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載:《西銘》原名《訂頑》,于學堂西牗,以示學者

作者:恆之

《西銘》是北宋張載所著,原是《正蒙》之《乾稱》篇的一部分,後由作者抽出書于學堂西牗,名為《訂頑》,以示學者,後來程頤将其改為《西銘》。

張載:《西銘》原名《訂頑》,于學堂西牗,以示學者

《西銘》是北宋張載所著,原是《正蒙》之《乾稱》篇的一部分,後由作者抽出書于學堂西牗,名為《訂頑》,以示學者,後來程頤将其改為《西銘》。

張載

《西銘》是北宋張載所著,原是《正蒙》之《乾稱》篇的一部分,後由作者抽出書于學堂西牗,名為《訂頑》,以示學者,後來程頤将其改為《西銘》。

張載

在《西銘》中,張載将儒家的《周易》和《中庸》之學結合起來,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儒家的人生理想。他以“天地之性”為至善的人性;把“窮神”和“知化”視為弘揚人至善的本性的前提;用“民胞物與”和“天人合一”的觀點,論證自己“尊高年”,“慈孤弱”和“愛必兼愛,成不獨成”的理想和情懷。他主張将儒家倫理現實化為人們生活的準則,不計較生活中的坎坷際遇,在有限的人生中,通過道德的自律和踐履,超越自我,求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西銘》是北宋張載所著,原是《正蒙》之《乾稱》篇的一部分,後由作者抽出書于學堂西牗,名為《訂頑》,以示學者,後來程頤将其改為《西銘》。

張載

在《西銘》中,張載将儒家的《周易》和《中庸》之學結合起來,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儒家的人生理想。他以“天地之性”為至善的人性;把“窮神”和“知化”視為弘揚人至善的本性的前提;用“民胞物與”和“天人合一”的觀點,論證自己“尊高年”,“慈孤弱”和“愛必兼愛,成不獨成”的理想和情懷。他主張将儒家倫理現實化為人們生活的準則,不計較生活中的坎坷際遇,在有限的人生中,通過道德的自律和踐履,超越自我,求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從儒家的發展來看,張載的《西銘》說,已将儒家的境界形而上學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階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