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為銘記先賢先烈,傳承曆史文化,豐富城市内涵,彰顯城市特色,促進公德心建設,菏澤實施曆史文化名人雕塑工程,2018年前要完成12組。位于菏澤市圖書館的北宋文學家晁補之的雕塑,即為首批菏澤曆史名人雕塑古城之一。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晁補之(1053年-1110年),字無咎,号歸來子,濟州钜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晁補之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轼。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隐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晁補之生性聰敏,有很強的記憶力,他剛懂事就會寫文章,王安國一見到他就感到很驚奇。十七歲那年,父親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錢塘山川風景人物的秀麗,寫成《七述》一書,帶去見杭州的通判蘇轼。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蘇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賦,讀了他的書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蘇轼又稱贊他的文章寫得博雅隽永瑰偉很有說服力,超過一般人甚遠,以後一定會顯名于世,是以人人都知道了晁補之的名字。

17歲晁補之寫成《七述》,蘇轼讀後贊歎說“我可以擱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