,以及重要出口蔬菜品種。洋蔥種植管理簡單,生産易标準化、規模化,單産高,耐貯運,市場需求量大,生産者愛種植。

發芽和腐爛是貯藏洋蔥最易出現的問題,影響洋蔥的商品性,掌握采後管理關鍵技術,可有效降低洋蔥的損耗率,提高種植、貯藏經濟效益。為降低采後損耗,做好洋蔥采後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提出如下指導意見,僅供參考。

适時采收

适時采收對洋蔥貯藏十分重要,采收前 7-10天應停止澆水,幹燥環境利于洋蔥鱗莖加速成熟,及早進入休眠狀态。地上部倒伏标志鱗莖成熟,洋蔥進入生理休眠期。休眠期短、耐貯性弱的品種應在30%-50%發生倒伏時采收;耐貯性強的晚熟洋蔥品種,在 65%-75% 的綠葉變黃、假莖變軟、葉片下垂時采收。采收時間應選擇在預期收獲後有一周左右的晴天時進行,以利于晾曬蔥頭;采收後應盡快使鱗莖幹燥,盡早進入休眠期;為使采收後的洋蔥外表皮盡快幹燥,可在田間直接攤平晾曬幹燥,如光照強、氣溫高,應用其幹燥的莖葉覆寫,以防鱗莖曬傷。洋蔥暴露在幹燥的空氣中時,空氣溫度不宜超過35℃,幹燥時間應根據天氣和洋蔥水分含量确定,一般幹燥處理 10-15天,鱗莖在貯藏前應使管狀葉和鱗莖外皮成幹燥狀态。用于貯藏的洋蔥,過早采收鱗莖尚未長成,而未成熟或未進入休眠的洋蔥,其鱗莖中可利用的養分含量高,貯藏時容易發芽和引起病菌繁殖,造成腐爛,但采收過晚,洋蔥易裂球,遇雨更會使鱗莖很難幹燥,容易腐爛。

北京市貯藏洋蔥采收期一般為6月上旬至7月中旬,本市加工配送企業在内蒙古、河北承德、張家口地區種植的秋貯用洋蔥,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收,個别地方甚至更晚,不同地區略有差異。今年雨水較多,為保證貯藏商品性,可适當推遲采收,以保證洋蔥含水量适宜。北京平原地區一般采收期為6月上中旬,延慶地區可推遲至7月中下旬采收,鮮食不貯藏的洋蔥,可适當早采收。

蔬菜采後技術系列之二十三:洋蔥易發芽腐爛 專家告訴你如何采收和貯藏

關注商品性

洋蔥屬綠體春化作物,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在低溫狀态下,會完成春化過程,條件适宜時會出現抽薹現象。洋蔥的抽薹與品種、播種時間、幼苗大小和光照、水肥等因素有關。已完成春化過程的洋蔥,不适宜長期貯存,為避免抽薹而造成經濟損失,應提早采收上市,如用于貯藏極易發生長芽、腐爛問題,造成商品性差、損耗率高。壤土或黏質土壤種植的洋蔥,因鱗莖質地緊密更利于貯藏。洋蔥采收前7-10天停止澆水,采收期遇降雨天氣,應在雨後5-7天采收。洋蔥采收時應避免機械損傷;洋蔥加工時,預留假莖的長度不應超過4厘米。洋蔥按照鱗莖形狀分為圓形、扁圓形或橢圓形,按照外皮顔色分為紫色、黃色或白色,按照鱗莖大小分為普通和袖珍小洋蔥。不同品類商品性差異較大。黃色洋蔥品種單産高,種植面積最大。應根據銷售管道對商品性要求,種植适宜的品種,并通過選擇種植土壤、合理密植、保持土壤含水量、采前控水,适時采收、合理晾曬,來保證洋蔥的商品性。澇窪地塊種植、被水浸泡的洋蔥,易帶菌,含水量高,不适宜長期貯藏。

洋蔥商品性要求:鱗莖外葉形狀完整,顔色(黃色、紫色、白色)均勻,飽滿硬實,外層鱗片光滑,色澤鮮亮,無裂皮,無損傷,果形良好,留假莖基1-1.5厘米;果肉緊實緻密,大小均勻,修理整齊,無破損、無皺縮;根和假莖切除幹淨、整齊,無明顯的機械損傷,無發芽、軟腐、異味、斑痕、凍害和異常水分等缺陷;内部無腐爛、黴心、抽薹等缺陷。

預貯

預貯包括晾曬和分級、裝袋等環節。首先,把經過田間晾曬的洋蔥,剔除出發芽、腐爛、機械損傷部分。其次,按照直徑大小進行分級,分級後的洋蔥再次進行晾曬,降低洋蔥的含水量。兩次晾曬也可直接在田間一次完成。洋蔥鱗莖表皮幹燥後裝入網袋,在通風、避雨、遮光的地方存放。為預防貯藏過程中洋蔥發芽,可按照規定使用法規允許的抑芽劑進行處理。黃色洋蔥品種較紫色、白色品種耐貯藏;球形扁圓、含水量少、辣味重的品種相對比較耐貯藏。用于貯藏的洋蔥,應選擇晚熟、休眠期長的品種,洋蔥花莖、外層鱗片破損、雙頭或頭莖過大、過小、畸形、未充分成熟或已解除休眠的洋蔥不适宜貯藏。

保鮮技術

貯藏洋蔥适宜溫度為0℃,大量貯藏溫度上下變化不超過0.5℃,少量存儲也不宜超過1℃,适宜濕度為60%-70%,氧氣濃度為3%-6%,二氧化碳濃度為8%-12%。洋蔥為一季采收,通過貯藏實作全年供應。貯藏方式包括室内挂藏、垛藏、堆藏、冷庫、氣調庫等方式,大量貯藏以冷庫方式為主,周年貯藏可使用氣調庫貯藏。利用自然環境降溫進行堆藏,洋蔥貯藏期可達3-6個月;采用機械制冷方式貯藏,洋蔥貯藏期最長不宜超過9個月。洋蔥入庫前應對貯藏庫進行消毒處理。洋蔥貯藏包裝一般使用便于通風的有孔編織袋包裝。短期遭受冷害使鱗莖出現輕凍害,隻要不凍實心,采取緩慢升溫後,不影響商品品質,但不能繼續貯藏。

出庫與加工

貯藏的洋蔥一般集中出庫銷售,短時間銷售完畢,時間一般在元旦過後價格較高時開始銷售;對以均衡供應市場的貯藏洋蔥,應采取集中出庫、分散上市的原則,減少貯藏庫開門次數,避免庫内溫度變化大,造成洋蔥發芽。洋蔥可采用槽型盒、托盤 + 保鮮膜、保鮮袋、網袋等包裝方式,應根據銷售管道和品牌定位,選擇适宜包裝方式。洋蔥在休眠期結束前,可在室溫下存放,洋蔥已過休眠期的,則必須在低溫下貯存,已過休眠期的洋蔥,放在常溫下,一般一周左右時間就會長芽,應盡快食用。洋蔥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脫水蔬菜,脫水蔬菜更便于儲存。(柯南雁 王福東)

來源:千龍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