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为铭记先贤先烈,传承历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彰显城市特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菏泽实施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工程,2018年前要完成12组。位于菏泽市图书馆的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雕塑,即为首批菏泽历史名人雕塑古城之一。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苏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赋,读了他的书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又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博雅隽永瑰伟很有说服力,超过一般人甚远,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因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补之的名字。

17岁晁补之写成《七述》,苏轼读后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