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找到了,找到了,就是它!就是它!”3月16日下午2時,在洧川鎮鎮黨委書記李永瑞現場指揮下,挖掘機和人工協同作業。經過緊張施工,沉睡在洧川鎮張莊村中馬路下半個多世紀的 “北宋理學宗師”張載的墓前紀事碑終于出土。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墓前碑尊容

據張載三十二世後人張喜民介紹,張載墓前有墓碑、功德碑、紀事碑、經籍四筒古碑,上世紀50年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時,各地石碑要全拉到水庫做基石,張氏族人偷偷将碑運回一塊埋于地下。如今張載墓碑重制天日,對确定張載故裡歸屬、關學文化源頭以及張載宗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物證價值。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圖為發掘出土的張載祖陵墓碑前紀事碑

談及這段曆史,縣史志辦負責人李建強感慨不已:“上世紀50年代,文物保護意識還沒有現在這麼強,當時甚至都還沒有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之分,這塊古碑的現身意義很大,對于研究地方曆史和名人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洧川鎮正在申報全國名鎮志文化工程及正在建設中的旅遊發展的文化内涵也具有正面影響”。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張載墓前碑的岀土、張載祠修繕,展現張載故裡--洧川人民崇仰北宋大儒、理學大家張載之精神, 更是一代宗儒的文化傳承和思想精神傳承。有利于傳承鄉土曆史文化,培養鄉村文化自信,激發愛鄉愛國情懷,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同時也會擴大洧川鎮在全國的影響力,提升美譽度。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開封史志學會尉氏分會史志專家王廣成、馬現鋒、史亞輝、李超在尉氏縣地情研究中心對碑文解讀

附;張載簡介

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祖籍大梁(今尉氏縣洧川鎮張莊村人)。張載十五歲時,父親張迪病逝于知州任上。張載和弟弟張戬與母親一道離開涪陵,送張迪靈柩回洧川張莊故裡安葬。在行至陝西眉縣橫渠鎮時,因路資不足和前方戰亂而留住大振村,并将父親就地埋葬。之後,張載除兩次被召晉、三曆外仕外,都僑居橫渠或求學、或著書、或講學,故号“橫渠”,世稱“橫渠先生”。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張載雖終身清貧,但著述豐富,主要有《崇文集》《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其創立的思想學說即“關學”,與周敦頤的“濂學”、二程的“洛學”、朱熹的“閩學”并稱宋代四大學派;與周敦頤、邵雍、程颢、程頤五人,被尊為“北宋五子”。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汴梁文化|重大發現!“北宋理學宗師”張載墓前紀事碑重制天日

張載去世後,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庑第三十八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成為讀書人的座右銘。為中華民族留下寶貴精神遺産,是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光緒十七年張載墓志碑文

這塊墓碑高1.86米,寬0.685.米,厚度0. 17 米,碑文内容為:

第一行:張生協壎,邑庠生,笃實人也。昨攜家藏卷軸碑序示餘,餘詢其囗囗囗

第二行:先儒張子立墓志,餘甚駭之。竊謂,張子居鳳翔眉州之橫渠鎮,世号橫

第三行:渠先生,考諸史冊亦雲歸葬眉州,此處安得有墓?及展開卷軸,乃囗囗

第四行:洧川囗囗囗也,此地實為真冢,有古碑可證。囗系勇囗本縣囗囗洧

第五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文公囗村囗之碑文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墓

第六行:堂協壎伯父岫雲奉祀。俟有力再修之也。囗觀典,誠善舉也,有可見仁

第七行:人孝子用心矣!餘不敏,赧為之序。

第八行:洧川縣訓導顔囗囗撰文

第九行:邑廪膳生員查貫月書丹

第十行:奉祀二十七世嫡孫率姪協壎敬立 石工:李連甲

第十一行:皇清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仲春上浣穀旦

供稿:尉氏縣史志辦

繼續閱讀